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河西羊的養聲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日常溝通中,聲音表現往往影響他人對我們的印象。有些聲音習慣可能讓聽者感到不悅,甚至無意間造成誤解或反感。以下幾點是較常見的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式。

1. 聲音品質的影響
當聲音沙啞、微弱、不自然,或者帶有過多氣息時,容易讓人聯想到消極、虛弱、消沉或緊張。根據《聲音雜誌》(Journal of Voice)的一篇研究,針對74名成人的調查顯示,聲音清晰而有力者較容易給人留下成功、自信、友善、聰慧的印象。

解決方式:
(1)提升發聲能力,讓聲音更明亮、穿透力更強。
(2)保持適當的共鳴,避免過度用氣聲說話。

2. 語調的不自然
有些人說話時,會不自覺地在陳述句尾音上揚(即「升調」uptalk),這容易讓人覺得說話者缺乏自信,甚至帶有質疑或挑釁的意味。而另一種情況則是「氣泡音」(vocal fry),通常出現在音高過低、氣息不足的狀態,容易給人疲憊、拖沓的印象。

解決方式:
(1)避免在陳述句中使用過多升調,讓語調更穩定。
(2)調整說話音高,避免過低的聲音導致氣泡音。
(3)說話時控制單次吐氣的字數在15~20字內,以確保氣息足夠。

3. 缺乏良好的停頓
有些人習慣一次說太多話,導致換氣時顯得急促,甚至無意識地加入「呃」、「哦」等發語詞,這可能讓聽眾感到壓力或厭煩。此外,在對話中使用「哦」作回應,可能會讓對方覺得不耐煩或敷衍。

解決方式:
(1)練習呼吸控制,習慣在說話中自然換氣,而非急促搶氣。
(2)減少不必要的發語詞,提高語言表達的流暢度。
(3)在對話回應時,以完整的句子替代單音節詞,讓交流更有溫度。

4. 語言習慣與文化差異
用字遣詞往往與環境文化息息相關。在不同的團體或職場氛圍中,一些詞彙或語氣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解讀。例如,在某些環境中對長官說「好」,可能會被認為敷衍,而「是」可能被視為過於正式。在日韓文化中,敬語的使用至關重要,而在某些講求平等與創意的職場環境,過度禮貌反而可能降低溝通效率。

這類語言習慣甚至可能影響安全。比如《異數》一書中提及韓國某航空公司曾因副機長對機長過於尊敬,導致飛航決策受到影響,最終決定改變語言習慣,要求副機長直呼機長姓名或英文名,以減少階級壓力,提高決策透明度。

5. 學會察言觀色,調整語言
語言與聲音的影響力,往往取決於當下環境的氛圍。在不同的文化或場合,適當地調整說話方式,學習「閱讀空氣」,能讓交流更順暢,也更容易獲得對方的認同。


總結來說,改善聲音表現不僅能讓說話更悅耳,也能提高溝通的順暢度,避免無意間造成誤解或不悅。無論是在日常對話還是職場溝通中,掌握良好的語調、語速、停頓與詞語選擇,都是讓交流更有溫度與影響力的關鍵。
~~~~~~~
課程詳情~ https://pse.is/583cx5
~~~~~~~
視訊個人課
量聲訂製自己需要的發聲課程,或是”開發人聲質量域”的基礎內容
~~~~~~~
或想跟河西羊老師聊聊自己的需要,請私訊,加入後請按下”聊天”哦!
https://lin.ee/vL89jFP
~~~~~~~

Vein-avatar-img
Vein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