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2/11發佈於 2024/02/11



🌿書名:殘骸書🌿

🌿作者:陳列🌿

✹ 2023 臺灣文學金典獎年度大獎

✹ 不被壞毀的生命意志,行過地獄之路的心靈歷程


穿行於景美與綠島兩處白色恐怖紀念園區,他艱難而遠迢的回溯。

自生命被迫暫停的那個永遠的一天開始,空間的樣貌疊合時間的層縫,氣味、聲音、溫度、光線等紛雜的體感,以及被迫壓抑的個人與集體的心緒,如影隨形。

從肢解的過去拾撿散置的蒙塵的殘骸,注視與觸撫,那些心志的殘骸,肉身的殘骸,權力的殘骸,遺忘的殘骸,時間的殘骸⋯⋯

「紀念、記憶或緬懷,不只是思念而已,更也是讓人面對自己,並且思索。不是不願意走出過去,而是為了未來一個可以公共參與和實踐的更好社會。」——陳列

󠀠

󠀠

《殘骸書》紀錄作者在白色恐怖下的種種,行文間沒有滿溢的怨憤,取而代之的是詳實的書寫。要以一個詞形容這本書,我會說它是非常「溫柔」的作品。

它是我去年讀到,乾淨洗鍊,質樸有力,又展現生命韌性的一本書。


書中集合了許多事件受害者的片段經歷,敘事零散,宛如記憶殘骸。

作者寫在獄中的孤獨與徬徨,寫高壓下的沉默,寫與社會相隔的剝奪之感,文字恰如其分。我在月十計畫介紹中,寫了一句:「閱讀,亦是看見生命的厚度。」,閱讀殘骸書,正能讓人心有此感。

透過文字,我們理解過去,並嘗試尋找未來更多可能。

在本書後語,作者寫道:「偶爾有人會問我:這麼多年了,事過境遷,我現在還有恨嗎?聽到這問題,老實說,我都會有一下子的不愉快。」

作者在這引用了曼德拉的話——若不能把悲傷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

但過去的陰影,不會在走出監獄大門後就瞬間消散,連要遺忘都不容易。

要放下,何其困難?

這種心情,陳列梳理後認為不必然就是恨,或許更接近台語說的「凝心」。


作者將自己穿行紀念園區的所見所感紀錄下來,寫成《殘骸書》。閱讀時經常有種感覺,雖然這一字一句是由一人紀錄書寫,但是讓書中文字飽含靈魂的,或許是當年事件受害者的集體意志。

分享差不多到這,本書內容三言兩語難以說盡,裝幀簡潔精美,拿在手中很有實感,推薦給大家。



月十計畫,每月十號分享好書、贈好書。

不分文類,不限主題,書有千百種面貌。

閱讀,亦是看見生命的厚度。

月十計畫,每月抽書,邀您閱讀!


骨媛媛 臉書於 2024.02.10 - 2024.02.16 舉辦《殘骸書》抽獎活動,歡迎共襄盛舉~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