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隨時都很害怕,我朋友想幫助我但我很難相信別人,我睡不著,失去工作、金錢,我很痛苦」

劇中Marie在受性侵之後,變得無法好好工作、看到成年男性會產生解離的症狀,或是不由自主地開始哭泣,這些都是倖存者容易有的創傷反應。過去研究顯示,在經歷性侵事件後,可能會導致性侵害創傷症(RTS)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有的身心反應包括:
認知層面:對司法的擔憂、重複的侵入式回憶、自傷意念
生理層面:噁心、睡眠困擾、解離
情緒層面:罪惡感、無安全感、易怒、自責
行為層面:過度警覺、迴避特定場所
人際層面:拒絕參與社交、無法信任他人
除了上述的身心反應外,倖存者也容易產生兩種信念:「我是不安全的」以及「我是無能為力的」,使他們陷入自己沒有辦法預防危險再次發生的強烈不安,而這些都會造成倖存者生活上的巨變與困擾,有些人變得難以專注工作、無法持續原有的生活或興趣,或是難以維持人際關係,而這樣的情形可能會持續數週、數個月到數年,對每個人的影響層面也會有所不同。


「我們都經歷過,你知道那長怎樣」
『萬一他跟我們不一樣呢?』
Marie在購買新床單時,堅持要買跟之前一樣的款式,生活行為也與過往沒有太大的差異,使寄養媽媽對此感到困惑,並質疑案件的真實性,間接導致後續對Marie的二次傷害。
上述的症狀是倖存者常見的反應,然而每個人在經歷創傷事件後,並非會產生所有的症狀,受創與復原的歷程也會因人而異,一如Marie原本可以與好友互相依偎,過了幾天卻直接把對方推開,除了讓身邊的親友感到困惑外,可能連當事人都會摸不著頭緒,不曉得自己到底怎麼了。
在面臨創傷時,人們會採取三種機制反應來保護自己,分別是「攻擊」、「逃跑」、「凍結」。起初,Marie採取「攻擊」(Marie把親友推開)或「逃跑」(Marie為了逃離威脅而闖紅燈)兩個反應,以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然而當這兩個反應無法奏效,或自覺在身體或心理上無法對抗威脅時,便會陷入「凍結」狀態(Marie被偵訊時出現解離的症狀),隔離當下所感受到的強烈創傷,直到危機感消退或解除。

「即便有人說會照顧你,就算他們說會保護你…」
『他們不會,你只能靠自己』
不論哪個機制,倖存者可能會因為對自身狀態的失控感,陷入混亂的想法與行為,並引發更多的負面情緒(Marie攻擊好友後的內疚與自責)與自身的羞愧感,然而在仔細探究,其實都是在經歷創傷之後,原先安全感的崩解,使他們難以信任他人所致。
修復創傷需要耗費許多的心力,也會在過程中歷經跌宕起伏,不論如何,任何傷害都不該發生,倖存者也不該受到指責與質疑─如當下是否有反抗、是否有提告,或是仍持續與對方維繫關係等。也許一時半刻無法消弭這些自責的聲音,但小編希望大家理解,要在經歷這樣的創傷之後,還要維持自身的生活狀態,已經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啊!
在下一篇,小編想要來與大家聊聊,身為倖存者可以求助哪些管道和自我療傷的方法,以及身邊的人可以如何給予陪伴。

FB:不正鯨心理師
IG:不正鯨心理師

#難置信 #影集 #性侵害 #創傷 #不正經 #不正鯨 #心理諮商 #諮商 #台南諮商 #王郁盛心理師 #高郁婷心理師 #黃琳幀心理師 #曾奕樹心理師 #溫國靖實習心理師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