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頭的肉攤沒法絞肉,看來碎肉料理在這裡並不時興,但客居異鄉,今天就想煮個滷肉飯
滷肉飯是台灣小吃的招牌,從南到北卻有不同的風味,南部甜了點,北部鹹了些,但印象最深刻的滷肉飯卻是市場裡肉販阿姨教給媽媽的滷肉飯,掀開鍋蓋就有一股特殊的中藥香氣,是十三香?是五香粉?那年小小的我,並不明白,也沒有特別喜愛,年紀漸長,卻時時尋找記憶中的味道。
開始來做吧
準備ㄧ條帶皮五花肉,幾顆紅蔥頭、蒜頭、糖、醬油、五香粉、胡椒粉。
1.手切五花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好能切成一公分的肉粒,但慢慢地缺了耐心,就變成了兩、三公分的大小,也好,這樣吃起來就更有口感了。
2.紅蔥頭、蒜頭洗淨去了頭尾切成片
3.熱油爆香紅蔥頭,稍稍翻動,呈金黃色取出備用
4.鍋裡紅蔥油加入蒜片炒香肉粒,待顏色變白,加少許糖繼續翻炒,加入醬油,五香粉,胡椒粉,爆香後的紅蔥酥,翻炒收汁,此時的翻炒幫助上色,待收汁再加水,蓋過肉粒即可
5.先大火煮開後,調整味道,再轉小火慢燉約40分鐘
後記
營養師的小建議
五花肉油脂含量較高,經過細燉後滑潤順口有膠質,特別美味,但動物性油脂攝取過多,容易造成心血管的負擔,所以請不吝惜的在烹調後撈除些浮油,或改用梅花肉或混用少部分後腿肉來減少脂肪,畢竟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另外香辛料經過爆炒會更有香氣,若加水燉煮時再加入,香氣就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