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Same as Ever)》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為協和基金(The Collaborative Fund)合夥人,兩次贏得美國商業編輯與記者協會(Society of American Business Editors and Writers)頒發的最佳商業獎(Best in Business Award),曾獲《紐約時報》希尼獎(New York Times Sidney Award),並兩度入圍杰洛德.羅布傑出商業寫作與財經新聞獎(Gerald Loeb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Business Writing and Financial Journalism)。
《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Same as Ever: A Guide to What Never Changes)》(2024)

《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Same as Ever: A Guide to What Never Changes)》(2024)

亞馬遜(Amazon)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曾說,經常有人問他:「未來十年有什麼事會改變?」卻沒有人問過他:「未來十年有什麼事不會改變?」貝佐斯認為,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還要重要,因為知道有什麼事情是未來好幾十年不會改變的,例如在電商領域顧客永遠都會想要更便宜的商品、更短的送貨時間,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地投入資源,來增進那些方面的實力。

無論今天看起來再怎麼顯而易見的事情,明天都可能因為一些沒有人想到的事故而改變,因此我們永遠無法準確地預測未來世界的樣貌。當我們將心思放在亙古不變的事物和道理上,能使我們以更加安然的姿態,來面對各種未來的不確定性,而不是盲從地將自己寄託於脆弱的片面預測之中。

歷史雖然充滿了許多永恆的智慧,但是人們卻總是不斷重蹈覆徹,一如既往。

關於歷史

人的情緒、恐懼、怨恨、目標、動機與期望,是世上最難衡量計算的東西,這說明了為什麼歷史總是由一連串令人費解的事件所組成,而且未來還會繼續如此地延續下去。雖然歷史已經記載了許多先人的教訓,但是所有的教誨都不比親身經歷來的有說服力。就像是沒有經歷過金融海嘯的新生代,也許知道風險控制的道理,但是並不會覺得有其必要。幸運的話,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遇到系統性災難,帶著風險只是杞人憂天的信念入土;但是也可能在有生之年中遇到讓財產幾盡歸零的大事件,痛定思痛重新審視自己的理財方式。

人們在歷史中重蹈覆徹的慣性,筆者特別喜歡張西在《是花季的關係》中的敘述:

歷史的重複大概不是因為人們健忘,而是世上大多數的教訓,無法僅靠文化傳統與藝術傳承。人的心,每活一次,都是新的血肉、新的汗水和眼淚,要等一切都變舊,才知道這些重複如何而來,只是知道的時候,新的人已經一波波誕生、到來。人類仍仰賴知識與經驗有著許多驚人的進步,世界的形狀變了又變,人心的路徑,卻總是逃不了那幾個必經之地。既然是必經,就免不了集體地重複。

但是或許也是因為有新的血肉,才能夠不計前嫌,跳脫傳統的束縛,大膽進行嘗試與創新,人類的文明與科技才得以不斷進步。

風險

作者對於風險定義非常直截了斷 — 風險就是你沒預料到的事。

《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每年一月都會發布特刊,預測未來一年的重要趨勢,但是在 2020 年的特刊完全沒有提到新冠肺炎(COVID-19)的爆發,在 2022 年的特刊也沒有提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最重大的新聞、最重大的風險、影響最深遠的事件,總是那些我們永遠無法預料到的事情。正是因為無法預料,所以沒有人為此做準備,最終才會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害。

如果風險是在我們預料之外的事情,我們該如何防範?作者認為,我們應該預期風險會出現,而不是預測風險何時會出現 — 投資於準備,而不是投資於預測。

舉例來說,加州政府知道大地震將會發生,但是不知道這樣的地震什麼時候會來,即使沒有明確的預測,緊急應變小組也已經做好準備,建築物也以可以承受超大地震的前提來設計結構;在個人理財方面,儲蓄的金額應該高到讓我們有一點皺眉頭的程度,因為我們心中認為足夠的儲蓄水位,考量到的只會是我們已知的事情,而真正的風險都是來自那些未知、想不到的事情。

扣除你認為自己已經考慮過的一切事物之後,剩下的就是風險。
— 財務顧問卡爾.理查茲(Carl Richards)。

看不見的好事

好消息通常需要時間醞釀,經由複利效應日積月累,卻時常受到漠視;壞消息往往在一夕之間出現,造成嚴重的後果,吸引大家的關注。

經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數據顯示,從 1950 年到 2015 年之間,人均心臟病死亡率下降了超過 70%,若要是心臟病的治療水準沒有提升,死亡率沒有逐年下降,這 65 年間死於心臟病的美國人,將會多出 2500 萬人。這麼重大的進步,為什麼沒有受到大家的關注?因為進步發生的過於緩慢,慢到沒有人注意到 — 事實上,在這 65 年的期間,心臟病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只有 1.5%,分散到每一年內似乎聽起來就沒那麼令人驚奇。

相比來說,壞消息通常都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襲來,激起每個人的關注。例如:珍珠港事件和 911 事件,兩者從開始到結束大約只有一小時;新冠肺炎(COVID-19)從不曾聽聞,到大家生活被它搞得天翻地覆,只花不到 30 天;雷曼兄弟這間長達 158 年的老字號企業,不到 15 個月的時間就從巔峰走向破產。

其實生活中許多的好事,都是在於沒有發生的事,例如:沒有發生的死亡、沒有感染到的疾病、不曾開打的戰爭等等,這些事情因為沒有實際發生,反而讓人察覺不到。歲月能夠靜好,已是最值得珍視的幸福了。

許多進步與好消息都和沒有發生的事情有關,而幾乎所有的壞消息都和已經發生的事情有關。

作者上一部廣為人知的作品《致富心態》,多著墨在理財方面的心態建立,這部新作《一如既往》擴展到更廣泛的處世面向,是一本值得作為人生圭臬的參考書籍。礙於篇幅,只能在這裡千挑萬選出寥寥幾個筆者特別有感觸的觀點跟大家分享,其他很多沒有載入此文的醍醐道理,就留待讀者們親身踏入尋寶了。

這本書的中文版最初上市時,有限量的幾本書夾帶著真實的一美金新鈔當作隨書贈品,非常特別,可以視為是直接的 30 元折價。原本筆者索性想拿這一美元用作閱讀時的書籤,後來想一想,拿美鈔作書籤好像有點太奢侈了,不到半晌又轉念一想,現在很多精緻的書籤甚至比一美元還貴,好像也論不及奢侈 — 不過筆者最終還是返璞用上了誠品每月一書送的書籤,把這一美元供奉在書桌上作為紀念了。

延伸閱讀

  • 《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2020)by Morgan Housel
    • 同作者的成名代表作,篇幅更多著墨在與理財相關的議題上。對於想精進理財能力的讀者,非常推薦閱讀這本書,打好心態的基礎。
  •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Poor Charlie's Almanack)》(2005)by Charlie Munger
    • 蒙格的處世智慧,絕對值得每個人參考,在此緬懷這位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大師。
21會員
53Content count
記錄看過的書,以及從中體會到的感悟,並期盼透過這些記錄,能讓你偶然於此邂逅觸動共鳴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yan Salon 的其他內容
三位女主角在各自的生命中追尋著目標和意義,雖然她們是虛構的角色,演出的卻是真實的人生 — 關於時間、關於成長、關於選擇。張西溫柔地敘說著故事,撫慰著仍在生命之流中載浮載沉的我們:無論經歷了什麼、選擇了什麼,我們的人生,都沒有白費。
這部作品寫實地記錄了夏夏的生活日常,她不只要打理自己的家庭和剛出生的小孩,還要同時照護患有失智症和糖尿病的父親,閱讀和寫作是唯一可供短暫休憩的心靈湖濱。日常食物的美好印象,撫熨了有口難言的苦澀,卻無法忽視每個人可能都會面臨需要長期照顧親人的人生課題。
感恩日記對於作者來說,更像是一座令他安於現狀的牢籠,催眠著自己生活已經過得很好,換來的卻是更多的藥物服用、與同學的成就差距逐漸變大等等。意識到這點後,作者拋開感恩日記,改寫憤怒日記 — 在日記中記下每天感受到的不滿、對他人的嫉妒、獲得成就的渴望等等,化悲憤為力量,不顧一切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整理並且長時間維持整潔的關鍵,其實在於心態,只要心態對了,一旦收拾整齊,就不會再變亂了。很不可思議,對吧?所以作者才稱之為「整理的魔法」 — 表面上我們整理的是物品,但真正整理的其實是我們自己的人生;當物品歸位時,也是我們重新出發的時刻。
國家興衰的原因,一直是熱門的研究主題。過去已經有許多學者嘗試從地理、文化或是領導者無知的角度切入,試圖解釋為什麼有些國家會成功,有些國家卻會失敗。這本書是兩位作者投入 15 年的研究成果,提出另一個影響國家成敗的因素 — 制度,並從歷史中挑選出許多國家案例,解釋制度是如何造成國家之間的巨大貧富差異。
這本書非常真實,卻也令人悲傷。第一次可以這麼近距離地認識到美國黑人貧民社區和幫派的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結構,或許我們無法直接幫助到他們,但是至少可以好好反思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生長環境,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擁有相對好的生長環境,才讓我們的努力有所價值。
三位女主角在各自的生命中追尋著目標和意義,雖然她們是虛構的角色,演出的卻是真實的人生 — 關於時間、關於成長、關於選擇。張西溫柔地敘說著故事,撫慰著仍在生命之流中載浮載沉的我們:無論經歷了什麼、選擇了什麼,我們的人生,都沒有白費。
這部作品寫實地記錄了夏夏的生活日常,她不只要打理自己的家庭和剛出生的小孩,還要同時照護患有失智症和糖尿病的父親,閱讀和寫作是唯一可供短暫休憩的心靈湖濱。日常食物的美好印象,撫熨了有口難言的苦澀,卻無法忽視每個人可能都會面臨需要長期照顧親人的人生課題。
感恩日記對於作者來說,更像是一座令他安於現狀的牢籠,催眠著自己生活已經過得很好,換來的卻是更多的藥物服用、與同學的成就差距逐漸變大等等。意識到這點後,作者拋開感恩日記,改寫憤怒日記 — 在日記中記下每天感受到的不滿、對他人的嫉妒、獲得成就的渴望等等,化悲憤為力量,不顧一切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整理並且長時間維持整潔的關鍵,其實在於心態,只要心態對了,一旦收拾整齊,就不會再變亂了。很不可思議,對吧?所以作者才稱之為「整理的魔法」 — 表面上我們整理的是物品,但真正整理的其實是我們自己的人生;當物品歸位時,也是我們重新出發的時刻。
國家興衰的原因,一直是熱門的研究主題。過去已經有許多學者嘗試從地理、文化或是領導者無知的角度切入,試圖解釋為什麼有些國家會成功,有些國家卻會失敗。這本書是兩位作者投入 15 年的研究成果,提出另一個影響國家成敗的因素 — 制度,並從歷史中挑選出許多國家案例,解釋制度是如何造成國家之間的巨大貧富差異。
這本書非常真實,卻也令人悲傷。第一次可以這麼近距離地認識到美國黑人貧民社區和幫派的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結構,或許我們無法直接幫助到他們,但是至少可以好好反思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生長環境,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擁有相對好的生長環境,才讓我們的努力有所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過去大家對《玩命關頭》系列的印象是什麼? 永遠都在被偷的軍方科技?一輛又一輛帥氣的跑車?還是唐老大那句不皺著眉頭抿著嘴就吐不出來的「Family」? 無論如何,《玩命關頭》系列票房一直都在水準之上是不爭的事實,能做到沒有一集能讓人昏昏欲睡,已經是十分出色的一點。
文化是族群的”基礎建設”,沒有共同的文化,我們只是零碎的獨立個體,當人們被打散,力量分散不堪一擊。在沒有大台的日子,文化與目標就是把我們連成一體的重要一環,也是令我們堅持到最後的力量。 文化、風俗、信仰是我們最強的武器與防具,香港不是沒有文化的,相反是相當深厚的。
當初留意政治是因為長毛梁國雄,他在2004年當選立法會議員,把香港政治在地化,把政治由高高在上的一件事變成人人也能參與的事情。(對我來說全民政治化是極為重要的事情) 之後社民連成立,黃毓民為主席,2008年當選,引領香港進入議會抗爭,2010年五區總辭變相公投,目標為「盡快實現真普選、廢除功能組別」
你們有想像過親中與親美之外的另一路嗎?就是香港自治,建立香港的實然主權,在時機成熟時,香港自治領成立。 這是擺脫依賴,自立自強的方法。 城邦論影響小弟極深,因為書中所描述的香港,是富含深厚文化、深遠歷史的。香港人不是無根草的,更令我認定香港就是我的故鄉,我的鄉下。
對於現在香港的情況,我其實是興𡚒莫名的,人們如此的關懷這個社會、關心身邊的人與物,這是難能可貴的,當然除了政權與警察的濫權濫捕濫暴讓人悲痛之外,所以請你們再作深一層的思考。 曾幾何時我極討厭香港,人們的自私自利、冷漠善忘愚蠢等,香港只是一個奴隸訓練場。
Thumbnail
這部電影的風格十分強烈,而我只能詞窮的說這讓我想用藝術性來形容,而且在對話與畫面中又帶有哲學思想,只是我也無法歸類是屬於哪一個系統(雖然說對於任何一種哲學思想的歸類都是過度簡化的)。 故事的敘述是很瑣碎的以五個事件(incident)以及最後地獄之旅作為整個電影的架構,沒有所謂的主軸
世界上的物質並沒有好壞之分,好與壞只存在於人們的使用目的與方法,但大麻就絕對不是壞,世上也並沒有一個人因為大麻的使用而死亡,相反對大麻的強烈禁制卻殺死了相當多的人。 我所追求的不只是大麻的除罪與合法,更是大麻的普及化。
《肉身博天》是由黃明川導演所拍攝、於2017年製成的紀錄片,以一名行為藝術家──楊金池先生作為拍攝對象。楊金池的行為藝術的要關懷對象是地球,楊以環境的角度切入,去述說諸如垃圾問題、海平面上升問題、融冰問題、水資源問題等。楊金池先生最有名的行為藝術表演是《Kill Me or Change》,他蒐集了
Thumbnail
<p>是的,親密關係裡,也會有性暴力。我們將以四篇專欄來談性自主的定義與劃分,在親密關係中應如何協商,以及性暴力當事人為什麼會難以求助等等。而性暴力也突顯如今性教育的不足,以及最急需加強的環節。</p>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過去大家對《玩命關頭》系列的印象是什麼? 永遠都在被偷的軍方科技?一輛又一輛帥氣的跑車?還是唐老大那句不皺著眉頭抿著嘴就吐不出來的「Family」? 無論如何,《玩命關頭》系列票房一直都在水準之上是不爭的事實,能做到沒有一集能讓人昏昏欲睡,已經是十分出色的一點。
文化是族群的”基礎建設”,沒有共同的文化,我們只是零碎的獨立個體,當人們被打散,力量分散不堪一擊。在沒有大台的日子,文化與目標就是把我們連成一體的重要一環,也是令我們堅持到最後的力量。 文化、風俗、信仰是我們最強的武器與防具,香港不是沒有文化的,相反是相當深厚的。
當初留意政治是因為長毛梁國雄,他在2004年當選立法會議員,把香港政治在地化,把政治由高高在上的一件事變成人人也能參與的事情。(對我來說全民政治化是極為重要的事情) 之後社民連成立,黃毓民為主席,2008年當選,引領香港進入議會抗爭,2010年五區總辭變相公投,目標為「盡快實現真普選、廢除功能組別」
你們有想像過親中與親美之外的另一路嗎?就是香港自治,建立香港的實然主權,在時機成熟時,香港自治領成立。 這是擺脫依賴,自立自強的方法。 城邦論影響小弟極深,因為書中所描述的香港,是富含深厚文化、深遠歷史的。香港人不是無根草的,更令我認定香港就是我的故鄉,我的鄉下。
對於現在香港的情況,我其實是興𡚒莫名的,人們如此的關懷這個社會、關心身邊的人與物,這是難能可貴的,當然除了政權與警察的濫權濫捕濫暴讓人悲痛之外,所以請你們再作深一層的思考。 曾幾何時我極討厭香港,人們的自私自利、冷漠善忘愚蠢等,香港只是一個奴隸訓練場。
Thumbnail
這部電影的風格十分強烈,而我只能詞窮的說這讓我想用藝術性來形容,而且在對話與畫面中又帶有哲學思想,只是我也無法歸類是屬於哪一個系統(雖然說對於任何一種哲學思想的歸類都是過度簡化的)。 故事的敘述是很瑣碎的以五個事件(incident)以及最後地獄之旅作為整個電影的架構,沒有所謂的主軸
世界上的物質並沒有好壞之分,好與壞只存在於人們的使用目的與方法,但大麻就絕對不是壞,世上也並沒有一個人因為大麻的使用而死亡,相反對大麻的強烈禁制卻殺死了相當多的人。 我所追求的不只是大麻的除罪與合法,更是大麻的普及化。
《肉身博天》是由黃明川導演所拍攝、於2017年製成的紀錄片,以一名行為藝術家──楊金池先生作為拍攝對象。楊金池的行為藝術的要關懷對象是地球,楊以環境的角度切入,去述說諸如垃圾問題、海平面上升問題、融冰問題、水資源問題等。楊金池先生最有名的行為藝術表演是《Kill Me or Change》,他蒐集了
Thumbnail
<p>是的,親密關係裡,也會有性暴力。我們將以四篇專欄來談性自主的定義與劃分,在親密關係中應如何協商,以及性暴力當事人為什麼會難以求助等等。而性暴力也突顯如今性教育的不足,以及最急需加強的環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