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橋安教練

【職場教練篇】─「雙重角色」教我的一課

這兩天在看新的課程講義,其中有一個章節提到「多重關係」。也讓我聯想到之前一個讓我很有學習的深刻經驗。所以想稍加整理分享。

──

在尚未退休時,我是企業HR,當時的我在完成教練學校Level 1課程結業後,主動向公司提案,願意擔任三位主管同仁的內部教練,一方面善用自己的教練技術協助主管突破現況,並也增加自己教練實務經驗與教練時數。

公司建議了三位主管名單,然後我個別介紹說明「教練」並進行邀請(因為被教練者也必須要「有意願」才行,否則只是徒然浪費彼此時間),以及教練會談內容會遵守「保密」原則等。

▋特別的一課

我跟三位主管各自進行三次教練會談。其中有一位主管教了我一個特別功課。

因這位主管教練會談狀況一直在「打轉」。三次會談下來,無論怎麼問,都會得到類似的回答,難以突破。

在第三次結束時,告知教練專案將結束,因自己即將退休了,向他說明致意。也有點抱歉,自己能給予的協助有限。

▋揭露:「打轉」背後真正原因

因為我的抱歉致意,對方才真正告知我發生狀況的背後真正原因。

當初在邀請他時,當下他說他想先查詢教練相關資料再回覆。

(當時的我太過傲慢,心中的OS:公司給你資源,你還要考慮,當然也未意識到這個評估背後的顧慮)

之後他礙於公司邀請考量,選擇表面接受。其實他是有顧慮的。他怕揭露自己真正狀況與想法後,我的HR身分是否能真正做到「保密」。

所以在每次會談前,他已經設定好要談話的內容,照章演出。所以才會發生幾次教練會談都陷入「原地打轉」狀況。

很謝謝他的揭露說明,讓我挫折少一點,但卻學到了「雙重身分」這寶貴一課。

▋雙重身分:既是教練,也是HR

雖然在操作前,已告知對方我會以「教練」的角色來進行,並會遵守「保密」原則。

但在對方的心中,我就是HR,對方更相信的是我的HR角色,而非教練新角色。

這個「雙重身分」是我未顧慮到的,我以為在事先說明清楚就可以了,沒想到對少數人還是造成影響,真是太輕忽了。

▋教練會談成效最大化:願意真正揭露自己內心所思所想

這次的經驗對我很難忘深刻,且至關重要。

現在如在遇到這種多重身分,我會思考的更周延細密。希望盡量避免之前類似的問題再次發生。

人的思慮很微妙,而其中的關鍵是「信任關係」。不在於認識時間的長短,而是彼此是否“真正信任投緣”,願意真正揭露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想(包含許多檯面下的顧慮),教練會談才能有所進展。

▋未來多重身份/多重關係的因應

未來如再發生這種多重身分或多重關係,我會想與利害關係人事先溝通討論清楚,並載明在合作合約中。

之後依照合約來說明進行,減少顧慮、安心合作。無論之後對教練客戶本人、企業委託方等。

──

當年的挫折,卻是我教練生涯的寶貴一課。

想把這個特別寶貴的功課經稍作整理分享出來,也希望讓相關的人有點幫助。

照片來源:網路

#職場教練篇

#雙重角色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