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的沙龍
2025古生物新研究(付費)
13付費限定
在這裡將可以看到今年最新的古生物研究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5/05/29
生物的體型演化的趨勢長期受到生物學家的關注,為此生物學家也在過去建立多種假設來解釋體型演化的關鍵。 除了之前提到溫度、緯度影響體型的柏格曼法則(Bergmann's rule)以外,還有一個類群隨著時間演進體型會跟著變大的科普法則(Cope's rule)、棲地大小與隔離程度影響體型的福斯特法則(F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5/05/29
生物的體型演化的趨勢長期受到生物學家的關注,為此生物學家也在過去建立多種假設來解釋體型演化的關鍵。 除了之前提到溫度、緯度影響體型的柏格曼法則(Bergmann's rule)以外,還有一個類群隨著時間演進體型會跟著變大的科普法則(Cope's rule)、棲地大小與隔離程度影響體型的福斯特法則(F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5/04/28
棘頭動物(acanthocephalan)是一群專性寄生動物(絕對寄生),目前已發現近1,500個物種。生命週期複雜,常涉及兩種以上的寄生宿主,幼蟲期寄生於無脊椎動物宿主,包含甲殼類、昆蟲;成蟲期則寄生於脊椎動物宿主,有魚類、鳥類、哺乳類等。因為是專性寄生,牠們並不存在口部與消化道。成蟲生活在最終宿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5/04/28
棘頭動物(acanthocephalan)是一群專性寄生動物(絕對寄生),目前已發現近1,500個物種。生命週期複雜,常涉及兩種以上的寄生宿主,幼蟲期寄生於無脊椎動物宿主,包含甲殼類、昆蟲;成蟲期則寄生於脊椎動物宿主,有魚類、鳥類、哺乳類等。因為是專性寄生,牠們並不存在口部與消化道。成蟲生活在最終宿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5/04/20
體色對於動物的行為、生理、以及棲息環境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在哺乳類動物當中自然也是如此。 現今的哺乳類擁有著豐富的體色與圖樣,然而我們對於生存在中生代的早期哺乳形類體色樣式卻知之甚少。 為此近期一項研究分析了中國東北出土的六種中生代哺乳形類 Mammaliaformes 體色,這六種動物的時代跨度從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5/04/20
體色對於動物的行為、生理、以及棲息環境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在哺乳類動物當中自然也是如此。 現今的哺乳類擁有著豐富的體色與圖樣,然而我們對於生存在中生代的早期哺乳形類體色樣式卻知之甚少。 為此近期一項研究分析了中國東北出土的六種中生代哺乳形類 Mammaliaformes 體色,這六種動物的時代跨度從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5/02/26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是中生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群海洋爬行動物,其演化歷史從三疊紀開始一路延伸到白堊紀大滅絕,前後長達1億4千萬年。 蛇頸龍目的化石在全球各地都有發現,分佈非常廣泛,也有極為豐富的物種多樣性。牠們的典型特徵有著長脖子、緊湊的軀幹以及鰭狀的四肢。 然而牠們的實際形象人們卻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5/02/26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是中生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群海洋爬行動物,其演化歷史從三疊紀開始一路延伸到白堊紀大滅絕,前後長達1億4千萬年。 蛇頸龍目的化石在全球各地都有發現,分佈非常廣泛,也有極為豐富的物種多樣性。牠們的典型特徵有著長脖子、緊湊的軀幹以及鰭狀的四肢。 然而牠們的實際形象人們卻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12/23
伯格曼法則是一個用來歸納恆溫動物體型變化的規律,該法則顯示出恆溫動物的體型會受到緯度或者海拔影響,同一類恆溫動物會隨著緯度或海拔的升高而增大體型。比如北極熊體型就比其他熊更大,另外企鵝亦是如此,生存地點越靠近極地的企鵝體型往往也越大,甚至於人類也有此現象。 為此有研究團隊想要了解伯格曼法則在演化史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12/23
伯格曼法則是一個用來歸納恆溫動物體型變化的規律,該法則顯示出恆溫動物的體型會受到緯度或者海拔影響,同一類恆溫動物會隨著緯度或海拔的升高而增大體型。比如北極熊體型就比其他熊更大,另外企鵝亦是如此,生存地點越靠近極地的企鵝體型往往也越大,甚至於人類也有此現象。 為此有研究團隊想要了解伯格曼法則在演化史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10/28
中新世(約2300萬至530萬年前)是目前地球上最後一個的溫暖時期,自中新世晚期開始經過上新世(約530萬至260萬年前)直到更新世的冰河時期(約260萬年前至現在尚未結束)這段時間地球的年均溫幾乎都在下降中,因此對中新世時期生態的研究可以有效銜接地球自溫暖時期到現代這段期間的生物演化過程。 在這次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10/28
中新世(約2300萬至530萬年前)是目前地球上最後一個的溫暖時期,自中新世晚期開始經過上新世(約530萬至260萬年前)直到更新世的冰河時期(約260萬年前至現在尚未結束)這段時間地球的年均溫幾乎都在下降中,因此對中新世時期生態的研究可以有效銜接地球自溫暖時期到現代這段期間的生物演化過程。 在這次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9/29
白堊紀晚期由於海平面較現代高的多,因此地勢相對較低的歐洲在當時被海洋分割成擁有無數島嶼的群島,而這樣的環境也讓歐洲形成獨特的生態系,由於島嶼生態系通常受到生存環境狹小、資源有限等因素的限制,所以體型較大的動物往往會衍生出較小的體型來適應環境這種現象被稱為島嶼侏儒化。 比如台灣黑熊就比大陸上的亞洲黑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9/29
白堊紀晚期由於海平面較現代高的多,因此地勢相對較低的歐洲在當時被海洋分割成擁有無數島嶼的群島,而這樣的環境也讓歐洲形成獨特的生態系,由於島嶼生態系通常受到生存環境狹小、資源有限等因素的限制,所以體型較大的動物往往會衍生出較小的體型來適應環境這種現象被稱為島嶼侏儒化。 比如台灣黑熊就比大陸上的亞洲黑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9/01
羽毛是現代鳥類飛行以及保暖的關鍵,這樣的結構目前我們已經在鳥類的古代近親,多種非鳥恐龍身上發現,除此之外甚至是遠親翼龍身上亦有羽毛,在這些生物上羽毛展現出多種多樣的形態,有結構單純的絨羽,也有展現出複雜形式的飛羽,而在這些羽毛形態中,正羽的演化非常關鍵,後來的飛羽以及尾羽等都是正羽的其中一類。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9/01
羽毛是現代鳥類飛行以及保暖的關鍵,這樣的結構目前我們已經在鳥類的古代近親,多種非鳥恐龍身上發現,除此之外甚至是遠親翼龍身上亦有羽毛,在這些生物上羽毛展現出多種多樣的形態,有結構單純的絨羽,也有展現出複雜形式的飛羽,而在這些羽毛形態中,正羽的演化非常關鍵,後來的飛羽以及尾羽等都是正羽的其中一類。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8/03
海豚類 Delphinida 是現存鯨下目 Cetacea(包含所有鯨魚跟海豚)當中最繁盛的族群,其比例將近鯨下目物種一半(我自己統計的結果撇除掉有爭議物種,現存的90個物種當中有44種屬於海豚類)關於海豚類能夠如此繁盛的原因似乎與海豚類早期的成員肯氏海豚屬 Kentriodon(被認為可能是現生海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8/03
海豚類 Delphinida 是現存鯨下目 Cetacea(包含所有鯨魚跟海豚)當中最繁盛的族群,其比例將近鯨下目物種一半(我自己統計的結果撇除掉有爭議物種,現存的90個物種當中有44種屬於海豚類)關於海豚類能夠如此繁盛的原因似乎與海豚類早期的成員肯氏海豚屬 Kentriodon(被認為可能是現生海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5/21
最早的維管束植物出現於約4億2千萬年前的志留紀晚期,而具有木質結構的樹則大約至3億8千萬年前的泥盆紀中晚期演化出來。泥盆紀中晚期存在的古代蕨類有瓦蒂薩屬(Wattieza)、古蕨屬(Archaeopteris)、蘆葉屬(Calamophyton)等等,高度都不亞於現今的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的木本物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5/21
最早的維管束植物出現於約4億2千萬年前的志留紀晚期,而具有木質結構的樹則大約至3億8千萬年前的泥盆紀中晚期演化出來。泥盆紀中晚期存在的古代蕨類有瓦蒂薩屬(Wattieza)、古蕨屬(Archaeopteris)、蘆葉屬(Calamophyton)等等,高度都不亞於現今的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的木本物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5/16
蘭斯矮暴龍 Nanotyrannus lancensis ,命名於1988年,是一種相對於暴龍而言,體型偏小的暴龍科成員,而這也是其“矮”暴龍的得名由來,其體長約5公尺多,體重在一至二噸之間。 儘管從體型與一些形態上的細節看,矮暴龍都與暴龍都有一定差距,但矮暴龍是否有效的爭論卻從未停止。這主要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5/16
蘭斯矮暴龍 Nanotyrannus lancensis ,命名於1988年,是一種相對於暴龍而言,體型偏小的暴龍科成員,而這也是其“矮”暴龍的得名由來,其體長約5公尺多,體重在一至二噸之間。 儘管從體型與一些形態上的細節看,矮暴龍都與暴龍都有一定差距,但矮暴龍是否有效的爭論卻從未停止。這主要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2/19
化石庫是留存豐富生物化石的沉積岩床,也時常保有動物的軟組織化石,由於生物物種豐富,因此可以窺探該地區當時的古生物生態系。現今所發現的寒武紀至奧陶紀化石庫幾乎都是當時熱帶與溫帶氣候的區域,而古生代早期極圈以內的化石庫出土甚少,因此到此我們對於寒武紀—奧陶紀的極圈生物生態瞭解不多。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2/19
化石庫是留存豐富生物化石的沉積岩床,也時常保有動物的軟組織化石,由於生物物種豐富,因此可以窺探該地區當時的古生物生態系。現今所發現的寒武紀至奧陶紀化石庫幾乎都是當時熱帶與溫帶氣候的區域,而古生代早期極圈以內的化石庫出土甚少,因此到此我們對於寒武紀—奧陶紀的極圈生物生態瞭解不多。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1/30
麥克雷暴龍,暴龍屬久違的新成員,其體型巨大,絲毫不遜色於君王暴龍 而麥克雷暴龍的出現讓古生物學家對於過去一直模糊不清的暴龍演化路線有了新的啟發,為此新研究在描述麥克雷暴龍之外,同時也描繪出一條新的暴龍演化路線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1/30
麥克雷暴龍,暴龍屬久違的新成員,其體型巨大,絲毫不遜色於君王暴龍 而麥克雷暴龍的出現讓古生物學家對於過去一直模糊不清的暴龍演化路線有了新的啟發,為此新研究在描述麥克雷暴龍之外,同時也描繪出一條新的暴龍演化路線
Thumbnail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5/05/29
生物的體型演化的趨勢長期受到生物學家的關注,為此生物學家也在過去建立多種假設來解釋體型演化的關鍵。 除了之前提到溫度、緯度影響體型的柏格曼法則(Bergmann's rule)以外,還有一個類群隨著時間演進體型會跟著變大的科普法則(Cope's rule)、棲地大小與隔離程度影響體型的福斯特法則(F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5/05/29
生物的體型演化的趨勢長期受到生物學家的關注,為此生物學家也在過去建立多種假設來解釋體型演化的關鍵。 除了之前提到溫度、緯度影響體型的柏格曼法則(Bergmann's rule)以外,還有一個類群隨著時間演進體型會跟著變大的科普法則(Cope's rule)、棲地大小與隔離程度影響體型的福斯特法則(F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5/04/28
棘頭動物(acanthocephalan)是一群專性寄生動物(絕對寄生),目前已發現近1,500個物種。生命週期複雜,常涉及兩種以上的寄生宿主,幼蟲期寄生於無脊椎動物宿主,包含甲殼類、昆蟲;成蟲期則寄生於脊椎動物宿主,有魚類、鳥類、哺乳類等。因為是專性寄生,牠們並不存在口部與消化道。成蟲生活在最終宿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5/04/28
棘頭動物(acanthocephalan)是一群專性寄生動物(絕對寄生),目前已發現近1,500個物種。生命週期複雜,常涉及兩種以上的寄生宿主,幼蟲期寄生於無脊椎動物宿主,包含甲殼類、昆蟲;成蟲期則寄生於脊椎動物宿主,有魚類、鳥類、哺乳類等。因為是專性寄生,牠們並不存在口部與消化道。成蟲生活在最終宿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5/04/20
體色對於動物的行為、生理、以及棲息環境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在哺乳類動物當中自然也是如此。 現今的哺乳類擁有著豐富的體色與圖樣,然而我們對於生存在中生代的早期哺乳形類體色樣式卻知之甚少。 為此近期一項研究分析了中國東北出土的六種中生代哺乳形類 Mammaliaformes 體色,這六種動物的時代跨度從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5/04/20
體色對於動物的行為、生理、以及棲息環境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在哺乳類動物當中自然也是如此。 現今的哺乳類擁有著豐富的體色與圖樣,然而我們對於生存在中生代的早期哺乳形類體色樣式卻知之甚少。 為此近期一項研究分析了中國東北出土的六種中生代哺乳形類 Mammaliaformes 體色,這六種動物的時代跨度從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5/02/26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是中生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群海洋爬行動物,其演化歷史從三疊紀開始一路延伸到白堊紀大滅絕,前後長達1億4千萬年。 蛇頸龍目的化石在全球各地都有發現,分佈非常廣泛,也有極為豐富的物種多樣性。牠們的典型特徵有著長脖子、緊湊的軀幹以及鰭狀的四肢。 然而牠們的實際形象人們卻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5/02/26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是中生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群海洋爬行動物,其演化歷史從三疊紀開始一路延伸到白堊紀大滅絕,前後長達1億4千萬年。 蛇頸龍目的化石在全球各地都有發現,分佈非常廣泛,也有極為豐富的物種多樣性。牠們的典型特徵有著長脖子、緊湊的軀幹以及鰭狀的四肢。 然而牠們的實際形象人們卻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12/23
伯格曼法則是一個用來歸納恆溫動物體型變化的規律,該法則顯示出恆溫動物的體型會受到緯度或者海拔影響,同一類恆溫動物會隨著緯度或海拔的升高而增大體型。比如北極熊體型就比其他熊更大,另外企鵝亦是如此,生存地點越靠近極地的企鵝體型往往也越大,甚至於人類也有此現象。 為此有研究團隊想要了解伯格曼法則在演化史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12/23
伯格曼法則是一個用來歸納恆溫動物體型變化的規律,該法則顯示出恆溫動物的體型會受到緯度或者海拔影響,同一類恆溫動物會隨著緯度或海拔的升高而增大體型。比如北極熊體型就比其他熊更大,另外企鵝亦是如此,生存地點越靠近極地的企鵝體型往往也越大,甚至於人類也有此現象。 為此有研究團隊想要了解伯格曼法則在演化史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10/28
中新世(約2300萬至530萬年前)是目前地球上最後一個的溫暖時期,自中新世晚期開始經過上新世(約530萬至260萬年前)直到更新世的冰河時期(約260萬年前至現在尚未結束)這段時間地球的年均溫幾乎都在下降中,因此對中新世時期生態的研究可以有效銜接地球自溫暖時期到現代這段期間的生物演化過程。 在這次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10/28
中新世(約2300萬至530萬年前)是目前地球上最後一個的溫暖時期,自中新世晚期開始經過上新世(約530萬至260萬年前)直到更新世的冰河時期(約260萬年前至現在尚未結束)這段時間地球的年均溫幾乎都在下降中,因此對中新世時期生態的研究可以有效銜接地球自溫暖時期到現代這段期間的生物演化過程。 在這次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9/29
白堊紀晚期由於海平面較現代高的多,因此地勢相對較低的歐洲在當時被海洋分割成擁有無數島嶼的群島,而這樣的環境也讓歐洲形成獨特的生態系,由於島嶼生態系通常受到生存環境狹小、資源有限等因素的限制,所以體型較大的動物往往會衍生出較小的體型來適應環境這種現象被稱為島嶼侏儒化。 比如台灣黑熊就比大陸上的亞洲黑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9/29
白堊紀晚期由於海平面較現代高的多,因此地勢相對較低的歐洲在當時被海洋分割成擁有無數島嶼的群島,而這樣的環境也讓歐洲形成獨特的生態系,由於島嶼生態系通常受到生存環境狹小、資源有限等因素的限制,所以體型較大的動物往往會衍生出較小的體型來適應環境這種現象被稱為島嶼侏儒化。 比如台灣黑熊就比大陸上的亞洲黑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9/01
羽毛是現代鳥類飛行以及保暖的關鍵,這樣的結構目前我們已經在鳥類的古代近親,多種非鳥恐龍身上發現,除此之外甚至是遠親翼龍身上亦有羽毛,在這些生物上羽毛展現出多種多樣的形態,有結構單純的絨羽,也有展現出複雜形式的飛羽,而在這些羽毛形態中,正羽的演化非常關鍵,後來的飛羽以及尾羽等都是正羽的其中一類。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9/01
羽毛是現代鳥類飛行以及保暖的關鍵,這樣的結構目前我們已經在鳥類的古代近親,多種非鳥恐龍身上發現,除此之外甚至是遠親翼龍身上亦有羽毛,在這些生物上羽毛展現出多種多樣的形態,有結構單純的絨羽,也有展現出複雜形式的飛羽,而在這些羽毛形態中,正羽的演化非常關鍵,後來的飛羽以及尾羽等都是正羽的其中一類。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8/03
海豚類 Delphinida 是現存鯨下目 Cetacea(包含所有鯨魚跟海豚)當中最繁盛的族群,其比例將近鯨下目物種一半(我自己統計的結果撇除掉有爭議物種,現存的90個物種當中有44種屬於海豚類)關於海豚類能夠如此繁盛的原因似乎與海豚類早期的成員肯氏海豚屬 Kentriodon(被認為可能是現生海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8/03
海豚類 Delphinida 是現存鯨下目 Cetacea(包含所有鯨魚跟海豚)當中最繁盛的族群,其比例將近鯨下目物種一半(我自己統計的結果撇除掉有爭議物種,現存的90個物種當中有44種屬於海豚類)關於海豚類能夠如此繁盛的原因似乎與海豚類早期的成員肯氏海豚屬 Kentriodon(被認為可能是現生海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5/21
最早的維管束植物出現於約4億2千萬年前的志留紀晚期,而具有木質結構的樹則大約至3億8千萬年前的泥盆紀中晚期演化出來。泥盆紀中晚期存在的古代蕨類有瓦蒂薩屬(Wattieza)、古蕨屬(Archaeopteris)、蘆葉屬(Calamophyton)等等,高度都不亞於現今的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的木本物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5/21
最早的維管束植物出現於約4億2千萬年前的志留紀晚期,而具有木質結構的樹則大約至3億8千萬年前的泥盆紀中晚期演化出來。泥盆紀中晚期存在的古代蕨類有瓦蒂薩屬(Wattieza)、古蕨屬(Archaeopteris)、蘆葉屬(Calamophyton)等等,高度都不亞於現今的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的木本物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5/16
蘭斯矮暴龍 Nanotyrannus lancensis ,命名於1988年,是一種相對於暴龍而言,體型偏小的暴龍科成員,而這也是其“矮”暴龍的得名由來,其體長約5公尺多,體重在一至二噸之間。 儘管從體型與一些形態上的細節看,矮暴龍都與暴龍都有一定差距,但矮暴龍是否有效的爭論卻從未停止。這主要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5/16
蘭斯矮暴龍 Nanotyrannus lancensis ,命名於1988年,是一種相對於暴龍而言,體型偏小的暴龍科成員,而這也是其“矮”暴龍的得名由來,其體長約5公尺多,體重在一至二噸之間。 儘管從體型與一些形態上的細節看,矮暴龍都與暴龍都有一定差距,但矮暴龍是否有效的爭論卻從未停止。這主要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2/19
化石庫是留存豐富生物化石的沉積岩床,也時常保有動物的軟組織化石,由於生物物種豐富,因此可以窺探該地區當時的古生物生態系。現今所發現的寒武紀至奧陶紀化石庫幾乎都是當時熱帶與溫帶氣候的區域,而古生代早期極圈以內的化石庫出土甚少,因此到此我們對於寒武紀—奧陶紀的極圈生物生態瞭解不多。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2/19
化石庫是留存豐富生物化石的沉積岩床,也時常保有動物的軟組織化石,由於生物物種豐富,因此可以窺探該地區當時的古生物生態系。現今所發現的寒武紀至奧陶紀化石庫幾乎都是當時熱帶與溫帶氣候的區域,而古生代早期極圈以內的化石庫出土甚少,因此到此我們對於寒武紀—奧陶紀的極圈生物生態瞭解不多。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1/30
麥克雷暴龍,暴龍屬久違的新成員,其體型巨大,絲毫不遜色於君王暴龍 而麥克雷暴龍的出現讓古生物學家對於過去一直模糊不清的暴龍演化路線有了新的啟發,為此新研究在描述麥克雷暴龍之外,同時也描繪出一條新的暴龍演化路線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2024/01/30
麥克雷暴龍,暴龍屬久違的新成員,其體型巨大,絲毫不遜色於君王暴龍 而麥克雷暴龍的出現讓古生物學家對於過去一直模糊不清的暴龍演化路線有了新的啟發,為此新研究在描述麥克雷暴龍之外,同時也描繪出一條新的暴龍演化路線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