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讀完一本書(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皮耶.巴亞德(Pierre Bayard)為巴黎第五大學的法國文學教授兼心理分析學者,也曾擔任過電視評論節目主持人。著有《福爾摩斯錯了!》(L'Affaire du chien des Baskerville)、《誰殺了艾克洛德?》(Qui a tué Roger Ackroyd?)、《哈姆雷特大蒐查》(Enquête sur Hamlet)等作品。
《不用讀完一本書(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2009)

《不用讀完一本書(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2009)

《不用讀完一本書》書名的原文是《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直翻成中文是「如何評論沒讀過的書」,寫作初衷來自於作者教授文學的需要,累積了許多如何在不讀完一本書的情況下給出評論的經驗,不管是聽過、瀏覽過、看過別人的評論,或甚至是完全沒聽過,都有資格針對書籍分享自己的想法。

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一本影響了筆者如何看待「閱讀」這件事的書。一直以來都會認為,讀越多書好處只會多於壞處,而且在給出心得或想法之前,一定要先讀完,才能具備足夠的背景知識進行談論。或許我們並不一定要對書作出評論,除了如何進行評論的建議之外,書中對閱讀本質的探討也很精彩,為讀者開啟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閱讀反思視角。

沒讀完一本書,甚至連翻都沒翻過,反而更容易公正客觀地看待它。

閱讀的束縛

很少有人會頌揚沒讀書的好處,因為這會與我們深植內心的文化相牴觸。學校的教學方式,幾乎都是為了測量和檢查學生,是否真的有仔細地讀完學校規定的書籍。然而,真實的閱讀經驗無法符合非真即假的邏輯,無法屏除模糊性,更無法評鑑讀者所說的是否屬實。

作者提出,在這樣的學習文化之下,產生了對閱讀的三種束縛。第一種束縛,可稱之為閱讀的義務。雖然當今社會風氣越來越不強調閱讀,不過閱讀仍然是一種值得敬重的行為,如果不想被別人看不起的話,某些重量級的書籍幾乎是非讀不可。

第二種束縛,可稱之為認真閱讀的義務。快速瀏覽或是跳著讀,就跟沒讀書一樣令人蹙眉不悅,更糟的是還大言不慚地承認。倘若聽到文學人士承認自己只有草草翻閱過普魯斯特的作品,而非完整地拜讀一遍,肯定會讓人難以置信,雖然多數人的確如此。

第三種束縛,則與討論書籍的方式有關。我們的文化中存在一種默契,想要精確地討論一本書,就必須先讀過它。然而,根據作者的經驗,即使沒有讀過某本書,也能進行一場熱烈有趣的討論,尤其是跟你一起討論的人也沒有讀過那本書。

在徹底讀過和連聽都沒聽過這兩種極端之間,有不同的程度差別值得我們注意。當我們說讀過某本書時,我們應該要想想所謂「讀過」是什麼意思,因為這個詞所指涉的閱讀行為有很多種。相對地,有許多書看似多數人都沒有讀過,但實際上卻會對我們產生影響,因為它們的名聲已經傳遍整個社會。

不讀的閱讀

在穆齊爾(Robert Musil)的小說《沒有個性的人》(The Man Without Qualities)裡,有一位圖書館員,展現了完全不閱讀的極致,但是他卻知道書,還能滔滔不絕地談論書 — 他謹慎地不去讀書,並不是因為它缺乏文化素養,而是為了想了解所有的藏書。

「將軍,如果您想知道我是如何知道這裡的每一本書,我就告訴您吧!因為我一本都沒讀過。」

「成為優秀圖書館員的秘訣就在於,對於自己所管理的藏書,除了書名及目錄之外,不再多讀。若放任自己盡情閱讀,那就有失圖書館員的職責,因為他一定會失去該有的立場。」

作者認為,圖書館員的智慧,在於知道要保持立場,刻意與自己掌管的藏書保持距離,因為對單一書本的內容過於推究,反而會忽略了閱讀本身 — 這種立場展現了對廣泛領域的全面觀照,超越每本書的個別性,專注於書和書之間的關聯性。

文化最重要的就是方向(orientation),有文化素養並不是指特別讀過哪本書,而是要能夠找出自己在書籍體系中的方向和位置。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了解書會自成一個體系,也必須找出這個體系中彼此相關的所有要素。圖書館員了解書本內容與位置的關聯,所以選擇不閱讀,或許他們對書籍本身才懷著更大的敬意。

閱讀的首要之務就是不讀。就算是最熱情也熱衷於讀書的書痴,再拿起書本翻開書的剎那,也掩護了同時發生的另一個反動作:不自覺地沒有拿起也沒有翻開其他的書籍。

閱讀的風險

王爾德(Oscar Wilde)可以說是一位嗜書成癡、飽讀詩書的人,但他也是個堅決不讀書的人,因為他認為,閱讀不一定都是有益的行為,也可能產生害處。

在我們這個時代尤為需要(勸阻閱讀的行動),因為這時代太著重閱讀,以致於沒有時間去欣賞,書寫太多東西而沒時間思考。不論是誰,挑選出當代的「百大壞書」並加以出版,肯定能讓新生一代真正持久受益。

針對閱讀的危險性,王爾德曾寫過一篇重要的文章「身為藝術家之評論家」(The Critic as Artist),文中雖然主要在探討藝術與評論之間的密切關係,但是背後的核心理念同樣適用在閱讀上。

據說,有時候書評家不會閱讀他們評論的每本作品⋯⋯他們也沒必要這麼做。不需要喝下整桶酒,也能知道釀造的年份和品質。要在半小時內判斷出某書值得一讀或毫無是處,是非常輕而易舉的事。若對書已培養出直覺,十分鐘閱讀就綽綽有餘。

不閱讀是專家具備的一種權力,而且是一種特殊能力,可以使他們快速掌握作品的本質;不閱讀也是一種責任,倘若書評家花費了太多時間閱讀想要討論的書籍,反而會迷失在錯綜的細節之中,最終喪失自己的獨立性。

書籍會刺激讀者思考,但也同時會讓讀者遠離其自身最具原創性的東西,這個論點無關乎書本內容的好壞。書本只是一種通往自己的路徑,好的讀者會知道,每一本書承載的都是部分的自己。想要透過書本接觸自己,前提是必須具備足夠的智慧,不讓自己只停留在書籍本身。

我從不讀我要評論的書籍,閱讀會讓你具有偏見。
— 王爾德(Oscar Wilde)

最後分享書中一段有趣的故事。曾有位人類學者羅菈.柏漢南(Laura Bohannan)為了證明人性放諸四海皆準,決定向西非悌伏部落(Tiv Tribe)介紹莎士比亞的經典戲劇《哈姆雷特》(Hamlet)。開始介紹故事沒多久,問題就出現了。

羅菈描述開場情景 — 有天晚上,在城堡站崗的三名哨兵見到死去的國王出現 — 對於這一幕,土著們就難以認同,因為對悌伏部落的人來說,他們不可能看得見死去的國王⋯⋯那必定是巫師發出的預兆。

劇情接著來到先王的兒子哈姆雷特出面處理,悌伏部落認為這種事情應該要由長輩出面解決;談到哈姆雷特的母親葛楚(Gertrude),西方讀者通常會認為丈夫死後就重新改嫁有點太快了,悌伏部落卻很驚訝竟然等了那麼久才改嫁;更別說要解釋鬼魂在戲劇中的地位,因為悌伏部落不相信鬼魂。

這個故事讓作者反思,雖然他的學生沒有讀過課堂上討論的書,卻能很快地抓住特定要素,以個人的文化概念和背景歷史為基礎,自在地對書籍加以評論。至於他們的評論,不論與文本差距多遠,最終還是會與他們未曾閱讀過的原創性相遇。

在書籍與自我分離的那一刻,讀者終於能從別人話語的重量中解脫出來,找到力量建構自己的文本,在那當下,讓自己成為作者。

延伸閱讀

《不用讀完一本書》也在《我們為什麼要閱讀?》一書之中被提及。
  • 《沒有個性的人(Der Mann ohne Eigenschaften)》(1930)by Robert Musil
    • 《不用讀完一本書》中提及這本書裡的圖書館員,刻意與書籍保持距離,才能全面地觀照著圖書館裡上百萬本的館藏,令人印象深刻。
    • 在維基百科的介紹中說明:「這本小說並沒有一個具體的主題,情節經常轉入哲學思辨,以及對人類精神和情感的解剖。」或許這部作品不是一本容易閱讀的書。
  • 《我是貓》(2021)by 夏目漱石
    • 這本書可說是夏目漱石奠定文壇地位代表作,筆者尚未讀過夏目漱石的作品,之後想以這本書作為起點。
    • 「這部作品不僅僅以它的玄學意味,以及其滑稽特質受人稱道,事實上,《我是貓》被當作日本近代諷刺文學的經典類型,至今仍擁有崇高地位。」─ 文藝評論家成瀨正勝
22會員
58Content count
記錄看過的書,以及從中體會到的感悟,並期盼透過這些記錄,能讓你偶然於此邂逅觸動共鳴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yan Salon 的其他內容
《馬可瓦多》是一本讀起來非常輕鬆小品的短篇故事集,每篇故事都是一封邀請,邀請著讀者從不同面向一起參與馬可瓦多天馬行空又跳 tone 的生活,和他一起發掘生活中不起眼的角落,從中感到開心和雀躍,也從中感到失落和無奈 — 在這些起伏之後,最終依然保持著樂觀的心態,繼續朝著明天邁進。
習慣的養成事實上對我們的生活有許多幫助,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過於依靠習慣也可能會讓我們身陷有害處境而不自覺。《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這本書的首要任務是讓讀者開始認知到習慣的存在,進而有意識地遵循好的習慣,打破不好的習慣,用嶄新的眼光衡量生活,許自己一個更滿足的人生。
在旅行之中,能夠追隨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用這件喜歡的事情,來認識途經的國家與文化,大概是最令人嚮往的旅行體驗了。作者 WHOSMiNG 用他對咖啡與插畫的熱情,串連起各個城市的日常 — 風和的日光、烘煮咖啡的香氣、咖啡師的職人匠心,並且和世界各地的人,分享這一生一瞬的交會。
我們將注意力投入到什麼地方,決定了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然而,依順著各方期待的窮忙生活,雖然會製造出充實的錯覺,卻讓我們無暇探尋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這本書記錄了作者收集的一個個小或大的刻意觀察練習,幫助我們有意識地感知到注意力投入的地方,重新取回注意力的控制權,才能用心地體驗生活,好好地活著。
《如何聆聽爵士樂》這部作品雖然談的是爵士樂,但是書中沒有任何複雜的音樂技術成分,作者帶著讀者回到音樂的本質「聽」,用聆聽的方式來感受爵士樂的演進、創新與反動,不需要具備任何的音樂知識,也能投入到爵士樂特有的氛圍感染之中。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主要的訴說對象是年輕族群,能在年輕時閱讀到是一種相逢其時的幸運;若是在成為大人後才閱讀到,收穫的則是反思生命歷程的契機,同時意識到自己承先啟後的角色與責任,為自己和年輕世代的未來,鋪上無限可能的道路。
《馬可瓦多》是一本讀起來非常輕鬆小品的短篇故事集,每篇故事都是一封邀請,邀請著讀者從不同面向一起參與馬可瓦多天馬行空又跳 tone 的生活,和他一起發掘生活中不起眼的角落,從中感到開心和雀躍,也從中感到失落和無奈 — 在這些起伏之後,最終依然保持著樂觀的心態,繼續朝著明天邁進。
習慣的養成事實上對我們的生活有許多幫助,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過於依靠習慣也可能會讓我們身陷有害處境而不自覺。《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這本書的首要任務是讓讀者開始認知到習慣的存在,進而有意識地遵循好的習慣,打破不好的習慣,用嶄新的眼光衡量生活,許自己一個更滿足的人生。
在旅行之中,能夠追隨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用這件喜歡的事情,來認識途經的國家與文化,大概是最令人嚮往的旅行體驗了。作者 WHOSMiNG 用他對咖啡與插畫的熱情,串連起各個城市的日常 — 風和的日光、烘煮咖啡的香氣、咖啡師的職人匠心,並且和世界各地的人,分享這一生一瞬的交會。
我們將注意力投入到什麼地方,決定了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然而,依順著各方期待的窮忙生活,雖然會製造出充實的錯覺,卻讓我們無暇探尋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這本書記錄了作者收集的一個個小或大的刻意觀察練習,幫助我們有意識地感知到注意力投入的地方,重新取回注意力的控制權,才能用心地體驗生活,好好地活著。
《如何聆聽爵士樂》這部作品雖然談的是爵士樂,但是書中沒有任何複雜的音樂技術成分,作者帶著讀者回到音樂的本質「聽」,用聆聽的方式來感受爵士樂的演進、創新與反動,不需要具備任何的音樂知識,也能投入到爵士樂特有的氛圍感染之中。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主要的訴說對象是年輕族群,能在年輕時閱讀到是一種相逢其時的幸運;若是在成為大人後才閱讀到,收穫的則是反思生命歷程的契機,同時意識到自己承先啟後的角色與責任,為自己和年輕世代的未來,鋪上無限可能的道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正如本文所述,「懷疑」是閱讀時不可或缺的存在。讀者不是無條件對於作者的想法照單全收,而是提出嶄新的「問題」,然後進行腦力激盪。 《我們為甚麼要閱讀?》一書,是由日本商學院講師兼作家荒木博行所寫的。他在學校負責線上課程規劃,以及論述經營戰略。他在二零一八年出版了《一目了然的商業書圖鑑》,從此「閱讀」
Thumbnail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序 閱讀,自古以來便被視為一種提升自我修養、開拓視野的重要途徑。 無論是經典文學、科學著作,還是輕鬆的小說、詩歌,每一本書都像是一扇窗,帶領我們探索未知的世界。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一本好書在讀了第二次、第三次後還能帶給你更多,而一本爛書連被讀完的時間都不配。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要閱讀?》並不是一本可以照表抄課的工具書,也不是一本無來由推崇閱讀有多美好的傳教書。相反的,它是一本能夠激發讀者思考閱讀本質、發掘自己和閱讀之間的關係的作品,適合已經有閱讀習慣的讀者,與內心的自我對話來反思閱讀之於自己的意義。
Thumbnail
你是否正迷失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不知該閱讀什麼?💡 本文將帶你探討閱讀經典的重要性,教你如何選出適合自己的經典,並透過實用的閱讀方法,讓你與大師對話,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想擺脫閱讀迷茫,就趕快點進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正如本文所述,「懷疑」是閱讀時不可或缺的存在。讀者不是無條件對於作者的想法照單全收,而是提出嶄新的「問題」,然後進行腦力激盪。 《我們為甚麼要閱讀?》一書,是由日本商學院講師兼作家荒木博行所寫的。他在學校負責線上課程規劃,以及論述經營戰略。他在二零一八年出版了《一目了然的商業書圖鑑》,從此「閱讀」
Thumbnail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序 閱讀,自古以來便被視為一種提升自我修養、開拓視野的重要途徑。 無論是經典文學、科學著作,還是輕鬆的小說、詩歌,每一本書都像是一扇窗,帶領我們探索未知的世界。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一本好書在讀了第二次、第三次後還能帶給你更多,而一本爛書連被讀完的時間都不配。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要閱讀?》並不是一本可以照表抄課的工具書,也不是一本無來由推崇閱讀有多美好的傳教書。相反的,它是一本能夠激發讀者思考閱讀本質、發掘自己和閱讀之間的關係的作品,適合已經有閱讀習慣的讀者,與內心的自我對話來反思閱讀之於自己的意義。
Thumbnail
你是否正迷失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不知該閱讀什麼?💡 本文將帶你探討閱讀經典的重要性,教你如何選出適合自己的經典,並透過實用的閱讀方法,讓你與大師對話,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想擺脫閱讀迷茫,就趕快點進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