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欲之死》這本小書,是韓炳哲對當代社會中他者的消逝之現象的分析。他捉緊他者是對自我的否定這一觀念,對消費社會以及自戀的功績主體進行批評,對他來說,不斷要求肯定的自戀主體由於「過度緊張且病態扭曲的自我參照」而陷入憂鬱,只有愛欲將主體引向無處的他者,致使一種自我衰弱過程,方可擺脫同一者的地獄。韓炳哲提出了一系列肯定性與否定性的對比性概念,比如「能夠」與「能夠不能」、裸命與死亡的能力、為展示而展示的色情與包含他者秘密的情色、被超級能見度所囊括的現實與昏暗的幻想、數據驅動的計算與愛欲引導的理論思考等等,無不是在強調否定性在愛欲中與他者相遇並保護他者的他者性之重要性,這可以將自我從同一者的地獄中拯救出來。但正如巴迪歐在推薦序所呈現的,韓炳哲這類自我犧牲、自我衰弱的否定性觀念是由來已久(且是具宗教性的),但他質疑在上帝之死以後,這條否定之路是否還有必要?這個問題所透露的,是一條不再涉及自我與他者的二元論的另一條路,即涉及巴迪歐所說的單數的「我們兩人」的交集,在此,沒有什麼自我需要被擯棄,也沒有他者需要被高舉,因為「這個世界既不是我的,也不是他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