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生被賦予更多的權利後,老師不但沒有被賦予相應的管教權,甚至於還被越來越多「友善學生的法條」弄得綁手綁腳。管了還會被學生/家長質疑憑哪一條辦法管這麼多?不是被投訴就是被告。
當學生上課影響班級秩序時,老師管教學生,學生不愛聽,他可以頂嘴、他可以拿手機出來錄影,但老師卻動輒得咎,可能稍微話講得重一點就會遭受責罰。
當教育部在推動數位精進、鼓吹生生用平板的同時,卻沒有同時拿出強而有力的數位機具/手機的管教辦法,上課時學生時不時就拿出平板/手機來追劇打手遊,老師只能勸說,還不能暫時沒收,一樣是一不小心就動輒得咎,學生只要錄影、剪輯他要的部分,上傳到網路上,教師就被網路酸民們吞噬掉了。
更不要提這些年來很常聽到的「校事會議」,本意是要避免「師師相護」,讓學校更有效處理校園霸凌、性騷擾等事件,保障學生安全,但是因為檢舉過於浮濫,只要家長/學生稍有不如意,冠上一句「我覺得我的學習權/受教權/身體自主權受損」,校方依法就要召開校事會議、了解案情、討論是否成立調查小組。曾有聽過認真教學的同業工會因為被家長質疑罔顧學生的受教權,一狀投訴到國教署去,校方在召開校事會議的期間,這位同業工會表示內心很煎熬,他想不透為何自己會因為教法的問題而被投訴。
當整個社會/教育制度越來越開化、對學生越來越友善後,卻沒有給教師足夠的保護機制及支持,加上網路的盛行,學生或家長只要一不滿動不動就會發動態到網路上去公審,這也難怪越來越多人不想當老師,例如像數學科、自然科的教職缺這幾年越來越找不到人,我寧可到園區工作去面對機台,至少機台說1是1說0是0,不用擔心有一天機台會情緒發作說要告我......。
過去在「教育議題」中已經發表了很多厭世圖文,這一篇也只是在看到一位代理老師跳樓之後的再次喃喃自語,什麼是教師需要的支援系統?絕對不是甚麼諮商小卡,也不是亡羊補牢的免費諮商補助,而是希望能在一開始就有個強而有力的制度當基層教師的靠山,支持教師們能夠積極地從事班級管理,而不是消極地「別人的囝S袂了」、每天只求安全下班。
#厭世教師
更多的教育圖文請見「教育議題」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78494925572054&type=3
當學生被賦予更多的權利後,老師不但沒有被賦予相應的管教權,甚至於還被越來越多「友善學生的法條」弄得綁手綁腳。管了還會被學生/家長質疑憑哪一條辦法管這麼多?不是被投訴就是被告。
當學生上課影響班級秩序時,老師管教學生,學生不愛聽,他可以頂嘴、他可以拿手機出來錄影,但老師卻動輒得咎,可能稍微話講得重一點就會遭受責罰。
當教育部在推動數位精進、鼓吹生生用平板的同時,卻沒有同時拿出強而有力的數位機具/手機的管教辦法,上課時學生時不時就拿出平板/手機來追劇打手遊,老師只能勸說,還不能暫時沒收,一樣是一不小心就動輒得咎,學生只要錄影、剪輯他要的部分,上傳到網路上,教師就被網路酸民們吞噬掉了。
更不要提這些年來很常聽到的「校事會議」,本意是要避免「師師相護」,讓學校更有效處理校園霸凌、性騷擾等事件,保障學生安全,但是因為檢舉過於浮濫,只要家長/學生稍有不如意,冠上一句「我覺得我的學習權/受教權/身體自主權受損」,校方依法就要召開校事會議、了解案情、討論是否成立調查小組。曾有聽過認真教學的同業工會因為被家長質疑罔顧學生的受教權,一狀投訴到國教署去,校方在召開校事會議的期間,這位同業工會表示內心很煎熬,他想不透為何自己會因為教法的問題而被投訴。
當整個社會/教育制度越來越開化、對學生越來越友善後,卻沒有給教師足夠的保護機制及支持,加上網路的盛行,學生或家長只要一不滿動不動就會發動態到網路上去公審,這也難怪越來越多人不想當老師,例如像數學科、自然科的教職缺這幾年越來越找不到人,我寧可到園區工作去面對機台,至少機台說1是1說0是0,不用擔心有一天機台會情緒發作說要告我......。
過去在「教育議題」中已經發表了很多厭世圖文,這一篇也只是在看到一位代理老師跳樓之後的再次喃喃自語,什麼是教師需要的支援系統?絕對不是甚麼諮商小卡,也不是亡羊補牢的免費諮商補助,而是希望能在一開始就有個強而有力的制度當基層教師的靠山,支持教師們能夠積極地從事班級管理,而不是消極地「別人的囝S袂了」、每天只求安全下班。
#厭世教師
更多的教育圖文請見「教育議題」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78494925572054&typ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