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x 股事微光
avatar-avatar
Pax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此前關於關稅的討論:

川普瘋了?還是這是一場關稅談判的高明布局? (2025/4/7)

川普:美對中關稅提升至125%!75國「降至10%」90天 (2025/4/10)


現在每天關於關稅的新聞都相當的多,大家都快要被訊息所淹沒,當然也包含我接下來這篇短文(笑)。如果你還有興趣瞭解關稅議題的話,不妨花個時間看看這篇。

我一直強調一個觀念——與其陷在他每句話的忽鷹忽鴿裡,不如理解他整體談判的中心邏輯,你才不會被帶著跑。

川普是什麼人?他的書《交易的藝術》裡講得很直白:「我會開出非常高的目標,然後持續不斷施壓,直到達成我想要的結果。」所以這波關稅大開大闔,本質不是要毀了全球貿易秩序,而是開出「極端籌碼」,逼各國上談判桌。

我認為,川普的終極目標其實就是:
1. 建立「全球統一10%關稅」的新貿易秩序。
2. 壓各國擴大對美採購、減少美國逆差。
3. 要求各國配合「圍堵中國洗產地」。

如果一開始就提出10%大家會反彈,那就先喊個40%、60%,然後再降到10%,大家反而覺得「賺到了」。這叫「先開高,後讓步,換利益」——標準談判手法。

我也看到有些人在問:「會不會其他國也被課到30%或50%?」我直接說,不可能是最終版本。除了中國(這是主戰場)之外,其他國家都是談判籌碼,最後劇本應該會是「中國高關稅不變,其它大部分國家回到10%」。

有人還說「川普是要弄垮經濟」,這真的不合邏輯。你看有哪個正常國家的總統,是以「弄垮自己經濟」為目標的?美國再怎樣還是選舉制度,太極端期中選舉就會被教訓。

我知道有人會說:「川普要讓製造業回美國啊!」製造業有分很多種,踩縫紉機、鎔接螺絲也是製造。你真的覺得美國人會想做這些嗎?川普說要讓製造業回美,但真正會回去的,是高自動化、高技術含量、有補貼誘因的產業,傳統的勞力密集型產業根本不可能全面回流美國。因應川普1.0的影響,這麼多台商在越南、泰國才剛蓋好廠,才剛要折舊耶,怎麼可能又馬上全部遷至美國?這不是模擬城市,企業有本錢也不會亂動。所以這場戲,更大一部分是「逼著全球資本來投資美國,來補美國逆差」,而不是一場製造業全線回流的夢幻劇。

現在看起來,川普延後了90天正式實施對等關稅,這90天就是給各國談判空間,是川普釋出「談判空間」的戰略操作,而並非立場轉軟的反覆顛倒。

📌 總結一句話:
與其追著川普每則發文及各種關稅消息而起舞,不如先把握他背後的策略邏輯。然後問問自己:關稅議題的核心是殺估值還是殺基本面呢?另外,當像是目前不確性高的情況下,必要的提高現金水位及降低槓桿,以求得順利渡過此風暴是非常實際的作法。

每個人都會在混亂中想找方向,我只是在這裡說說我的推論,給需要的人參考。

avatar-img
和其他 7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Pax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此前關於關稅的討論:

川普瘋了?還是這是一場關稅談判的高明布局? (2025/4/7)

川普:美對中關稅提升至125%!75國「降至10%」90天 (2025/4/10)


現在每天關於關稅的新聞都相當的多,大家都快要被訊息所淹沒,當然也包含我接下來這篇短文(笑)。如果你還有興趣瞭解關稅議題的話,不妨花個時間看看這篇。

我一直強調一個觀念——與其陷在他每句話的忽鷹忽鴿裡,不如理解他整體談判的中心邏輯,你才不會被帶著跑。

川普是什麼人?他的書《交易的藝術》裡講得很直白:「我會開出非常高的目標,然後持續不斷施壓,直到達成我想要的結果。」所以這波關稅大開大闔,本質不是要毀了全球貿易秩序,而是開出「極端籌碼」,逼各國上談判桌。

我認為,川普的終極目標其實就是:
1. 建立「全球統一10%關稅」的新貿易秩序。
2. 壓各國擴大對美採購、減少美國逆差。
3. 要求各國配合「圍堵中國洗產地」。

如果一開始就提出10%大家會反彈,那就先喊個40%、60%,然後再降到10%,大家反而覺得「賺到了」。這叫「先開高,後讓步,換利益」——標準談判手法。

我也看到有些人在問:「會不會其他國也被課到30%或50%?」我直接說,不可能是最終版本。除了中國(這是主戰場)之外,其他國家都是談判籌碼,最後劇本應該會是「中國高關稅不變,其它大部分國家回到10%」。

有人還說「川普是要弄垮經濟」,這真的不合邏輯。你看有哪個正常國家的總統,是以「弄垮自己經濟」為目標的?美國再怎樣還是選舉制度,太極端期中選舉就會被教訓。

我知道有人會說:「川普要讓製造業回美國啊!」製造業有分很多種,踩縫紉機、鎔接螺絲也是製造。你真的覺得美國人會想做這些嗎?川普說要讓製造業回美,但真正會回去的,是高自動化、高技術含量、有補貼誘因的產業,傳統的勞力密集型產業根本不可能全面回流美國。因應川普1.0的影響,這麼多台商在越南、泰國才剛蓋好廠,才剛要折舊耶,怎麼可能又馬上全部遷至美國?這不是模擬城市,企業有本錢也不會亂動。所以這場戲,更大一部分是「逼著全球資本來投資美國,來補美國逆差」,而不是一場製造業全線回流的夢幻劇。

現在看起來,川普延後了90天正式實施對等關稅,這90天就是給各國談判空間,是川普釋出「談判空間」的戰略操作,而並非立場轉軟的反覆顛倒。

📌 總結一句話:
與其追著川普每則發文及各種關稅消息而起舞,不如先把握他背後的策略邏輯。然後問問自己:關稅議題的核心是殺估值還是殺基本面呢?另外,當像是目前不確性高的情況下,必要的提高現金水位及降低槓桿,以求得順利渡過此風暴是非常實際的作法。

每個人都會在混亂中想找方向,我只是在這裡說說我的推論,給需要的人參考。

avatar-img
和其他 7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