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三年的烏俄戰爭,烏俄戰爭會在2025年落幕嗎?
陳致瑋 使用 DMA 動態矩陣分析法 分析國際情勢 2025.2.13 (PEST x DMA 分析技術分享)
進入2025年,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上再次取得了一定的戰略優勢,特別是在東線地區的推進。然而,這場自2022年2月開始的衝突已持續近三年,導致雙方重大傷亡,國際社會也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從整體的局勢來看,2025年Trump剛上台,一定會想辦法促進停火,讓烏俄戰爭劃下句點,但Putin做了如此大的犧牲與動作,他會怎想?說停就停嗎?
套入DMA的模型來推估,面對當前局勢,Putin應該會考慮以下策略,為俄方取得更有利的戰略高點:
1. 穩固已獲得的領土
在取得戰場優勢後,首要任務是鞏固已控制的地區。這包括加強軍事防禦,確保補給線的安全,同時在當地推行行政管理,贏取民心,減少潛在的反抗力量。
2. 探索外交解決途徑
儘管軍事上取得進展,但長期衝突對俄羅斯經濟和國際聲譽造成負面影響。近期,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在沙烏地阿拉伯與我會晤,討論結束戰爭的可能性。
3. 管理國內輿論與經濟
長期戰爭可能引發國內不滿,特別是在經濟制裁和資源消耗的壓力下。因此,需要加強對內宣傳,強調行動的正當性,同時採取措施穩定經濟,減輕制裁帶來的影響,確保民眾的支持。
4. 評估軍事行動的可持續性
雖然在戰場上取得優勢,但也需認真評估軍事行動的長期可持續性。根據報導,雙方已經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
因此,有必要權衡繼續推進與尋求停火之間的利弊,確保俄羅斯的長期利益。
5. 構建新的安全架構
利用當前的戰略優勢,推動建立一個新的歐洲安全架構,確保俄羅斯的安全利益得到保障,同時減少未來可能的衝突風險。
如果換成是Trump來出招呢? 他會怎麼做?
我相信川普在與普丁談判時,很高可能會採取他擅長的「強勢施壓,靈活交易」的策略,以軍事威懾、經濟制衡和心理戰術來確保美國的主導地位,並迫使俄羅斯讓步。
首先,營造強勢姿態,確保談判籌碼。透過在歐洲強化軍事部署、增加對烏克蘭的軍援、加強能源制裁等手段,讓普丁知道,若不接受談判條件,俄羅斯將面臨更嚴峻的戰場與經濟困境。
其次,提出可接受的交易條件,確保美國與盟友的利益。這可能包括讓烏克蘭承諾不加入北約,但獲得美國與歐洲的安全保障;若俄羅斯同意撤軍至2022年戰前邊界,美國可考慮部分緩和金融制裁,但能源制裁仍保留。同時,克里米亞問題可納入長期談判機制,而非立即解決,避免戰爭僵局。
此外,Trump也可能會直取普丁的個人利益,透過心理戰術讓他認識到持續戰爭將影響國內穩定,削弱他的統治地位,並向他強調,美國不會主動推動俄羅斯政權更替,但若戰爭拖延,他將面臨更大的政變風險。美國是有足夠的籌碼可以掌控歐洲盟友,確保談判由美國主導,防止法國、德國或烏克蘭的內部分歧影響談判進程,進一步要求歐洲盟國加大軍事開支,確保美國仍是全球安全的領導者。
我相信很快就會看到Trump對Putin下最後通牒,讓普丁在短時間內決定是否接受協議。如果談判破裂,將升級制裁並加強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確保俄軍面對更大壓力,讓普丁無法拖延。
Trump在談判中喜歡先拉高態勢,迫使俄羅斯做出讓步,以達成符合美國及其盟友最大利益的結果。
普丁也不是猜不到川普會這樣,根據統計,美國已經投入2000億美金援助烏克蘭了,但是否會投入更多幫助烏克蘭取得上風,應該觀望著普丁的後續的態度。
如果普丁敬酒不吃,我也相信川普的罰酒也很快會端出。
不管怎麼樣,我覺得戰爭還沒到讓普丁受不了的階段,因為中共仍在支持俄羅斯,並且俄國天然氣也還有人買,縱使經濟難受,對普丁來說,還是比戰時經濟的大蕭條好多了,他仍有時間可以拖,我相信,關鍵資源盤一下,應該可以說,歐盟立場還不夠一致堅定,法國德國和波蘭也不夠強勢表態支持烏克蘭打贏戰爭,加上中共仍在背後支持,俄羅斯仍有條件猖狂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