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信任&懷疑 | 如何擁有自信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既然沒有心力閱讀,不如用聽的吧!

 

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當我在面對許多人生的難關,心裡就會出現極端的自信與自我懷疑』

一面充滿陽光與動力另一面有如泥沼令人難以前行,而我是如何理解並利用這兩種矛盾的心理,做出正確的選擇呢?

 

事發當時,我正處在家人車禍住院加上老闆住院,一邊照顧家人另一邊頂替老闆的位置治理公司。

當我面臨蠟燭放在火上烤的意外,心中瞬間浮現兩種聲音。

『我你個ooxx,什麼情況,要我處理這些小說都不會有的難題嗎?』

『哈!該來的還是要來,果然天將降大任於我,卯起來幹吧!』

這種兩面性心理狀態經常出現在我的生活之中,從國中時期的上台表演到大學的分組報告,甚至出社會後在一群陌生人面前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站上格鬥擂台以命相搏。

我經常在上台前焦慮著,不斷懷疑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夠,無奈得看看台下的觀眾,在望向鎂光燈和舞台,只好在踏上台的前一刻將心態快速轉換成高度自信模式,最後將兩種心理混合在舞台上發揮,接受所有人的批評與指教。

不過可想而知結局不完全是美好的,其中有表演成功受到眾人的景仰,認為我有自信、有魅力是個適合上台演出的表演者,也有許多失敗的案例,使批評的人說我是個空有自信的莽夫,根本不適合站在台上為眾人演說。

這些經歷有時讓我困惑有時令我充實,直到這次又快又突然的意外,讓我在極端的狀態中激化出心裡的自信與自我懷疑,同時用現實面逼迫大腦冷靜,檢視自己的狀態,讓我第一次這麼清楚的感受兩股力量是從何而來並嘗試利用它們。

說直接點,誰會希望上台時唯唯諾諾,在台下卻侃侃而談?

是我當然選擇在眾所矚目下大放異彩,在一個人得夜裡好好反省。

因此,我藉這次的經驗好好的思考【自我信任&懷疑】各自在心中的定義,希望能更清楚的掌握切換狀態得方法,以及特殊的效果和副作用。

 就讓我們從自信開始剖析,為各位導覽自信在我心中是如何產生的,或許你也能因此找到自己的自信也不一定。

 

 

首先,必須先說明自信對我來說就是自我信任,而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信任的關鍵要素,其實取決於【尊敬和認同】。

受人尊敬時會產生自信非常好理解,但是什麼條件使人尊敬?
又是什麼原因讓人意識到『認同和尊敬交織形成信任』?

 

我們之所以願意信任受尊敬之人,是因為他在我們的價值觀中表現得較為出色,因此認同他的行為並以此形成【典範】,打從心底的跟隨並與之學習。

 例如受我尊敬的特質包含;

  • 信守承諾
  • 果斷行事
  • 勇於負責
  • 善於思辨

 

當他提出一個承諾或願景就會盡力兌現,並且果斷的全力以赴將結果提前完成,不會拖泥帶水的呆在原地思考卻不付出行動,就算是這之間出了意外不得不將交期延後,也會提早讓大眾知道他會負起全責,並且提出立即補救的方法。

 

請注意,每個人心中的價值觀組成都不一樣,即便組成大致相同也會因比重、優先度等因素,在心中建立獨特的典範形象。


這個樣貌與形象格外重要,因為我們的大腦可以從明確的形象中推敲背後的條件。

像是普世價值中的優良學生在考試時不應該作弊,優秀的職場主管也必須有足夠的實力與領導能力,出類拔萃的運動員肯定有高超的技術。

這些鮮明的形象都透露出各自付出的努力,且當這些表現越難取得,我們就越能忽略個人的性格、立場等因素,專注在他們的行為與影響力。

就如同考生會認同不作弊取得好成績的同學,就算自己的名次領先也會向其請教擅長的科目,或者是與職場中實力紮實的主管個性不合,但他領導的方法正派且有效,下屬自然服從他的方針。

而最明顯的例子存在於運動賽場上,只要對手是依照規定展現技術與實力,即便輸了比賽,心中充滿懊悔,依然對打敗自己的強者產生敬意並樂意交換心得。

因此,描繪出清晰的形象其實是幫助自己建立明確的目標,並且排除不必要的情緒與偏見,將一切的精力放在擬定學習方針和努力付出行動,訂定出理性有效率的策略,並打從心裡的相信這是個可行的方向。

 

而這之中有個特殊的情況是【表現的不好依然值得尊敬】。

照理來說應該是表現越好越容易被他人認同,為什麼表現的差卻能得到讚揚呢?

這是因為在普世價值中,有兩樣萬物皆可認同的標準;

  • 努力
  • 成長

 

努力在人類的各個文化中都被讚揚為美德,其原因不外乎是多數英雄豪傑都擁有其特質,也因此在許多提倡努力的文化中,會鼓勵大眾將努力做好一件是作為處世的基礎,尤其在我們身處的華人文化更是如此。

 

但只有努力是無法感動人心,必須在加上些許的進步才行。

 

成長這件事本身就具有強大的意義,從我們幼兒時期的翻身、爬行到站立行走,人類對於自身或他人得到成長就有莫名的吸引力,即便沒有血緣關係也願意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與鼓勵,並且提供資源作為交換投資標成長後超額報酬的回饋。

 

這兩個特點必定在典範身上出現。

有力的典範願意讓周圍的群眾待在身邊就能觀察其做法,並在行有餘力時分享他獨到的見解,鼓舞大眾努力學習,促使信任他的人奮起學習。

這也就是教學者在歷史中一直都是受人尊敬的原因之一。

 

綜合以上三點;

  • 尊敬-外顯
  • 努力-內斂
  • 成長-內斂

 

這是認同並相信一個人的主要條件。

而敏銳的各位可能已經發現這幾個審核條件可用於他人也同時適用於自身。

因此,我們可以推敲出自信心低落與無法自我實現以上三點有關。

可以想像在任何領域都有考核和評估,當我們還未做出努力,自然就由天賦決定是否通過審核,經過幾次篩選後,知道目前的極限水準。

接著,在此付出時間和資源嘗試進步的人,就會開始為了未來而努力。

即便有努力的人未必有知道自己正在成長,但所有不想努力的人都知道自己不該停滯。

當我們看到周圍或多或少的向上提升,大腦就會本能的驅使身體做出行動。

只要付出行動,不論成效優劣大腦都會多少給予多巴胺作為獎勵,告訴自己今天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日復一日,大腦得到愉悅和滿足,自然建立出『努力必有回報』的獎勵機制,驅使自己克服學習的痛苦,為之後的成長鋪路。

而不願面對現實的人不僅失去這些獎勵,還不斷地受環境提醒自己處於落後的狀態。當意外發生,大腦就會自動判斷自己是無法承擔風險的弱勢,反映在肢體與決策就會出現發抖、怯懦、想逃走的狀態。加上時間的累積,自甘墮落和逃跑後的安全感,讓大腦越來越習慣『我沒有能力、逃就對了』迴路。當問題變得無法迴避,自然就無法提起任何自信解決問題,告訴世界自己是有價值的。

 

不過,努力雖然是成長的必要條件,但必須加上好的選擇才能得到實質的效果,否則無效的努力只能安慰自己。

這就像每個健身房一定有幾個總是用怪異姿勢訓練的人,他們不斷的做出努力,不斷得對自己說:「我很努力,我很棒」但是看到鏡子中自己瘦弱的身軀,接著轉頭望向倒三角身材的健身巨巨,頓時將腦內的多巴胺停止分泌,感到無比的痛苦,怨這世界辜負苦心人。

而願意努力又願意學習、嘗試的人,就會厚著臉皮向前請教。

跨出這一步的人除了克服自己心中的恐懼,更重要的是他體會到『自己想要什麼,就必須付出代價去換取』。他可以學會如何以物易物,給予對方想要的讚美與肯定,換取對方領先的知識,嘗試和他人做到價值交換。

即便被拒絕、被看不起,也不會失去成長、變強的渴望。他可能會用時間上網爬文,用他人想要的資訊換取自己需要的知識,或直接花錢買下專業的教練課,將省下的時間做為自主練習使用。

這一切都源自於努力加上嘗試新方法。

過程中我們會漸漸理解『自己可以為他人帶來好處』,讓成長不只體現在實質的能力上,同時也使自己的自我價值感一起提升,不斷的清晰自己在這世界的存在。

 

因此典範是一連串的條件堆疊而成。

 

願不願意努力決定是否有本錢自信,如果一開始就放棄,那就別怪這世界不斷的提醒我們這個行為不可取,也別煩惱為何沒有自信,不照規則執行還想得到獎勵,這根本是癡人說夢。

而努力雖然是自信得開始,但在途中必定遭受挫折。

在這之中願意繼續前行,努力學習新知克服困難,不回頭思念過去的美好,將目光放在遠方的人,才能一次又一次慢慢的建立穩固的自信心。

當我們回顧典範得過往,會發現他接受著重複不斷的試煉,才將自己心鐵打成充滿自信的樣子。

最後我們看到的是他付出時間紮實的練習,不忽略努力的重要,也不辜負成長的渴望,將其融合成獨到的策略,在這個世界不斷的跌倒,再奮起。

當我們看到他拍拍身上的灰土,從骯髒的泥巴坑爬起,再次望向心中那遠大的願景,外表的滄桑掩蓋不了皮囊下閃爍、溫暖的光芒,他像顆小太陽映射出所有人心中的光與影,使眾人再次動身,期望與之同行。

 

PS.我們各自都有獨到的天賦,但那也只是片漂亮的琉璃,禁不起敲打。

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找到足夠的磚頭,將他堆砌成堅固的教堂,讓琉璃在陽光的照耀下更加迷人奪目。

 

下一篇,要來探討自我懷疑的形成,以及如何利用自我懷疑與信任來完成更周全的計畫。

如果你希望透過我的眼看到更多世界的樣貌,就按下愛心、追蹤我,並留言告訴我特別喜歡哪一部份吧!

ZJJasper |格鬥 X 健身 X 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繼上一篇文章分享了意外成為老闆的同時,我也經歷了家人車禍住院,以及貓咪過世等狗屁捯糟的事情。 經過這段時間的回味後,我重新檢視了自己的內心對於未知和恐懼的處理方式,深刻地感受到【情緒和行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並且嘗試了可以【讓情緒快速回穩的方法】,而這一切還是要從那天下午說起。 2024/
這週我身邊的親友與環境遭受劇烈的衝擊,家人住院、貓咪開刀、工作環境的改變等,各種需要操心的事情接踵而來。 今天的故事內容就是有關老闆突然不在,而我暫時頂替他的奇妙旅程。  
自律的生活方式才能讓我們離開太陽被遮蔽的地方,也不再擔心受怕,讓生活和心靈處在相對平靜的狀態。
你身邊有沒有令人尊敬的典範呢? 他給人的映像總是冷靜的面對問題,成熟的處理人際間的矛盾,並且在你心中擁有一個良好的形象,而他正過著優質的生活呢。
對你來說幸福的生活是甚麼樣子? 如果【幸福就是已擁有想要的一切】 那你想擁有甚麼?  
每當我們發想出一些新點子,心裡總是忍不住的幻想成功之後有多美好,但為什麼從來沒有實現過?
繼上一篇文章分享了意外成為老闆的同時,我也經歷了家人車禍住院,以及貓咪過世等狗屁捯糟的事情。 經過這段時間的回味後,我重新檢視了自己的內心對於未知和恐懼的處理方式,深刻地感受到【情緒和行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並且嘗試了可以【讓情緒快速回穩的方法】,而這一切還是要從那天下午說起。 2024/
這週我身邊的親友與環境遭受劇烈的衝擊,家人住院、貓咪開刀、工作環境的改變等,各種需要操心的事情接踵而來。 今天的故事內容就是有關老闆突然不在,而我暫時頂替他的奇妙旅程。  
自律的生活方式才能讓我們離開太陽被遮蔽的地方,也不再擔心受怕,讓生活和心靈處在相對平靜的狀態。
你身邊有沒有令人尊敬的典範呢? 他給人的映像總是冷靜的面對問題,成熟的處理人際間的矛盾,並且在你心中擁有一個良好的形象,而他正過著優質的生活呢。
對你來說幸福的生活是甚麼樣子? 如果【幸福就是已擁有想要的一切】 那你想擁有甚麼?  
每當我們發想出一些新點子,心裡總是忍不住的幻想成功之後有多美好,但為什麼從來沒有實現過?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今天,在家看電視,有人站在家門前抽菸,我在家裡,喊了,先生,可以不要站在那抽菸嗎?我會過敏,他回我台語說:「??妳家的嗎?」,我聽不清楚,他說什麼,可是我知道他口氣不好,他以爲我聽不懂台語,可是我知道他說什麼 ,路妳家的嗎? 我覺得現在的人很自我,也有些人,很不會替人著想,覺得這樣就是做我自己,可
Thumbnail
據統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會想「先聽壞消息」! 而且,在人類的心智中,「壞事比好事的衝擊更大」。 所以,有心理學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我們對於「發生壞事難過的時間,大概是碰到好事開心時間的5倍!」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原因吧!
Thumbnail
「每個人所知道的事各不相同,但每個人所不知道的是都是無限。所以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真正的專家。或者誰最厲害!」 所以,每個人都擁有使自己與眾不同的發展空間。
დ探索自我成長中的平衡:  1.「過份關心自己的安全……」 S哲思在他的著作中提到,過份關心自己的安全可能會產生限制和恐懼。他強調了人類的意識和思想的力量, 並認為我們的信念和期望會影響我們的現實經驗。 當我們過度關注自身的安全時,我們可能會陷入擔憂和恐懼之中。這種擔憂和恐懼會限制我們的行動和
只有悲傷 我才能活著 心靈被大槌敲打 我才能活著 想盡辦法突破劇本的障礙 我才能清醒一些 在我耳後 開展出無限世界 還飄著點晦澀的煙 我駕車急速狂奔在狹窄道路上 不知道要去哪裡 我的心激起一陣狂喜 沒有目標的極限 就是我的目的
Thumbnail
近日因某YouTuber在線上課程平台販售自己接受諮商後的心得整理而成的線上課程,造成網路上的一陣熱議。無論諮商心理師、律師或醫師紛紛出來發聲,他們認為該YouTuber以身為諮商個案進行類諮商行為的自我探索帶領,無疑是將對諮商不甚理解的民眾,甚至是有些已有身心症狀的觀眾置入險境,拖延尋求諮商時間
Thumbnail
即便身處憂鬱症以及身體疼痛,我仍對自已及生命有著這樣的信任:我深信著自已能夠作自已最好的陪伴者,而生命中這些經驗能帶給我可貴的東西。 甚至在出現想結束一切的念頭時,我仍試著先運用自已的「內在資源」去陪伴與接納自已。 然後不知不覺又走了一些路。
跟一個全職媽媽的對話:「覺得做人好累、好辛苦」又聽到這句話,心裡難免揪心了一下,想說要趕緊了解是否是憂慮症,「怎麼了嗎? 怎會這樣認為?」「擔心沒錢啊」「這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擔心的啊,你老公是醫生,收入很好,有什麼好擔心的,又沒跟公婆同住,也沒有心理壓力,還是你擔心小孩課業跟不上啊?」「沒啊,我只想好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今天,在家看電視,有人站在家門前抽菸,我在家裡,喊了,先生,可以不要站在那抽菸嗎?我會過敏,他回我台語說:「??妳家的嗎?」,我聽不清楚,他說什麼,可是我知道他口氣不好,他以爲我聽不懂台語,可是我知道他說什麼 ,路妳家的嗎? 我覺得現在的人很自我,也有些人,很不會替人著想,覺得這樣就是做我自己,可
Thumbnail
據統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會想「先聽壞消息」! 而且,在人類的心智中,「壞事比好事的衝擊更大」。 所以,有心理學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我們對於「發生壞事難過的時間,大概是碰到好事開心時間的5倍!」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原因吧!
Thumbnail
「每個人所知道的事各不相同,但每個人所不知道的是都是無限。所以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真正的專家。或者誰最厲害!」 所以,每個人都擁有使自己與眾不同的發展空間。
დ探索自我成長中的平衡:  1.「過份關心自己的安全……」 S哲思在他的著作中提到,過份關心自己的安全可能會產生限制和恐懼。他強調了人類的意識和思想的力量, 並認為我們的信念和期望會影響我們的現實經驗。 當我們過度關注自身的安全時,我們可能會陷入擔憂和恐懼之中。這種擔憂和恐懼會限制我們的行動和
只有悲傷 我才能活著 心靈被大槌敲打 我才能活著 想盡辦法突破劇本的障礙 我才能清醒一些 在我耳後 開展出無限世界 還飄著點晦澀的煙 我駕車急速狂奔在狹窄道路上 不知道要去哪裡 我的心激起一陣狂喜 沒有目標的極限 就是我的目的
Thumbnail
近日因某YouTuber在線上課程平台販售自己接受諮商後的心得整理而成的線上課程,造成網路上的一陣熱議。無論諮商心理師、律師或醫師紛紛出來發聲,他們認為該YouTuber以身為諮商個案進行類諮商行為的自我探索帶領,無疑是將對諮商不甚理解的民眾,甚至是有些已有身心症狀的觀眾置入險境,拖延尋求諮商時間
Thumbnail
即便身處憂鬱症以及身體疼痛,我仍對自已及生命有著這樣的信任:我深信著自已能夠作自已最好的陪伴者,而生命中這些經驗能帶給我可貴的東西。 甚至在出現想結束一切的念頭時,我仍試著先運用自已的「內在資源」去陪伴與接納自已。 然後不知不覺又走了一些路。
跟一個全職媽媽的對話:「覺得做人好累、好辛苦」又聽到這句話,心裡難免揪心了一下,想說要趕緊了解是否是憂慮症,「怎麼了嗎? 怎會這樣認為?」「擔心沒錢啊」「這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擔心的啊,你老公是醫生,收入很好,有什麼好擔心的,又沒跟公婆同住,也沒有心理壓力,還是你擔心小孩課業跟不上啊?」「沒啊,我只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