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我不怎麼經營外部社群、甚至很討厭社群,主要原因不在於「沒空」,而是沒有「心力」去做這件事。
還記得以前還會在噗浪FB粉專發文的日子,我就是每次寫完文章貼過去後,還會額外寫一些短簡介,來說明這篇文章在談什麼。有時穿插一點閒聊,讓大家了解我寫得有多快樂或痛苦,或是基於什麼原因寫下它。
可是隨著時間一長,我發現每次去閱讀社群,腦內都會多一些不必要的雜訊,好比說動態牆的新聞、社會事件、別人的貼文與留言、充滿情緒性或悲觀的發洩等等……這些現在都被我歸類在「能力範圍以外」的瑣事,不過在過去很干擾我寫作的專注力,會讓我忍不住分心思考甚至想寫點什麼。
其實不全然是壞事,至少在新手時期,有題材能寫是很大的幫助;可是當我開始需要專注經營一個計劃,分心反而會拖延計畫進度。
但最主要的還是精神健康。
寫一篇文章,閱讀社群訊息並思考,這兩件事因素不同、目的不同、導出的結果也不同;卻偏偏都在消耗同一個精神資源。所以一旦大量閱讀社群訊息,能夠用在寫作的能量就越少;尤其前者還不是你能處理的事務時,只會徒耗精神、影響心態。
這又是何必呢?
發一篇文章還要打開canva設計一張美美的圖片,錄podcast還要耗費數小時校正錄音……這些時間,足夠我寫3000~5000字的小說或讀一本書;就算說寫作以外的時間可以經營社群,但我寧可留給娛樂,讓消耗一天的精神慢慢恢復,隔天才能用完備的狀態面對文字。
而且說真的,經營社群還要追著演算法跑、想一堆行銷手段吸引讀者,沒興趣的東西就算你說很重要,要我硬學也學不起來,算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