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發佈於

每回上到「墨子選」時,我都會給學生看張之亮導演的電影「墨攻」。劇本深刻有力、帥哥美女演員雲集、戰爭場面逼真生動,且真正呈現墨家守城的實況,我之前的學生看這部電影只能用「神魂顛倒」來形容,如果要分兩三天才看完,總是「魂牽夢縈」,每天都因此很期盼來上學。

「墨攻」劇本的好看之處,在於透過三類人群、三種視角來辯證戰爭,因此劇力萬鈞、對戰爭與人性有深刻的挖掘。

第一類是統治者/領導者的視角。趙國、梁國國君、巷淹中將軍等皆屬之。這類人是發動戰爭的元凶,為擴張一己之權力欲,不惜血流成河、傷害無辜。梁國國君雖是被侵略方的國君,但一樣荒淫縱欲、自私自利,不惜將兵權交給革離一戰的動機,並不是為了保家衛國,而是唯恐一旦投降將失去權力而被凌辱。

而這一類人中,將軍巷淹中稍有不同,堅持戰鬥到底純為面子和榮譽,與貪婪的國君相較之下較有武人氣節,然而這種堅持,某種角度來看也是自私自戀而不顧百姓的。

第二類是知識分子的視角。以墨者革離為代表,梁國年輕一代的領導階層如梁適公子、子團、逸悅亦屬之。為了「兼愛非攻」的理想,革離助小禦大,為梁國守城。然而理想在落實的過程中受到不少衝擊,比如一開始革離預估趙國志在燕國,梁城太小,如果一個月內攻不下來,定然放棄。這顯然是對人性太天真的想法,侵略者發動戰爭,並不能純以理性來評估,有時為了權力和面子,侵略者寧可犧牲天下人,也要得勝; 另外兼愛理念碰上對逸悅的愛情,應如何兼顧?也是革離前所未有的挑戰; 而以守城絕技來對付敵軍,太殘忍也太激烈,也對革離造成極大的衝擊。

梁適公子、子團、逸悅的熱烈響應(逸悅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愛上革離),則是為愛國情操而不惜一戰。這是年輕人純潔的信念以及對家園的熱愛,然而他們和革離一樣未能洞悉人性的黑暗及戰爭的殘酷,而死傷慘重,成為為理想而壯烈犧牲的一群志士,也是梁城一役最美麗的風景。

第三類是小老百姓的視角。片中刻意描摹一群不想捲入戰爭而四處逃亡的老百姓蔡丘等人,他們的心願只是想顧好妻兒、吃飽穿暖,並無任何理想或愛國情操,然而如此悲微的心願在戰亂頻仍的戰國時代,是絕無可能實現的,他們游走於梁國與趙國之間,犧牲了尚在襁褓中的嬰兒、飽受戰爭摧殘、最後還是被兇殘地屠殺了!這是全片最令人悲憫之處,導演張之亮鋪陳前兩類人視角之餘,尚能呈現底層階級老百姓的視角,這樣的人文關懷相當可貴。

值得玩味的是,墨家為何遲遲不派人救援,最後只有革離一人前來,且顯然未經墨家組織應允? 是否墨家鉅子洞悉了戰爭必然的殘忍,因此放棄了助小禦大的作法?抑或屢次協助守城中,都不幸淪為君主的棋子,於是一腔熱情都成了灰燼,徒存冷眼? 如此一來,是否叛離了「兼愛非攻」的核心思想?

片尾革離帶著一群戰火中失去親人的孤兒,四處流浪。似乎暗示革離脫離了墨家組織,也脫卸掉空洞理念。他似乎明嘹,唯有真正落實在生活裡,從微小的行動中點滴實踐,這樣的理想才不像烈焰般傷人自傷,也才能成為亂世中引領人倖存的最後一絲微光。「墨守」以求「非攻」的行動雖然是失敗了,但那維護世界和平的博愛理念,卻依然使人感佩不已,攻下千秋百代人的心。



蓁蓁日上-avatar-img
蓁蓁日上和其他 3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