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發佈於

在這段時間風靡全球的電影《芭比》,一上映就締造了許多的佳績,而在電影中也藉由完美的芭比開始出現「瑕疵」,與肯尼一同前往真實世界歷經現實的洗禮後,開啟自己尋找自我的旅程,並探討了女性被賦予的矛盾期待,以及父權主義對自身的壓迫,重新省思「我」到底該長成什麼樣子

自我認同(Self-Identity)是在心理學中時常被提及的概念,在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階段發展理論中,發展自我認同便是青少年重要的任務,其意味著透過整合對自己的了解、過往經驗、社會期待與現實環境,讓我們開始建構「我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我要往哪個方向前進?」這兩大課題,也是我們窮極一生都在探索與調整的課題。

在尚未定向之前,我們可能會遵從他人的意見,或是依靠他人的回應,來建立自己的自我認同,一如劇中肯尼覺得在被芭比看見與回應時,自己才真的存在,或是後來芭比們成為肯尼的附屬品,都顯示出他們的自我認同與自我價值來自於別人的評價。

現實生活中也不乏看見這樣的狀況,好比有人會覺得「少了OOO,自己就活不下去了」,又或是在社群媒體發達的現在,我們得以窺探別人的生活,並可能為了讓他人覺得自己過得很好,而不停追求更好的成就、財富或體態,以符合別人的期待,並從中找到自我價值,然而這樣的自我認同仍建立在別人的回應,當這些旁人離去,或不再給予正面評價時,便容易開始迷失自我。

「你要積極尋找自我,即使沒有我在你身邊」
「我想要成為自己,而不是被製造的商品」
芭比對肯尼或是對自己所說的這兩句話,顯示著她不再想要依靠外物來證明自己,而最後他詢問芭比創辦人Ruth Handler自己可否到現實世界時,對方也回應了「這個問題你不用來問我」,這些都提醒著我們,你想要成為怎樣的人,以及你想要朝向哪個方向前進,都是你可以自己決定的事情。

尋覓與建構自我認同,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也需要我們不斷的嘗試、碰壁與整合,才能慢慢想清楚「我是誰」這個大課題,其中也一定會碰到迷惘的時刻,此時我們可以透過做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事情,重新找回控制感與自我價值;或是藉由冥想或書寫,整理自己的生命經驗。當經歷迷失自我或低潮時,也可以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透過和心理師的釐清、討論與整合,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並重新定向,找到想成為的模樣。

雖然芭比因為完美的形象,曾被認為會讓萬眾女性過度追求這個刻板印象,使女權運動倒退50年,但回歸Ruth Handler創建的初心,他認為「既然芭比可以成為任何人,那麼我們也可以」,這句話也希望送給所有人,記得我們可以決定自己是什麼樣子的人。

#芭比 #電影 #自我認同 #自我成長 #不正經 #不正鯨 #心理諮商#諮商 #台南諮商 #王郁盛心理師 #高郁婷心理師 #黃琳幀心理師#曾奕樹心理師 #溫國靖實習心理師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