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林醫師的肺癌管理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泰菈: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們有在空中相聚了,我是主持人泰菈。今天我們要談一個近期讓許多人震驚又心碎的消息——歌手方大同傳出病逝,雖然病因涉及個人隱私而沒有公開,但過去他曾多次因「氣胸」入院治療的經歷如今也因為媒體的報導而廣為人知。


究竟氣胸是什麼?為何會反覆發作?

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羅東博愛醫院胸腔內科 林偉群醫師,帶我們從醫學角度深入理解這個隱形健康殺手。

林醫師您好!


林偉群醫師:

泰菈好,聽眾朋友們午安。

我也是方大同先生的歌迷,他特殊的唱腔辨識度非常高,

我特別喜歡他的那首『愛愛愛』

當年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真是非常驚豔呀!

沒想到一位華人可以唱出這麼道地的R&B曲風


首先我想先表達對方大同先生的惋惜,

方先生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創作歌手,

若不是健康的因素,

以他的創作能量一定能夠創作出更多有意思的歌曲。


在這裡也提醒大家,

氣胸確實是容易被忽略卻可能致命的胸腔急症,

接下來我希望能藉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相關知識。


泰菈:

林醫師,因為我們都缺乏呼吸的醫學常識

可否請您跟我們解釋我們是怎麼呼吸的?


林偉群醫師:

我想你問的是呼吸解剖生理學。

這其實是一門很專業的學問,如果是在醫學院

這就是需要好幾堂課才能比較深入介紹。


從解剖學來說,我們的肺臟外側包覆著一層肋膜,正常的呼吸是由肋膜腔內的負壓狀態幫助肺部擴張。

流體力學是這樣的,壓力高會往壓力低的地方流動。

我們的胸腔內呈現相對負壓的狀態,外界的空氣就能夠流入我們的肺內,來進一步的氧氣交換。


泰菈:

關於新聞提到方大同先生過去深受氣胸困擾,能否先為大家解釋「氣胸」到底是什麼?

患者通常會有哪些症狀?


林偉群醫師:

簡單來說,氣胸是「空氣跑進不該存在的空間」。

但當肺臟破損導致空氣外洩到肋膜腔,溢出的氣體產生的正壓會壓迫肺部,就像氣球被擠扁一樣,造成肺塌陷。

這時患者便會發生會突發性胸痛、呼吸困難,甚至伴隨乾咳、心跳加速,嚴重時連指尖都可能因缺氧發紫。


泰菈(驚訝):

聽起來像是肺部突然「罷工」了!

但為什麼有些人會反覆發作?

氣胸也分不同類型嗎?


林偉群醫師:

是的,氣胸主要分兩類:

1. 原發性氣胸:常見於年輕、瘦高的男性,肺部可能先天上有微小氣泡破裂,像許多年輕患者多屬此型。

2. 繼發性氣胸:則與病人本身的肺部疾病有關,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癌患者,這類型的死亡率較高,因為患者原本的肺功能已受損。


泰菈:

您提到「瘦高男性」是高風險族群,這和體型有關嗎?

還有哪些人需要特別留意?


林偉群醫師:

這確實是臨床上的有意思的觀察!

瘦高男性因胸腔縱徑較長,肺部頂端承受的壓力差異大,容易形成肺氣泡。

此外,抽菸、家族史或曾單側氣胸的人,反覆發作機率也會增加。

所以如果聽眾中有符合這些特質的朋友,

突然胸痛時也千萬別硬撐,要立刻就醫。


泰菈:

沒錯,這個我有經驗!

生病的時候硬撐,就是在折磨自己喔!

我再請教林醫師

如果確診氣胸,後續治療方式有哪些?

像方先生多次復發的情況,是否一定要動手術?


林偉群醫師:

一般來說,治療會依嚴重程度調整:

1. 輕度:給予高濃度氧氣,幫助身體自然吸收漏出的空氣。

2. 中度以上:需插胸管引流肋膜腔內的氣體,讓肺部重新擴張。就像幫洩氣的肺部「重新充氣」。

3. 反覆發作或嚴重漏氣:建議用「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修補破洞,並透過肋膜沾黏術降低復發率。現在的技術傷口僅3公分左右,術後3天就能出院。


泰菈:

原來醫療技術真是日新月異!

最後想請教林醫師,日常該如何預防氣胸?

有沒有能自我檢測的方法?


林偉群醫師:

預防關鍵在「戒菸」與「避免劇烈氣壓變化」,例如潛水或高空飛行前要評估風險。

若突然感到單側刺痛合併呼吸困難,可以試著輕輕咳嗽——如果疼痛加劇,很可能是氣胸警訊,請立即就醫。

早期治療就能大幅降低併發症風險。


泰菈:

謝謝林醫師的專業分享!

泰菈也提醒各位好朋友,健康從來不是理所當然,多一份了解,就能為自己與家人多爭取一份安心。

我們下週見!



後製小語:

若您喜歡本期內容,請不吝點贊分享,讓更多人知道重要健康資訊。

林醫師的肺癌管理學-avatar-img
林醫師的肺癌管理學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