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的中山路,這條談不上熱鬧的街道,說是台中舊城區花漾文化最重要的中軸線我想並不為過。一端與台中車頭接壤,往西延伸會經過熱鬧的中華路。這其中有宮原眼科、綠川、第四信用合作社、富吉珈琲、洪瑞珍、萬益豆干、第二市場、柳川古道、柳川等等,再從這條軸線南北擴散,步行就能走遍整個台中舊城區。若說相鄰的中正路是台中過去最繁盛的商業交通樞紐,中山路這條「最早的鈴蘭通」才是更為親切閒適的消費副軸。
在第四信用合作社的正對面,有個小小店舖,名叫「中山73」,裏頭二樓藏著一間小小的電影院。店鋪門面有電子影像輪播近日檔期的電影介紹,入內前廳就擺放一台老放映機,周邊牆面展示著與台中相關的電影紀事。我以為這個小小的文化單位是台中市政府的文化推廣,然而一問之下隸屬新聞局,直屬中央。昨天放映侯孝賢導演的經典作品《戀戀風塵》,免費入場,昨晚我去這裡看了這場電影。不過這裡不是所有的電影都是免費入場的,只有主題影展是,正常電影票價是220元。這個月的主題影展是鐵道影展,另一部免費入場的電影是王童導演的作品《看海的日子》,這部電影我過去簡單聊過。
電影與當代民生息息相關,我覺得新聞局透過這個單位設施作文化推廣,讓民眾有著這樣一條脈絡可以去追憶這塊土地的歷史紋理,這是相當好的人文教育。而且這個戲院的選片不僅於國產電影,其視野其實放於全世界,放映的電影還有各國影展片、或是獨立製片的電影。只是這家影院只有一個放映廳,一整個月的戲碼是輪著放映。別看這家戲院冷僻,雖然座位席了不起就40~50席,每次經過若遇散場,人也是蜂湧而出,很多時候應該都能滿座吧我想。
說了些對之肯定的看法,然而做設計的就是那麼討人厭,什麼事都能找到批評的點,現在就讓我來機車一下。戲院雖小,然而設備毫不含糊,座椅給得很有誠意絕不簡陋,但我一看就知道完了,這兩個小時肯定受罪。戲院每一排只有5個座位,第二、三座位間是走道,不劃位。那個椅子的質感真好,身體往後躺能稍稍後傾,椅背後傾時坐墊會稍往前延伸,還算蠻講究的。但是椅背有做出頭枕的高度,這導致坐在椅上的人會稍稍被推成低頭的姿勢,然後吊著眼睛看向銀幕。這是國內對於人體工學座椅的迷思,認為座椅該給個像是放在床上的枕頭,然而這是錯的。長時間低頭滑手機對頸椎是一種傷害,而這種座椅的工學就是讓人強迫處於低頭滑手機的姿勢,這對頸椎而言怎麼可能會舒適?現今睡眠用的枕頭工學強調的是對頸椎的支撐而不是去墊著那顆笨腦袋。而工學椅的頭枕應該是要在椅背後傾時,提供頭顱稍可後仰伸展但有支撐不至於懸空,而不是將人強迫低頭傷害頸椎。這我在過去介紹〈經典的人體工學椅:AERON〉那篇文中有提到,為什麼國外經典的工學椅沒有頭枕?而我卻還得把我買的國內品牌工學椅的頭枕給拆掉?
這篇文沒有聊到我昨天去看的電影,電影很好,我很喜歡,也許哪天我會在〈微雷聊電影〉的房間裡開篇章聊聊。今天主要分享「中山73」,在台中對電影藝文感興趣的朋友,推薦這個園地給你們。
台中市的中山路,這條談不上熱鬧的街道,說是台中舊城區花漾文化最重要的中軸線我想並不為過。一端與台中車頭接壤,往西延伸會經過熱鬧的中華路。這其中有宮原眼科、綠川、第四信用合作社、富吉珈琲、洪瑞珍、萬益豆干、第二市場、柳川古道、柳川等等,再從這條軸線南北擴散,步行就能走遍整個台中舊城區。若說相鄰的中正路是台中過去最繁盛的商業交通樞紐,中山路這條「最早的鈴蘭通」才是更為親切閒適的消費副軸。
在第四信用合作社的正對面,有個小小店舖,名叫「中山73」,裏頭二樓藏著一間小小的電影院。店鋪門面有電子影像輪播近日檔期的電影介紹,入內前廳就擺放一台老放映機,周邊牆面展示著與台中相關的電影紀事。我以為這個小小的文化單位是台中市政府的文化推廣,然而一問之下隸屬新聞局,直屬中央。昨天放映侯孝賢導演的經典作品《戀戀風塵》,免費入場,昨晚我去這裡看了這場電影。不過這裡不是所有的電影都是免費入場的,只有主題影展是,正常電影票價是220元。這個月的主題影展是鐵道影展,另一部免費入場的電影是王童導演的作品《看海的日子》,這部電影我過去簡單聊過。
電影與當代民生息息相關,我覺得新聞局透過這個單位設施作文化推廣,讓民眾有著這樣一條脈絡可以去追憶這塊土地的歷史紋理,這是相當好的人文教育。而且這個戲院的選片不僅於國產電影,其視野其實放於全世界,放映的電影還有各國影展片、或是獨立製片的電影。只是這家影院只有一個放映廳,一整個月的戲碼是輪著放映。別看這家戲院冷僻,雖然座位席了不起就40~50席,每次經過若遇散場,人也是蜂湧而出,很多時候應該都能滿座吧我想。
說了些對之肯定的看法,然而做設計的就是那麼討人厭,什麼事都能找到批評的點,現在就讓我來機車一下。戲院雖小,然而設備毫不含糊,座椅給得很有誠意絕不簡陋,但我一看就知道完了,這兩個小時肯定受罪。戲院每一排只有5個座位,第二、三座位間是走道,不劃位。那個椅子的質感真好,身體往後躺能稍稍後傾,椅背後傾時坐墊會稍往前延伸,還算蠻講究的。但是椅背有做出頭枕的高度,這導致坐在椅上的人會稍稍被推成低頭的姿勢,然後吊著眼睛看向銀幕。這是國內對於人體工學座椅的迷思,認為座椅該給個像是放在床上的枕頭,然而這是錯的。長時間低頭滑手機對頸椎是一種傷害,而這種座椅的工學就是讓人強迫處於低頭滑手機的姿勢,這對頸椎而言怎麼可能會舒適?現今睡眠用的枕頭工學強調的是對頸椎的支撐而不是去墊著那顆笨腦袋。而工學椅的頭枕應該是要在椅背後傾時,提供頭顱稍可後仰伸展但有支撐不至於懸空,而不是將人強迫低頭傷害頸椎。這我在過去介紹〈經典的人體工學椅:AERON〉那篇文中有提到,為什麼國外經典的工學椅沒有頭枕?而我卻還得把我買的國內品牌工學椅的頭枕給拆掉?
這篇文沒有聊到我昨天去看的電影,電影很好,我很喜歡,也許哪天我會在〈微雷聊電影〉的房間裡開篇章聊聊。今天主要分享「中山73」,在台中對電影藝文感興趣的朋友,推薦這個園地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