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受邀到屏東學諮中心的團督中,我帶了一場現場訪談示範。訪談後,可以感覺到不管是接受訪談的主角,或是參與反思團隊的成員,甚至只是在旁邊聆聽的夥伴,彼此間都因為這段訪談,而進入到生命的流,產生了很深的共鳴與連結感。


現場一位朋友問了一個讓我印象很深的問題。


他說,他其實也曾經在不同場子看到別的老師做這樣的示範,但不同老師的示範似乎也帶給他不同的感受,反倒因此不確定怎麼樣做才是「對的」,才符合「敘事樣子的訪問」,他為此感到疑惑。


我記得,當天我的回答是這樣子的。


『不同的敘事工作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所以,確實在訪問時,各自會有「不同的」切入點,這是很自然的,完全沒有問題。


敘事的訪問最重要的就是,透過訪問者的眼光跟提問,讓主角可以好好敘說並彰顯主角這個人以及他所看重的生命價值。只要這件事能好好的發生,對我來說,這都在敘事的位置沒錯喔。』


我也謝謝當天的這個提問,讓我有機會因為要回答而能好好的再想一遍,到底我在做的是什麼。


/


場景切換到我自己的podcast節目:#陪伴人生


雖然載體不同,發生訪談對話的場域,並不是專業訓練的現場,也不是諮商室裡頭。


但,對我而言,敘事訪問的位置,依然清晰可見,有著它獨特的位置,換一個語言來說,我願這樣的訪談對話,如同一份禮物,送給每位願意前來上節目與我分享珍貴生命故事的來賓。


上週五,當人類圖遇上心理學的Kelly來上節目,我一貫的用敘事的notknowing好奇眼光開展訪問對話,在聆聽她說的人類圖奇幻超展開之路,我覺得自己也在故事裡頭,彷彿走入那些因敘說而起的時光場景,在其中,看見了那份轉折,以及鬆綁的快樂與自在。


能有這樣的能力,用訪問貼近人,一同透過敘說與聆聽走入人的生命故事,如同時光旅行。


是敘事給我的禮物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