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筆記│《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改變的起點始於內心覺察,唯有對自我負起責任,才能真正成長

2023/12/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個人的日常,或許都曾有過那種茫而未解的情緒繚繞心頭:憂鬱、焦慮、憤怒、恐懼,不僅耗損自己的內心能量,同時也無可避免地影響自身與外在世界的互動,不論是有無意識的負面情緒放射攻擊,還是緊閉心扉地隔絕外在,都終將把眾人推拒在外,形成內心的孤獨,使情緒積累更深。 

這就是蛤蟆先生憂鬱的起始。本書故事取材自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作者Robert de Board畢業於劍橋大學賽爾文學院,為知名心理學研究者和臨床實踐者。透過蛤蟆先生與心理師蒼鷺的諮商會晤,一步步帶大家揭開心理諮商的神秘面紗,也於其中帶入許多心理學概念,成就一本寓教於樂的全球暢銷心理學科普書籍。 

釐清兒童自我狀態及父母自我狀態,才能摸索出成人自我狀態

蛤蟆先生成長於高壓批判型的家庭,面對心理師蒼鷺所謂:「仁慈的獨裁者」,父母做為孩童睜眼之際最為親密的依靠,他們的一舉一動時刻影響孩童的生存需求,以致孩童需發展一套因應方式,才能在這種愛與被迫依賴的狀態下,與之共存。如此發展而出的生存模式,會影響一個人長大成人後的行為模式,這也是為何許多心理諮商,會從童年經驗回溯做為起手式。 

而父母所展現而出的價值觀與行為,同時也會被動印烙在孩童心中,當孩童長大後,面對權力地位的展現時,便可能複製當初父母如何教育他的模式,來應對他的晚輩或下屬,呈現他的「父母自我狀態」。這讓人聯想到,隨著當代社會因工作年資逐漸拉長,目前職場可謂「多代同堂」:從戰後嬰兒潮一路包含到初入社會的Z世代,世代間的溝通與價值觀差異成為職場熱門課題。眾多網路文章議論著,位居高位的老闆們總頭疼於怎麼管理年輕世代,或感嘆「一代不如一代」,或許便是反映老闆們「父母自我狀態」與當代教養而出的年輕價值觀多少扞格不入。 

然而,兒童自我狀態及父母自我狀態,都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被動發展而出,所謂的自我動能,顯現於何處?難道我們一生獨特的自我經歷,沒有任何意義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若能釐清上述兩種被動接受的狀態,人們或許會發現還有一塊屬於自我的「成人自我狀態」,一種能夠以理性、不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當下真實情況的EQ。這意味高度自覺,洞悉自我情緒,也是一種能夠同理他人、了解及處理他人情緒的智慧,最終帶領自己從獨立個體走向社群的共生關係。 

看懂心理地位,以及他人正在玩的「遊戲」,爭回重寫自我人生劇本的權力

心理師蒼鷺在書中提及四種心理地位,可畫成4大象向,分別為:「我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好你好。」每種心理地位,可能在生活不同情境中,透過行為玩某種「遊戲」,以重複鞏固自身的認知。例如:「我不好你好」就是一種低自尊的展現,潛意識會認為自己是受害者,而上演「我是倒楣鬼」的遊戲,不斷成為自我實證預言。又或者,「我好你不好」的主管,總愛玩「猜猜我在想什麼」的遊戲,若部屬未能給出「正確答案」,便能展現主管權威,透過讓屬下感到無知,而獲得優越感。 

看懂自己及他人的心理地位,以及在玩什麼遊戲,有助於釐清現狀,覺察自己手上拿到的是哪套劇本,自己又在扮演什麼角色。唯有自我覺察到這一切,才有改變的可能,並能在自我與他人課題間劃出邊界,保有自我的餘裕。 

自啟蒙時代以來的科學精神,讓理性思維蓬勃發展,我們所受的教育,也無不以客觀、理性、分析、數據,來要求我們成為一個講究真憑實據的人。然而,生而為人,情緒是自我的核心,理性的壓制,造成感性的潰傷,成為一股反撲的力量,這或許能間接說明當代社會節節高升的身心科需求。本書強調,人必須要透過情緒學習,唯有真正面對自己的情緒,我們才能與自己和解,尋找到成長的契機。

71會員
61內容數
🌏 小小的國家與島嶼 💼 微型事業與職涯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