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許多人未深入了解海牛目(Sirenia)和鰭足類(Pinnipedia)動物的演化關係時,往往會依據牠們的外觀形態誤以為這兩者是近親。然而,這種看法實際上是錯誤的,因為牠們之間的演化關係並不如表面上所見般接近。
海牛目,包括儒艮科和海牛科,與管齒目(土豚)、長鼻目(象)、蹄兔目、象鼩目和非洲蝟目等動物,皆源於非洲獸總目的共同祖先。海牛目的幹群有始新世出現的陸行海牛(Pezosiren)(圖一)和船首口獸(Prorastomus)等。值得注意的是,海牛的尾鰭是由原本的尾巴演化而來,其後肢完全消失,只能在骨骼中見到殘留的骨盆(圖二)。海牛目的動物已經完全適應水生生活,終其一生都在水中度過。
相較之下,鰭足類動物如海狗、海獅、海豹和海象等,屬於勞亞獸總目下的食肉目,與熊和鼬類的親緣關係更為密切。在化石紀錄中,漸新世出現的海熊獸(Enaliarctos)(圖三)目前被認為是最早的鰭足類動物。從骨骼結構上來看,鰭足類與海牛目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們是由雙腳演化出類似尾鰭的結構(圖四),而原本的尾巴則至今顯得短小。這類動物有許多時間會出現在陸地上,顯示出它們並非完全水生,仍然保留部分陸生生活的習性。
除了偶蹄目的鯨豚類外,海牛目和鰭足類動物就是另兩群由陸生演化成水生哺乳類的例子。水也佑也好奇作為偶蹄目的河馬以後會演化成什麼樣子呢?🤔🤔🤔
圖一:感謝Nobu Tamura提供。
圖二:儒艮骨骼,臀部的殘留骨盆。感謝Federigo Federighi提供。
圖三:感謝Nobu Tamura提供。
圖四:南象鼻海豹(Mirounga leonina)骨骼。感謝H. Zell提供。
水也佑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