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說日期:2025年5月2日
聽完了台光電Q1法說會,以下是我邊聽邊紀錄+使用AI協助整理的內容,供有興趣的人參考。如果你有時間,很建議你自己收聽,也許你會聽到更多的重點,影音檔及投影片網址附於文章最末。
🔹 市場地位與競爭優勢
1. 高速市場市佔:公司預估 2024 年高速 CCL 市佔率將由 2023 年的 28.4% 提升至 35%。
2. 對手分析:
日/韓競爭對手:雖技術力相當,但成本結構與產能皆不如台光電。
台/中競爭對手:自認技術上領先兩個世代。
🔹 擴產與資本支出
3. 擴產進度更新:
黃石廠月產能 30萬張,提前至5月開出。
馬來西亞廠月產能 60萬張,提前至8月開出。
4. 2025年資本支出預算 130 億元,配置如下:
* 黃石 10 億、檳城 40 億、中山 20 億、大園 46 億
* 美國設備升級 7 億、維修歲修與汰舊 7 億
🔹 關稅、原物料與匯率觀點
5. 關稅議題:公司認為此屬「談判策略」而非最終目的,關稅戰並不會持續長久,評估不影響自身營運。
6. 匯率與銅價:
* 長期趨於穩定,與對手皆面臨相同風險
* 強調會專注研發與終端需求開拓
* 銅價若波動過大,具轉嫁能力
🔹 營運現況與展望
7. 2025Q1 稼動率為滿載,沒感受到是由於關稅帶來的急單效應。
8. 2025下半年展望:目前仍言之過早,但三大產品線皆預期成長,產品組合可望持續優化。
9. 高階材料滲透率:M6(含)以上材料於 Q1 出貨比重超過 35%+,預期將持續上升。
10. 毛利率驅動因素排序:產品組合 > 原物料成本 > 稼動率 > 匯率
🔹 各產品線動態
11. 主要廠區產能配置:各廠區均具備全製程能力與供應基礎建設產品的條件。
* 昆山廠產能預計持續至 2026年底前維持使用。
12. 產品毛利比較:
* 基礎建設(低軌衛星8%/伺服器46%/交換器46%)與手持裝置毛利 高於 公司平均
* 車用、工業為毛利率較低項目
🔹 客戶與應用端觀察
13. 關注若CSP資本支出增加,公司將同步受益,訂單能見度也將延伸。
14. 日系廠保守擴產,新訂單由台光電吸收,為現在進行式。
15. Q1 AI 應用佔營收超過 35%,產品包括 OAM / UBB / Switch board / Main board。
16. Q1 外包占比:比例不高,但公司不便公開細節。
17. M9 材料進度:石英布產品目前處於送樣階段,將依照客戶量產進度準備供應。
🔹 手機及筆電業務回溫
18. 中國手機市場 Q1 有明顯復甦,筆電市場回暖是 Q1 營收超預期的主因之一。
---
台光電 2025Q1 法說會影音檔連結
https://irconference.twse.com.tw/2383_192_20250502_ch.mp4
投影片連結
https://mopsov.twse.com.tw/server-java/FileDownLoad?step=9&filePath=/home/html/nas/STR/&functionName=t100sb02_1&fileName=238320250430M001.pdf
---
從這次法說會上,的確可以明顯看出台光電對未來展望抱持高度的信心與把握:
1. 產能提前開出:
原訂計畫的黃石廠、馬來西亞廠擴產時程都提前開出,這通常代表訂單能見度與客戶需求非常明確。
2. 對競爭優勢明確表述:
直言技術領先台/中對手兩個世代,且日韓廠商受限於產能不足,更彰顯公司自信。
3. 對政策和關稅風險保持冷靜態度:
認為關稅議題為談判策略,不會長期持續,影響也有限。
4. 產品組合持續優化:
明確指出高階產品佔比持續提升,基礎建設產品佔比提高,毛利率也有改善空間。
整體而言,公司對市場環境、競爭地位、營運規劃的描述都相當積極、明確,表達出對未來的確實掌握與布局的信心。
📅 法說日期:2025年5月2日
聽完了台光電Q1法說會,以下是我邊聽邊紀錄+使用AI協助整理的內容,供有興趣的人參考。如果你有時間,很建議你自己收聽,也許你會聽到更多的重點,影音檔及投影片網址附於文章最末。
🔹 市場地位與競爭優勢
1. 高速市場市佔:公司預估 2024 年高速 CCL 市佔率將由 2023 年的 28.4% 提升至 35%。
2. 對手分析:
日/韓競爭對手:雖技術力相當,但成本結構與產能皆不如台光電。
台/中競爭對手:自認技術上領先兩個世代。
🔹 擴產與資本支出
3. 擴產進度更新:
黃石廠月產能 30萬張,提前至5月開出。
馬來西亞廠月產能 60萬張,提前至8月開出。
4. 2025年資本支出預算 130 億元,配置如下:
* 黃石 10 億、檳城 40 億、中山 20 億、大園 46 億
* 美國設備升級 7 億、維修歲修與汰舊 7 億
🔹 關稅、原物料與匯率觀點
5. 關稅議題:公司認為此屬「談判策略」而非最終目的,關稅戰並不會持續長久,評估不影響自身營運。
6. 匯率與銅價:
* 長期趨於穩定,與對手皆面臨相同風險
* 強調會專注研發與終端需求開拓
* 銅價若波動過大,具轉嫁能力
🔹 營運現況與展望
7. 2025Q1 稼動率為滿載,沒感受到是由於關稅帶來的急單效應。
8. 2025下半年展望:目前仍言之過早,但三大產品線皆預期成長,產品組合可望持續優化。
9. 高階材料滲透率:M6(含)以上材料於 Q1 出貨比重超過 35%+,預期將持續上升。
10. 毛利率驅動因素排序:產品組合 > 原物料成本 > 稼動率 > 匯率
🔹 各產品線動態
11. 主要廠區產能配置:各廠區均具備全製程能力與供應基礎建設產品的條件。
* 昆山廠產能預計持續至 2026年底前維持使用。
12. 產品毛利比較:
* 基礎建設(低軌衛星8%/伺服器46%/交換器46%)與手持裝置毛利 高於 公司平均
* 車用、工業為毛利率較低項目
🔹 客戶與應用端觀察
13. 關注若CSP資本支出增加,公司將同步受益,訂單能見度也將延伸。
14. 日系廠保守擴產,新訂單由台光電吸收,為現在進行式。
15. Q1 AI 應用佔營收超過 35%,產品包括 OAM / UBB / Switch board / Main board。
16. Q1 外包占比:比例不高,但公司不便公開細節。
17. M9 材料進度:石英布產品目前處於送樣階段,將依照客戶量產進度準備供應。
🔹 手機及筆電業務回溫
18. 中國手機市場 Q1 有明顯復甦,筆電市場回暖是 Q1 營收超預期的主因之一。
---
台光電 2025Q1 法說會影音檔連結
https://irconference.twse.com.tw/2383_192_20250502_ch.mp4
投影片連結
https://mopsov.twse.com.tw/server-java/FileDownLoad?step=9&filePath=/home/html/nas/STR/&functionName=t100sb02_1&fileName=238320250430M001.pdf
---
從這次法說會上,的確可以明顯看出台光電對未來展望抱持高度的信心與把握:
1. 產能提前開出:
原訂計畫的黃石廠、馬來西亞廠擴產時程都提前開出,這通常代表訂單能見度與客戶需求非常明確。
2. 對競爭優勢明確表述:
直言技術領先台/中對手兩個世代,且日韓廠商受限於產能不足,更彰顯公司自信。
3. 對政策和關稅風險保持冷靜態度:
認為關稅議題為談判策略,不會長期持續,影響也有限。
4. 產品組合持續優化:
明確指出高階產品佔比持續提升,基礎建設產品佔比提高,毛利率也有改善空間。
整體而言,公司對市場環境、競爭地位、營運規劃的描述都相當積極、明確,表達出對未來的確實掌握與布局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