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想聯絡486先生,一方面想與之做家電生意;二方面多打探他如何可以把網路行銷做得如此成功?
即使日前因為大S憾事的發言,且出現一個我不知道的女明星對空喊話LG來與486切割。在商言商,這位先生還是很有生意頭腦的。
LG與486先生算是開創家電業持續的合作模式。某家也曾經為了微波爐與某些KOL平台有合作,但往往是短期的、一次性的營銷出口。很難在一個團購網站上面持續合作下去。
家電品牌方對於新的,特別是純網路的銷售模式,要考慮與準備的事情比較複雜。如何兼顧既有的通路合作伙伴利益是個繞不過的議題。除非我們在商品型號或單品上可以做出明確的銷售切割,才有辦法消化在純網路世界裡,慣性期待優惠價與破盤價的衝擊。
因為通路問題不好繞過,所以想找486的主意一直未能成行。況且,LG的確有不錯的長期政策在支持他。若其它品牌方沒有具體有效方案,去了也是白搭。
這是一門渠道衝突與通路管理的課程。
從廣義來講,486先生可算是品牌的超級代言人,除了自帶流量、不需代言費而且還自帶生意流,賽亞人吧! 此代言議題我勢必得另闢文章。在家電業,應該是代言人用很多的吧。舉凡,從合作18年從少女合作到少婦的貴婦形象;到明明是溫柔賢淑打桌球的日籍人妻跑出了小王而代言翻車⋯⋯,許多品牌策略與代言人可以講。
此次,486先生搞得這麼累,需要談談媒體公關或危機處理之類的嗎?或許要借鑒一下。但事實上許多過去談的處理標準與思維方法需要與時俱進了,網路鍵盤俠可不是那麼好打發的。我也想多談談在大陸偶遇菁英黨員聊台灣、蔣介石、對日抗戰等杯酒論是非英雄。論及政治與商業的混和雙打,可行嗎?
錯了,就道歉。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從農曆年前麥當勞被抵制後,道歉後還被一直嫌的,說沒有誠意沒有同理心之類的事例。企業與品牌經營者,就需意識到這不是一個容易說理的大爆料自媒體時代,你的品牌越大,要處理起來需要更費心了。
加油,這位同業的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