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筆記│《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改變的起點始於內心覺察,唯有對自我負起責任,才能真正成長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個人的日常,或許都曾有過那種茫而未解的情緒繚繞心頭:憂鬱、焦慮、憤怒、恐懼,不僅耗損自己的內心能量,同時也無可避免地影響自身與外在世界的互動,不論是有無意識的負面情緒放射攻擊,還是緊閉心扉地隔絕外在,都終將把眾人推拒在外,形成內心的孤獨,使情緒積累更深。 

這就是蛤蟆先生憂鬱的起始。本書故事取材自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作者Robert de Board畢業於劍橋大學賽爾文學院,為知名心理學研究者和臨床實踐者。透過蛤蟆先生與心理師蒼鷺的諮商會晤,一步步帶大家揭開心理諮商的神秘面紗,也於其中帶入許多心理學概念,成就一本寓教於樂的全球暢銷心理學科普書籍。 

釐清兒童自我狀態及父母自我狀態,才能摸索出成人自我狀態

蛤蟆先生成長於高壓批判型的家庭,面對心理師蒼鷺所謂:「仁慈的獨裁者」,父母做為孩童睜眼之際最為親密的依靠,他們的一舉一動時刻影響孩童的生存需求,以致孩童需發展一套因應方式,才能在這種愛與被迫依賴的狀態下,與之共存。如此發展而出的生存模式,會影響一個人長大成人後的行為模式,這也是為何許多心理諮商,會從童年經驗回溯做為起手式。 

而父母所展現而出的價值觀與行為,同時也會被動印烙在孩童心中,當孩童長大後,面對權力地位的展現時,便可能複製當初父母如何教育他的模式,來應對他的晚輩或下屬,呈現他的「父母自我狀態」。這讓人聯想到,隨著當代社會因工作年資逐漸拉長,目前職場可謂「多代同堂」:從戰後嬰兒潮一路包含到初入社會的Z世代,世代間的溝通與價值觀差異成為職場熱門課題。眾多網路文章議論著,位居高位的老闆們總頭疼於怎麼管理年輕世代,或感嘆「一代不如一代」,或許便是反映老闆們「父母自我狀態」與當代教養而出的年輕價值觀多少扞格不入。 

然而,兒童自我狀態及父母自我狀態,都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被動發展而出,所謂的自我動能,顯現於何處?難道我們一生獨特的自我經歷,沒有任何意義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若能釐清上述兩種被動接受的狀態,人們或許會發現還有一塊屬於自我的「成人自我狀態」,一種能夠以理性、不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當下真實情況的EQ。這意味高度自覺,洞悉自我情緒,也是一種能夠同理他人、了解及處理他人情緒的智慧,最終帶領自己從獨立個體走向社群的共生關係。 

看懂心理地位,以及他人正在玩的「遊戲」,爭回重寫自我人生劇本的權力

心理師蒼鷺在書中提及四種心理地位,可畫成4大象向,分別為:「我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好你好。」每種心理地位,可能在生活不同情境中,透過行為玩某種「遊戲」,以重複鞏固自身的認知。例如:「我不好你好」就是一種低自尊的展現,潛意識會認為自己是受害者,而上演「我是倒楣鬼」的遊戲,不斷成為自我實證預言。又或者,「我好你不好」的主管,總愛玩「猜猜我在想什麼」的遊戲,若部屬未能給出「正確答案」,便能展現主管權威,透過讓屬下感到無知,而獲得優越感。 

看懂自己及他人的心理地位,以及在玩什麼遊戲,有助於釐清現狀,覺察自己手上拿到的是哪套劇本,自己又在扮演什麼角色。唯有自我覺察到這一切,才有改變的可能,並能在自我與他人課題間劃出邊界,保有自我的餘裕。 

自啟蒙時代以來的科學精神,讓理性思維蓬勃發展,我們所受的教育,也無不以客觀、理性、分析、數據,來要求我們成為一個講究真憑實據的人。然而,生而為人,情緒是自我的核心,理性的壓制,造成感性的潰傷,成為一股反撲的力量,這或許能間接說明當代社會節節高升的身心科需求。本書強調,人必須要透過情緒學習,唯有真正面對自己的情緒,我們才能與自己和解,尋找到成長的契機。

77會員
64Content count
🌏 小小的國家與島嶼 💼 微型事業與職涯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喬安小室 的其他內容
作者事多人在激烈的升學與就業生涯中拼命前進,最終擠進大型企業窄門展現傑出工作成就。然而,總是工作優先、過度努力的他,逐漸被某種無力感侵蝕,當發覺事情不妙時,已被診斷是重度恐慌症加上憂鬱症,迫使他人生踩下煞車,也開始梳理究竟自己是怎麼走到這個地步。這本書,就是他的歷程回顧,以及如何停止倦怠循環的建議。
開篇先釐清一點:《工作焦慮》這本書的中文副標其實有些誤導,因為實際上的英文副標翻譯後應該是「8個協助團隊建立韌性、處理不確定性及完成任務的策略」,整本書內容TA其實是公司領導人及團隊主管,教導他們須正視職場壓力所帶來的人才流失,並因此可採取的應對策略。
我想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手上多個項目同步處理,腦中一個念頭讓你起身,或許只是想拿個釘書機整理報帳單據,但就在起身的剎那,就突然忘了原本要做什麼。一日下來筋疲力竭,待辦清單刪除許多,卻又無限新增。好不容易下了班,工作思緒依然塞滿腦海,你在床上翻來覆去,好不容易睡著後,鬧鐘響起,新的一天已翩然而至。
所謂「為自己而活」到底是什麼感覺?這可能是許多人奔波於工作生計,在夜深人靜之時會不經意想到的問題。但為了生活,隔日鬧鐘響起時,我們終將把夜晚心靈深處傳來的回聲遺忘腦後,重新投入新一輪的奔走,直至夜晚下班走在寂靜的人行道上,驀然再次聽見心靈的疑問。
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把「過勞(Burnout)」納入國際疾病分類,顯示職場過勞已經不是個人層次抗壓性高低的問題,而是全球職場環境的普遍性狀態。你也曾在職場上,有過那種已經耗盡一切氣力,卻再也提不起勁去面對明天的倦意嗎?或許翻開《倉鼠累了嗎?》,能幫助你不要當隻燃燒中的倉鼠,避免消耗殆盡的命運。
作者事多人在激烈的升學與就業生涯中拼命前進,最終擠進大型企業窄門展現傑出工作成就。然而,總是工作優先、過度努力的他,逐漸被某種無力感侵蝕,當發覺事情不妙時,已被診斷是重度恐慌症加上憂鬱症,迫使他人生踩下煞車,也開始梳理究竟自己是怎麼走到這個地步。這本書,就是他的歷程回顧,以及如何停止倦怠循環的建議。
開篇先釐清一點:《工作焦慮》這本書的中文副標其實有些誤導,因為實際上的英文副標翻譯後應該是「8個協助團隊建立韌性、處理不確定性及完成任務的策略」,整本書內容TA其實是公司領導人及團隊主管,教導他們須正視職場壓力所帶來的人才流失,並因此可採取的應對策略。
我想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手上多個項目同步處理,腦中一個念頭讓你起身,或許只是想拿個釘書機整理報帳單據,但就在起身的剎那,就突然忘了原本要做什麼。一日下來筋疲力竭,待辦清單刪除許多,卻又無限新增。好不容易下了班,工作思緒依然塞滿腦海,你在床上翻來覆去,好不容易睡著後,鬧鐘響起,新的一天已翩然而至。
所謂「為自己而活」到底是什麼感覺?這可能是許多人奔波於工作生計,在夜深人靜之時會不經意想到的問題。但為了生活,隔日鬧鐘響起時,我們終將把夜晚心靈深處傳來的回聲遺忘腦後,重新投入新一輪的奔走,直至夜晚下班走在寂靜的人行道上,驀然再次聽見心靈的疑問。
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把「過勞(Burnout)」納入國際疾病分類,顯示職場過勞已經不是個人層次抗壓性高低的問題,而是全球職場環境的普遍性狀態。你也曾在職場上,有過那種已經耗盡一切氣力,卻再也提不起勁去面對明天的倦意嗎?或許翻開《倉鼠累了嗎?》,能幫助你不要當隻燃燒中的倉鼠,避免消耗殆盡的命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瀕死經驗研究權威五十年的心血, 繼《死後的世界》的重磅巨作, 雷蒙.穆迪博士(Raymond Moody)稱此書 「即將成為瀕死經驗研究中的經典」。   ●本書是探討瀕臨死亡經驗中最近的一本著作。 作者布魯斯.葛瑞森醫師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他在年輕時擔任實習醫師,一個案例讓他開始對大腦的運作產
Thumbnail
把自己當作一家公司經營,做自己的會計師,建立財務報表、增加公司的淨值、讓錢滾錢。
★沒有達成願望和夢想,是因為你是自己最大的絆腳石!? 將成功與美好人生拒之門外的,往往是你自己! ●在我的個人經驗中,自我挫敗行為是一般人尋求心理治療的主要原因。最令人抓狂或讓人更加痛恨自己的事,就是發現自己之所以得不到人生中渴望的愛、成功和幸福,是因為自己設下了阻礙。這就是自我挫敗行為造成的後果。
Thumbnail
★難解的家庭問題,在父母老後,只會更形嚴重。 他們的固執、依賴、控制、不安、情緒勒索,讓子女身心俱疲。 如何照顧好父母,卻不必透支自己?
★川端康成的結尾竟飄出了BL的味道;三島由紀夫結尾的草食系男子變肉食系,說的正是他自己?!谷崎潤一郎的結尾證明他果然是個變態;海明威的結尾則透露作家其實想當一隻貓… ●非讀不可的名作結尾!你猜得出是哪一本書嗎? 1.「他知道能克服這次危險,靠的是自己的力量。」 2.「這天腹瀉終究沒有停歇,乘上火車後
★心理症狀是潛意識拋出的求救信號!想活得自由又貼近自我,從探索內心的微小行動開始吧! ●懂心理學,確實會讓人變得舒心,不僅能分析某些情緒或行為的理由,還會發現遭遇類似困境的人不是只有自己,且心理學也有助於拓寬對自我與他人的理解。不過,若問到學習心理學後,生活是否產生了改變?許多人都會顯得猶豫不決。心
★別讓「孤獨」成為對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重大破壞的傷口,釐清、沉澱、再行動,改變就會發生! ●九個孤獨的可能徵兆: 1.斷斷續續的睡眠。 2.較頻繁地淋浴或泡澡,而且水溫較高,時間也更長。 3.對沒有生命的東西著迷。 4.結交孤獨的朋友。 5.臉書上的朋友比實際生活中的朋友還多。 7.體重增加。
★韓國超人氣職場學習達人李洞宰,在大學畢業前,只花一年的時間考取公職,他跟多數上班族一樣,光是處理主管交辦的事情,一天的時間都不夠用,天天早出晚歸,但他還可以邊上班邊進修,平均一年考取一張國際專業證照。他把利用工作之餘學習的方法系統化,幫助忙碌的職場人找出最實際可行也最適合自己的極效學習攻略。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瀕死經驗研究權威五十年的心血, 繼《死後的世界》的重磅巨作, 雷蒙.穆迪博士(Raymond Moody)稱此書 「即將成為瀕死經驗研究中的經典」。   ●本書是探討瀕臨死亡經驗中最近的一本著作。 作者布魯斯.葛瑞森醫師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他在年輕時擔任實習醫師,一個案例讓他開始對大腦的運作產
Thumbnail
把自己當作一家公司經營,做自己的會計師,建立財務報表、增加公司的淨值、讓錢滾錢。
★沒有達成願望和夢想,是因為你是自己最大的絆腳石!? 將成功與美好人生拒之門外的,往往是你自己! ●在我的個人經驗中,自我挫敗行為是一般人尋求心理治療的主要原因。最令人抓狂或讓人更加痛恨自己的事,就是發現自己之所以得不到人生中渴望的愛、成功和幸福,是因為自己設下了阻礙。這就是自我挫敗行為造成的後果。
Thumbnail
★難解的家庭問題,在父母老後,只會更形嚴重。 他們的固執、依賴、控制、不安、情緒勒索,讓子女身心俱疲。 如何照顧好父母,卻不必透支自己?
★川端康成的結尾竟飄出了BL的味道;三島由紀夫結尾的草食系男子變肉食系,說的正是他自己?!谷崎潤一郎的結尾證明他果然是個變態;海明威的結尾則透露作家其實想當一隻貓… ●非讀不可的名作結尾!你猜得出是哪一本書嗎? 1.「他知道能克服這次危險,靠的是自己的力量。」 2.「這天腹瀉終究沒有停歇,乘上火車後
★心理症狀是潛意識拋出的求救信號!想活得自由又貼近自我,從探索內心的微小行動開始吧! ●懂心理學,確實會讓人變得舒心,不僅能分析某些情緒或行為的理由,還會發現遭遇類似困境的人不是只有自己,且心理學也有助於拓寬對自我與他人的理解。不過,若問到學習心理學後,生活是否產生了改變?許多人都會顯得猶豫不決。心
★別讓「孤獨」成為對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重大破壞的傷口,釐清、沉澱、再行動,改變就會發生! ●九個孤獨的可能徵兆: 1.斷斷續續的睡眠。 2.較頻繁地淋浴或泡澡,而且水溫較高,時間也更長。 3.對沒有生命的東西著迷。 4.結交孤獨的朋友。 5.臉書上的朋友比實際生活中的朋友還多。 7.體重增加。
★韓國超人氣職場學習達人李洞宰,在大學畢業前,只花一年的時間考取公職,他跟多數上班族一樣,光是處理主管交辦的事情,一天的時間都不夠用,天天早出晚歸,但他還可以邊上班邊進修,平均一年考取一張國際專業證照。他把利用工作之餘學習的方法系統化,幫助忙碌的職場人找出最實際可行也最適合自己的極效學習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