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故鄉-禱告和禪修的力量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基督徒重視「心的禱告」,佛教徒講求「一心專念」。基督徒和佛教徒都明白,若不專注,若不摒除雜念,禱告和禪修都是枉然。專注崇信之心同樣為佛教徒與基督徒帶來寧靜、平和、安祥。農人用耕具栽培農田,修行的人用祈禱靜思來栽培自己的意識,修行的花朵和果實會從心田生長出來。-一行禪師。

就如這首歌曲《我的心》所描述的,我們的心境就像浩渺的海洋漂泊不定,毫無所歸。因缺乏明確的目標,內心便難以平靜,煩悶不斷湧現。不論我們是信奉基督還是佛教,只要心懷一份專注於宗教信仰的生活,我們便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當我們與他人互動時,若是我們自私自利,常與人為敵,那麼我們的人緣就難以良好。因為我們拒絕了「廣結善緣」的概念,善良的天使和護法神將會遠離我們。即便我們擁有最高學歷,若在平凡小事上無法表現出忠誠,那麼煩惱和痛苦也將相伴而來。這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沒人能預料明天或下一輩子先到來。


因此,我們的心應當像海洋一樣豁達寬闊,能容納一切。願我們所錄製的福音歌曲《我的心》,能帶給聆聽者信念和希望。




我的沙龍將分享給大家關於個人自傳、音樂創作、生活紀錄及原民語言及文化等資訊。無論各位來自何地,我將帶領大家進入「葛納瀚Qnxan」的世界,讓正在進行式產生一種正念的磁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人生成長的信仰中,基督信仰時間最長了,也是我之後喜愛唱歌及創作的動力。後來,我又幸接觸佛法,讓我的人生觀更奇妙、更多元。你問我:會不會很矛盾?剛開始確實想了很多,後來心中打開,參加朝聖閉關的課程之後,對我來說,上帝與佛已經沒有分別,如今反而成為我的養分,也是餘生最好的屬靈伴侶。 十年前,與一群年
文章探討了智慧觀察行為與修行的重要性,強調透過禪定與自我反省來克服業障,增進智慧與禮節。引用見壽法師的觀點,指出禪定功德的殊勝,以及如何迴向功德給過去的長輩與冤親債主,提醒讀者修行的根本與心靈的清淨。
本文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持續的願力和堅持的重要性。見壽法師強調,通過恆常的努力與品質追求,我們能夠培養出珍貴的功德力,讓後半生都走在清淨的法界中。瞭解善根的涵義,有助於提升修行者的信念與行動力,以便實現更豐盛的成果。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次在陽明山的爬山經歷,雖然旅程艱辛,但充滿挑戰與成就感。與朋友一起享受午餐時的舒適時光,讓心靈得到放鬆。文章強調了身體鍛鍊的重要性,以及在健康與運動中追求突破的意義。最後,提供給初學者一些爬山的建議,鼓勵大家接觸這項運動。適合喜愛戶外活動的讀者參考。
本文探討自我修行的內在觀念,強調透過保持覺性來達成內心的解脫。引用見壽法師的智慧,鼓勵讀者專注於內在修行,堅持正念,瞭解自本性的清淨,從而領悟真正的智慧與自由。
在內心深處,我們發現了智慧的本源,並體驗到佛陀和基督在我們心中存在的真實感。透過定心的修習,我們能更深入瞭解自我,並促進與他人的聯結,這一過程如何引導我們走向內心的寧靜與充實。正如一行禪師所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活著的靈性導師,啟發我們的靈性成長。
我人生成長的信仰中,基督信仰時間最長了,也是我之後喜愛唱歌及創作的動力。後來,我又幸接觸佛法,讓我的人生觀更奇妙、更多元。你問我:會不會很矛盾?剛開始確實想了很多,後來心中打開,參加朝聖閉關的課程之後,對我來說,上帝與佛已經沒有分別,如今反而成為我的養分,也是餘生最好的屬靈伴侶。 十年前,與一群年
文章探討了智慧觀察行為與修行的重要性,強調透過禪定與自我反省來克服業障,增進智慧與禮節。引用見壽法師的觀點,指出禪定功德的殊勝,以及如何迴向功德給過去的長輩與冤親債主,提醒讀者修行的根本與心靈的清淨。
本文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持續的願力和堅持的重要性。見壽法師強調,通過恆常的努力與品質追求,我們能夠培養出珍貴的功德力,讓後半生都走在清淨的法界中。瞭解善根的涵義,有助於提升修行者的信念與行動力,以便實現更豐盛的成果。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次在陽明山的爬山經歷,雖然旅程艱辛,但充滿挑戰與成就感。與朋友一起享受午餐時的舒適時光,讓心靈得到放鬆。文章強調了身體鍛鍊的重要性,以及在健康與運動中追求突破的意義。最後,提供給初學者一些爬山的建議,鼓勵大家接觸這項運動。適合喜愛戶外活動的讀者參考。
本文探討自我修行的內在觀念,強調透過保持覺性來達成內心的解脫。引用見壽法師的智慧,鼓勵讀者專注於內在修行,堅持正念,瞭解自本性的清淨,從而領悟真正的智慧與自由。
在內心深處,我們發現了智慧的本源,並體驗到佛陀和基督在我們心中存在的真實感。透過定心的修習,我們能更深入瞭解自我,並促進與他人的聯結,這一過程如何引導我們走向內心的寧靜與充實。正如一行禪師所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活著的靈性導師,啟發我們的靈性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35--淨土宗「從果向因」,由「厭欣」而展開三心、四修,攝歸「稱名必生,成佛度眾」,稱得上「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法然上人云:所謂三心四修者,皆含於「稱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之想念中。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象山慶[藕思].35-https://blo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Thumbnail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學「禪」,先要學慚愧,自知慚愧才有禪心; 修「淨」,首須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淨土。
Thumbnail
諸佛菩薩降凡塵,隨緣渡化現禪機; 山青水綠依舊在,靈光不昧復本來。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全身放鬆。 靜靜的聆聽生命的呼喊!   人世塵勞,憂苦身心,進入佛門,塵緣放下,聽一曲佛門妙音,飲一首般若妙酒,醉了吧!心如虛空,一念不起!   今逢三曹普渡,幸得明師一指,點破了,六萬年的烏雲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35--淨土宗「從果向因」,由「厭欣」而展開三心、四修,攝歸「稱名必生,成佛度眾」,稱得上「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法然上人云:所謂三心四修者,皆含於「稱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之想念中。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象山慶[藕思].35-https://blo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Thumbnail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學「禪」,先要學慚愧,自知慚愧才有禪心; 修「淨」,首須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淨土。
Thumbnail
諸佛菩薩降凡塵,隨緣渡化現禪機; 山青水綠依舊在,靈光不昧復本來。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全身放鬆。 靜靜的聆聽生命的呼喊!   人世塵勞,憂苦身心,進入佛門,塵緣放下,聽一曲佛門妙音,飲一首般若妙酒,醉了吧!心如虛空,一念不起!   今逢三曹普渡,幸得明師一指,點破了,六萬年的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