「思考框架」:世界是一片森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透視世界,見樹又見林

每當我們漫步於森林之時,經過那些枝葉繁密的雄偉大樹,總是會讚嘆不已。

大樹扎實地盤根於地表,形成一個穩固的根基,好讓它向上生長成一柱厚實的樹幹。當我們仰望大樹的頂端,可以看到從樹幹延伸出來數根粗壯的分枝。

而這一根根主要的分枝又會再向外生長,發展出許多更為細小的枝椏。每枝細嫩的枝椏,其末端又會再生長出一片片的葉子。

從樹根、樹幹出發,往上發展成數根主要的樹枝,而再向外發展到枝椏,最終再到一片片的樹葉。一顆大樹,本身就是一個壯觀又具有生命力的結構。

人類其中一種思考框架與理解世界的方式也像大樹一樣,從單一的簡單元素開始,不斷發展、連結,最終形成龐大而複雜的結構。


在幾個禮拜前的文章裡,我們已經知道人腦的思考具有以下三種慣性:

其一,它會自動尋找事物之間的關聯性

其二,把同時發生、或是具有關聯性的事物視為同一類。

其三,將事物排出先後順序

因此,大腦會傾向從一個最主要的、具概括性的、並且最為抽象的核心概念出發,進一步地細分為許多較為具體的次級概念。就像是從樹幹分支出樹枝一樣,核心概念與次級概念之間存在著從屬關係以及關聯性。

然後,也如同從樹枝再長出一根根的枝椏和無數片樹葉一樣,各個次級概念又可以再拆分成更為具體、隸屬於原本次級概念的小概念。

原本單一且獨立的概念,就像這樣不斷地向外延伸、分支,發展成一整串多歧且複雜的概念群。把主要概念和每個次要概念之間都劃一條線來代表它們之間的關係,並且站在高處俯瞰這一整個體系的話,彷彿一顆枝繁葉茂的樹。

這樣子的思維結構,可以運用在各種場景上,並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與探索各種世界萬物。

「心智圖」就是一個符合人類這種樹狀結構思維,並且簡單、容易上手的思考框架。


舉一個例子,假設我們要寫一篇以「思考」為主題的文章,但不清楚該如何訂定這篇文章的主架構和大綱的話,心智圖就是個很好的工具。

我們在一張白紙的中間畫一個圈,在裡面寫上「思考」兩個大字,當作我們文章的核心理念。

然後,以「思考」這兩個字為出發點,進行一陣子腦力激盪之後,我們覺得以下三個重點可以在文章裡討論: 「人為何要思考?」、「人類會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訓練思考能力」。

於是,再從原本「思考」這個圈圈為中心,向外畫出三條線、並各連接到一個圈圈。就像樹幹長出樹枝、樹枝再長出更小的枝葉那般,每個分支都代表一個更具體的思考方向。

再把剛才講的那三個重點各自填到一個圈圈裡,此時文章的結構已經成形了一大半。

依照此要領,我們再針對每一個重點,思考我們該如何回答這些問題,繼續向外延伸這整個樹狀結構。

當我們完成這幅心智圖之時,文章的大綱就已經完成,足以讓我們開始著手來寫文章了。

raw-image

樹狀結構不一定只能由樹根、樹幹開始延伸到樹枝和樹葉,也可以反過來,從樹葉開始延伸到樹枝、樹幹,最後再到樹根。也就是反向操作樹狀結構思維,從「具體」推導到「抽象」、從「末端」總結出「整體分類」。

生物學的生物分類法就是這樣的方式:從末端開始一步步向上。

一開始,古今中外的學者們收集各種不同物種的資料,這些資料就像是樹的葉子,每一片都代表著一個不同的生物種類。然後,學者們再繼續觀察、研究牠們的特徵、習性,把具有相同特徵的物種們歸類為同一個分類。

例如說,經過學者們的觀察和研究,人類與猴子在基因組成、身體四肢與骨骼結構、重要臟器的組成、行為與生態上,都具有相當大的相似性,於是把人類和猴子都歸類為「靈長目」。

而老虎、獅子、還有熊,都具有著銳利的牙齒、強大的下顎和咬合力、捕獵其他動物的肉食習性等許多特徵與生態上的類似之處,學者們把牠們都歸類為「食肉目」。

然後,包括人類、猴子在內的靈長目動物,與包括了老虎、獅子、熊在內的食肉目動物,兩者雖然細部的身體構造和習性不同,但是在生育幼子的生態特徵上相同,都是胚胎於體內成熟、幼兒分娩於體外、出生後餵與幼兒母乳,因此學者們把牠們都歸類為「哺乳綱」。

這等於是把兩個小分類向上歸類成一個較大的分類。所有的生物分類,都像這樣子可一步步地向上總結,最後通通總結成一個最根源的類別:「生物」。

整個生物分類體系,就像是人類在大自然這塊畫布上,描繪出了一幅密密麻麻又龐大的樹狀結構圖。整個過程,就像是拿枝畫筆從一片片的小樹葉開始畫,慢慢地畫出一支又一支的樹枝,最終再向中心描繪出樹幹,畫出了一顆樹。


樹狀結構的思維並不只是用在表達以及分類上,人類在進行選擇與決策的時候也會使用到。「決策樹」就是這樣的一個概念。

每當面臨一個特定的情況之時,我們通常都會有數種不同的對應行動做為選項,而我們只能選擇其中一種。

當我們實際動作之後,又會發生數種不同的可能狀況。每一個狀況我們可能事先預期得到、也可能預料不到,但都會讓我們面臨必須從數個不同的選項之中選一個的窘境。

就像這樣,把一整個決策環節中可能發生的結果和後續選項都劃線連起來,就是一個樹狀結構──決策樹。

圍棋、西洋棋、與象棋等抽象策略遊戲的選手們,肯定是最需要迅速地做出明智決策的人們之一。在比賽時他們所下的每一步、都會引發對手的後續行動,把局面引導到特定的方向。針對每一個局面,棋士們都要思考該怎麼決策才會讓局面對自己有利,最後獲勝。

職業棋士與一般業餘玩家之間的差異,就在於他們大腦裡對於該專項競技的決策樹,經過較高水準的最佳化調整以及淬鍊。跟一般人比起來,職業人士的決策樹能夠對應更多的盤面狀況,當然勝率也高出許多。

決策樹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領域上被廣泛地運用,使用人類慣有的思考模式,讓 AI 變得更加聰明,甚至在特定項目上遠超越人類。


在人類的大腦裡,整個世界可以像一片森林那樣,每一個領域、現象、或概念,都可以展開成為一顆顆的樹,好讓我們來理解它。

樹狀結構,是人類理解這個世界的模式之一。

整個思考框架系列文章行筆至此,我們幾乎可以得到一個肯定的結論:人類活在世界上的目的之一,就是尋找到一個「解析世界的模式」。

當我們看得見模式,這個世界就更容易被我們所理解。


44會員
65Content count
以簡明的文字,探索心智、思考與知識的本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eorge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文中提到 股神巴菲特(Warrent Buffett)的知名合夥人查理.蒙格(Charles Munger)的諺語 「只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 就像拿著鐵鎚的人,把世界看成釘子」 個人過往學習歷程及工作經驗中 也學到不少好用的工具 並將其分為三類 分析類、發想類、流程類
Thumbnail
我們求知若渴, 然而實際上當我們找到了解方,卻只想要依樣畫葫蘆,將事情完成而已。複製成功的模式,我們頂多也跟你複製的那個成功人士一樣,做出一樣的東西、想出一樣的點子而已。 好奇心如果只用在複製這些模式,我們也無法突破瓶頸、 讓自己變得更好。讓好奇心轉變、昇華成為一個真實 、美好未來想像。
Thumbnail
當我們要煮好一道菜,可能需要用到菜刀切菜、鍋子炒菜、鍋鏟翻菜,透過這些工具交互運用,才能完成一道佳餚。 那在面對事情,有沒有一道基本的模組,或是思考的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 「想要徹底理解世界,關鍵在於建立思維模型的框架。」《思考的框架》作者夏恩.派瑞許認為,我們依據思維模型來推斷因果
Thumbnail
我兒子唸小學3年級的時候,學校發下一張問卷調查表,調查表上有學校的簡易平面圖,附有各個校門的位置,還有周邊的7個路口。 如果你是家長,你會有甚麼反應? 我猜測──僅僅是我的猜測──大部分的家長在短暫評估過後,就會勾選出3個危險的路口。 為了這事,我被老婆罵了一頓。真是活該! 加油!
Thumbnail
從1960年開始,科學家們就不斷地嘗試做出可以回收的火箭。而他們當時所設下的限制是: 1. 火箭的回歸必須依靠空氣力學的升力 2. 減緩火箭的下降速度 只可惜,這條限制反而讓他們無法思考沒有機翼的解決辦法。一直到馬斯克建立思考框架時…
Thumbnail
造局者創造新的思考框架,他們不為世界的現況感到滿足,也不害怕去想像世界能進步到什麼地步
Thumbnail
思考框架,是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我們所選擇應用的思考框架,決定了我們如何理解這個世界?如何採取行動?如果能提出正確的思考框架,就能找出更多選項,也就能做出更好的決策、創造更好的局勢。在閱讀完這本《造局者》後,我整理了三個心得與一張全息圖。
Thumbnail
其實本身對於工具書的印象真的是用恐懼來形容的,裡頭滿滿的硬知識與實作令我向後退三步,就是不夠有「人味」、「溫度」,但有時真的不得不去閱讀它們,因為他能帶給我們的,往往是成長中最「實體」的收穫。 因此,抱持著成長的心情翻開了他,才發現自己真的挖到寶了!先撇開內容的扎實程度,作者鄭伊廷擅長將每....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文中提到 股神巴菲特(Warrent Buffett)的知名合夥人查理.蒙格(Charles Munger)的諺語 「只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 就像拿著鐵鎚的人,把世界看成釘子」 個人過往學習歷程及工作經驗中 也學到不少好用的工具 並將其分為三類 分析類、發想類、流程類
Thumbnail
我們求知若渴, 然而實際上當我們找到了解方,卻只想要依樣畫葫蘆,將事情完成而已。複製成功的模式,我們頂多也跟你複製的那個成功人士一樣,做出一樣的東西、想出一樣的點子而已。 好奇心如果只用在複製這些模式,我們也無法突破瓶頸、 讓自己變得更好。讓好奇心轉變、昇華成為一個真實 、美好未來想像。
Thumbnail
當我們要煮好一道菜,可能需要用到菜刀切菜、鍋子炒菜、鍋鏟翻菜,透過這些工具交互運用,才能完成一道佳餚。 那在面對事情,有沒有一道基本的模組,或是思考的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 「想要徹底理解世界,關鍵在於建立思維模型的框架。」《思考的框架》作者夏恩.派瑞許認為,我們依據思維模型來推斷因果
Thumbnail
我兒子唸小學3年級的時候,學校發下一張問卷調查表,調查表上有學校的簡易平面圖,附有各個校門的位置,還有周邊的7個路口。 如果你是家長,你會有甚麼反應? 我猜測──僅僅是我的猜測──大部分的家長在短暫評估過後,就會勾選出3個危險的路口。 為了這事,我被老婆罵了一頓。真是活該! 加油!
Thumbnail
從1960年開始,科學家們就不斷地嘗試做出可以回收的火箭。而他們當時所設下的限制是: 1. 火箭的回歸必須依靠空氣力學的升力 2. 減緩火箭的下降速度 只可惜,這條限制反而讓他們無法思考沒有機翼的解決辦法。一直到馬斯克建立思考框架時…
Thumbnail
造局者創造新的思考框架,他們不為世界的現況感到滿足,也不害怕去想像世界能進步到什麼地步
Thumbnail
思考框架,是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我們所選擇應用的思考框架,決定了我們如何理解這個世界?如何採取行動?如果能提出正確的思考框架,就能找出更多選項,也就能做出更好的決策、創造更好的局勢。在閱讀完這本《造局者》後,我整理了三個心得與一張全息圖。
Thumbnail
其實本身對於工具書的印象真的是用恐懼來形容的,裡頭滿滿的硬知識與實作令我向後退三步,就是不夠有「人味」、「溫度」,但有時真的不得不去閱讀它們,因為他能帶給我們的,往往是成長中最「實體」的收穫。 因此,抱持著成長的心情翻開了他,才發現自己真的挖到寶了!先撇開內容的扎實程度,作者鄭伊廷擅長將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