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iVsJames的美股投資分享
avatar-avatar
MimiVsJame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從2011到2025,降評事件背後的歷史脈絡與投資啟示(此篇登在美股投資分享專欄)


1. 三大信評機構皆已下調美國主權信評,2025年穆迪的降評象徵美國首次全面失去AAA地位。

2011年:標普首降,因為政治僵局。

2023年:惠譽降評,強調財政結構性惡化。

2025年:穆迪跟進,市場認為對中長期財政出現嚴重警訊。

2. 主權信評調降對金融市場影響短期劇烈,但長期表現多回歸基本面與經濟成長軌道。2011與2023年皆出現美股短期下殺,但半年內多數指數創新高。降評為「事件性利空」,對長線投資人來說屬於『噪音』。

3. 債券市場對評等調降反應分歧,視當時宏觀背景而定。2011年因避險情緒反而壓低長債殖利率;2023年則殖利率大幅上揚,反映市場對長期信用與通膨風險的再評價。

4. 研究與數據顯示:美國主權信評調降對主要科技股(AAPL、MSFT、AMZN)無顯著異常報酬。t檢定與CAR值皆無統計顯著性。

5. 美債的流動性、避險屬性與全球資本市場的基準地位短期難以被取代。多數外資仍視美債為核心資產;放棄美債可能會違反風險分散原則,並且其他地區真的有比美國好的有哪些?(有研究論文分析)

#看完整文章:https://vocus.cc/article/68297cf9fd89780001f742a3


Edward Yang-avatar-img
Edward Yang和其他 13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MimiVsJame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從2011到2025,降評事件背後的歷史脈絡與投資啟示(此篇登在美股投資分享專欄)


1. 三大信評機構皆已下調美國主權信評,2025年穆迪的降評象徵美國首次全面失去AAA地位。

2011年:標普首降,因為政治僵局。

2023年:惠譽降評,強調財政結構性惡化。

2025年:穆迪跟進,市場認為對中長期財政出現嚴重警訊。

2. 主權信評調降對金融市場影響短期劇烈,但長期表現多回歸基本面與經濟成長軌道。2011與2023年皆出現美股短期下殺,但半年內多數指數創新高。降評為「事件性利空」,對長線投資人來說屬於『噪音』。

3. 債券市場對評等調降反應分歧,視當時宏觀背景而定。2011年因避險情緒反而壓低長債殖利率;2023年則殖利率大幅上揚,反映市場對長期信用與通膨風險的再評價。

4. 研究與數據顯示:美國主權信評調降對主要科技股(AAPL、MSFT、AMZN)無顯著異常報酬。t檢定與CAR值皆無統計顯著性。

5. 美債的流動性、避險屬性與全球資本市場的基準地位短期難以被取代。多數外資仍視美債為核心資產;放棄美債可能會違反風險分散原則,並且其他地區真的有比美國好的有哪些?(有研究論文分析)

#看完整文章:https://vocus.cc/article/68297cf9fd89780001f742a3


Edward Yang-avatar-img
Edward Yang和其他 13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