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聲科學研究
聲音訓練影音區
方案
關於
人聲科學研究
30
公開內容
人聲科學的研究文,探討人耳在20~20000Hz的聽覺特質,以及人類發聲姿態如何影響泛音結構的變化。
全部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5/02/18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想改善聲音一定要練"鴨嗓音"! 聲音科學上的證明
2009年時,在金融業的工作有些停滯,就想學點東西,其中一項去學發聲,目的是想"飆高音",找到一位對的老師教我"鴨嗓音",原本唱"你是我的眼"的最高音G4,會被老婆擔心我似乎快中風,學到第四週,我第一次唱出C5的音高,也就是男聲的High C。 去年滿五十歲了,離開金融業全職投入發聲教學也八年了,
#
聲帶
#
聲譜分析
#
聲增益
4
4
❦ 莊小昕
2025/02/19
1
1
河西羊的養聲坊
發文者
2025/02/19
1
❦ 莊小昕 原來如此
1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5/02/15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聲帶"閉合不全對音色的影響
"聲帶閉合"是近幾年來歌唱發聲教學的顯學,很多老師都會強調"聲帶閉合"這件事。的確,相較於"丹田發聲"、"共鳴位置","聲帶閉合"對音色的影響是直接明顯的,以下我會透過內視鏡的影片,以及所發出的聲音的聲譜分析來向大家說明這影響有是什麼? 先請大家看下面這個影片,我剪輯重製了兩個有關聲帶內視鏡的影片
#
聲帶
#
假音
#
混聲
9
留言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5/02/13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講話音高高一些,不管音色如何,都會讓人聽得更清楚些!
教發聲要改善發聲的效率,讓講話、唱歌的人講的更久、唱的更久、更高,通常都會建議音色要明亮些、講話的音高要高一些,其實這背後有個聽覺的科學在支持這個做法,它是人類聽覺的"等響曲線"。 人的聽覺對不同頻率的聲音會有不同的聲增益,聽覺最敏感的區域約在2000~5000Hz這段(黑線所示),當音色更加明亮
#
人聲
#
聲增益
#
鴨嗓音
4
留言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5/02/12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空間殘響,令人說的話聽不清楚的原兇之一!
不同的空間,像是辦公室、教室、大教堂、大廳,因為空間大小高低,建材質地等因素,會使人說出去話在空間中產生殘響,這殘響的多寡與頻率殘留的高低比例不同,影響了聽感,也影響了語音上的辨識度,大家可以先由下方的影片,聽聽空間由大至小,對於語音辨識的影響。
#
殘響
#
迴音
#
空間
7
留言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5/02/11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有"靈性"、健康且好聽的聲音,必然有6000Hz以上的明顯泛音聲量!
又是篇不會有太多人看的研究文,先來聽聽有無明顯6000Hz以上泛音聲量的差異吧!
#
聲帶
#
聲譜分析
#
嗓音健康
3
留言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5/02/02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內視鏡下"假聲"與"頭聲"的聲帶狀態!
有個談假聲(Falsetto Voice)與頭聲(Head Voice)的內視鏡影片,覺得頂值得分享給大家看看的。
#
假音
#
混聲
#
聲帶
2
1
❦ 莊小昕
2025/02/03
1
謝謝老師分享,充滿學問!
1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5/01/16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莫札特之魔笛夜后~關於飆高音的小秘訣!
昨晚回味了一下Diana Damrau唱莫札特歌劇”魔笛”的夜后一角,據說”夜后”這角色是莫札特投射了他很苛薄的岳母大人,音樂家Diss人的方式就是如此的樸實無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BeBjqKSGQ Diana Damrau的高音非常好,
#
莫札特
#
魔笛
#
夜后
6
留言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5/01/15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M0、M1、M2、M3聲帶的四種發聲狀態!
個M0~M3不是貨幣供給量,學經濟的人會有個職業病,初眼乍見就往貨幣供給量上去想,這邊的M0~M3指的是聲帶四種發聲狀態,不過這四種發聲狀態都在”甲杓肌”有做聲帶閉合的前題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2I5f94Yx0 M0時,發出的聲音叫”氣泡
#
聲帶
#
氣泡音
#
真音
4
留言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4/10/31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五百年有正音! 百年古琴真的會更好聽嗎?
看了一篇談論琴聲的文,說到唐朝的製琴師雷威,家族有言「五百年有正音」,意思是說琴要等500年以後才會開始變好聽。我也看過一本小說“道士下山”,其中有個情節,武功高手用內功震出琴身的細微紋理,造假令其有500年古琴的優美音色。 後者,當然這是小說家的幻想了。 以物理性來看,研究古董小提琴木材秘密的
7
1
Carry Kuo
2024/10/31
1
開聲有益~
1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4/08/06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大腦如何分辨男女聲,最後談談自信的聲音!
對於男女聲的分辨,首先與音調的頻率有很大的關係,如圖一所示,在還是”童聲期”男女聲聽起來差異不明顯,但隨著青春期、變聲期的到來,男性的聲帶長長到1.7~2.4公分,而女性的聲帶則約在1.2~1.7公分長,因為聲帶長短厚薄的改變,較長聲帶的男聲說話音調”平均”降到近120Hz的頻率,而女聲則”平均”接
26
1
❦ 莊小昕
2024/08/06
1
謝謝老師分享!
1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4/08/05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聽力測驗~聽看看要多寬的頻率才能令人聽的懂語意!?
先測測”聽力”,到第幾個聲音才”聽懂”我在說什麼呢? (用耳機效果較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OFsYGenU30在公開班時我做這聽力測驗,經驗了卅餘期,四、五百位學員的測試,約90%的人都說是第三、四段時才聽清楚我在說什麼!以第四段音檔佔最多數。
25
3
❦ 莊小昕
2024/08/05
謝謝老師分享!我大概在第3時略有答案,第4時確認答案!老師真的好專業👍
河西羊的養聲坊
發文者
2024/08/05
1
❦ 莊小昕 以前類比式巿內電話的清晰頻段在200~3400Hz之間,就差不多是第三段的頻率衰減的位置,加上聲韻高低變化與前後文的語意,就足以分辨對方在講什麼了。
1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4/08/04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猩球崛起!猩猩說人話可能嗎?
在看猩球崛起時,每次看到猩猩、狒狒說人話,我就會出戲,職業病使然,以發聲構造來看,猩猩、猿猴、狒狒等都很難講的出人話。 其中的原因多,在《人類簡史:一趟橫跨人類三百萬年的時空之旅》書中提到幾個原因,咽腔(喉骨、聲帶等)、神經系統的成熟;直立行走還使人類的肺部等生理器官得以發展,這也為語言的產生準備
#
發聲訓練
#
舌根母音
33
3
𝓘𝓒𝓨 ༒ 冰菲特 ♡
2024/08/04
3
沒有錯!這就是所謂的語言基因,人類才有。
3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4/08/03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嗩吶,樂器流氓,但為什麼呢?
樂器流氓~嗩吶,這由滿月吹到頭七的樂器,幾乎一吹響了,所有樂器的聲音都被壓的打,理由很簡單,嗩吶的音色在2000Hz~5000Hz之間人類聽覺最敏銳,聲量增益最明顯的頻段,而嗩吶在這頻段的泛音音量也是最大的。 但也太大了,稍微算一下,我所取樣的聲音,音高#F5的基頻與泛音最大聲量(約2000H
#
嗩吶
#
歌手共振峰
#
發聲訓練
37
1
❦ 莊小昕
2024/08/03
2
"不足沒特色,太滿了就成了”流氓”了。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形容!大概也是老師的專業才能說出來的金句了!謝謝老師分享~~
2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4/07/31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什麼鬼?!三和弦的第三音,高了14%個半音!
這標題到底在說什麼呀! 是這樣的,看到Jacob Collier這位有超級絕對音感的音樂人,談到鋼琴上的三和弦,以Cmajor和弦來說,是CEG的第三音(中間音)E,會比實際上最和諧音的頻率高上14%個半音。
#
十二平均律
8
3
❦ 莊小昕
2024/07/31
2
謝謝老師分享,對,整個頭都是霧水😵😵😵14%不是13%,也不是15%,真的很神奇~
2
河西羊的養聲坊
發文者
2024/07/31
1
❦ 莊小昕 我看Jacob Collier的說明也完全一頭霧水,只能用"算"的去理解他所聽到的世界。
1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4/07/23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公開班經歷與教學影音實錄分享
2018~2022年,清涼音文化幫我開設"河西羊的健聲房"公開班達卅期,到了2022年尤其疫情的推波助瀾,線上課程成為顯學,多數也適應也接受了這個方式,所以教學的重心大比例轉到視訊,同時實體的公開班在經驗持續人數不足,或開課人數也不多的狀況下,覺得對清涼音文化不太好意思,就停止了公開班的開設。 有
#
發聲訓練
#
公開班
12
1
❦ 莊小昕
2024/07/23
1
謝謝老師分享❤!
1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4/07/19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教室! 老師嗓音的隱形殺手!?
幾年前有次跟女兒去做在家自學的成果發表,在板橋的一所高中教室中進行,前面幾位學生發表時,因為電風扇的噪音太大,在家長區的我們完全聽不到他們在說些什麼。後來,工作人員把電風扇調微風,才改善了這個問題,但整體的音量上仍是相當不足夠。 想想早個卅年前的各級學校老師沒有麥克風音響輸出,那嗓音還真是要耐操,
#
嗓音健康
#
老師
#
麥克風
37
2
❦ 莊小昕
2024/07/19
1
謝謝老師分享!好文推推!👍👍👍
1
河西羊的養聲坊
發文者
2024/07/19
1
❦ 莊小昕 謝謝留言,這些概念希望傳的出去
1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4/07/18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五、六十歲嗓音退化? 實在是言之過早囉!
前陣子看到看到民歌49的演出片斷,幾位年長的歌手嗓音退化的真有些嚴重,不過這演唱會聽的是回憶,倒不全然是歌聲,也不至於會用”翻車現場”來形容。 傳聞民歌50會成為絕響,聽起來也覺得時候差不多了。 聲音的退化在所難免,不過健康的發聲卻能對聲音延年益壽,我學生中目前正在上課超過六十歲的有三位,分別是
#
嗓音健康
#
嗓音退化
#
發聲訓練
13
1
❦ 莊小昕
2024/07/18
謝謝老師分享!🧡🧡🧡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4/07/16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五月天的阿信有唱到”十拍的E6”嗎?!
沒有!他唱到的是E5。 前一陣子,五月天的阿信在中國巡演,捲入了假唱風波,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覺在自媒體寫下了:"每次唱這足10拍E6的高音,總是跪足捶地。" 結果,引發了新的爭議,那就是他到底有唱到E6的高度嗎?(E6指的是鋼琴上第六個八度的E音,以C大調的唱名為"mi",鋼琴上的中央C為C4,E
#
五月天
#
阿信
#
E6
15
5
❦ 莊小昕
2024/07/17
1
謝謝老師分享!沒想到唱高音還與 懼高症 有關!老師能分析到這個境地,真強啊!
1
河西羊的養聲坊
發文者
2024/07/18
1
❦ 莊小昕 還上的去,但發聲狀況不夠就會像你說的,許多人是連上去都怕,音高到不了,或是轉成假音。
1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4/07/14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不存在"共鳴腔"這檔事!?
嚴謹的說,並不存在"共鳴"腔,因為"共鳴"、"共振"的物理定義是兩個振動頻率相同的物體,一個振動的聲波使另一個物體在靜止狀態下被振動,也就是個由"聲能"轉成"動能"的過程。 不要那麼較真,就把共鳴腔當作種形容,形容特定音色的聽感,但即使如此,各種共鳴腔的概念也仍是錯誤的! 因為不管什麼"口腔"共
#
共鳴
#
發聲
13
1
❦ 莊小昕
2024/07/16
這很玄!!!老師在腦子有洞那裡描述得很幽默~
河西羊的養聲坊
2024/07/10
發佈於
人聲科學研究
講話聲音太小? 問題並不在"音量"上!
前幾天的講座,有一段我示範了不拿麥卻讓全場聽清楚我在說什麼,場地有多大,大家可以看看下圖: 那麼我有刻意放大音量,或是提高音高嗎? 並沒有,只是像跟旁人聊天的聲量而已。 這宛如魔術般的表演,有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聲音的亮響度,第二是聲調的起伏。 第一,聲音的亮響,決定在發聲者有無歌手共振
#
人聲科學
#
聽覺
#
發聲訓練
16
3
樂風的民藝筆記
2024/07/12
1
很專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