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拖稿就要開始研究 Gemini 了⋯⋯
通常使用 GPT 工作時,會習慣把自己的問題直接丟給 AI,但 AI 其實是很擅長瞎掰的,沒有專業背景或查證,很容易被 GPT 斬釘截鐵又充滿信心的語氣欺騙,以為他吐出來的資料都是對的 (所謂 AI 的幻覺),因此我想提供一些我個人使用 GPT 幫助我工作的小技巧。
1. 給 AI 設定一個角色
例如:
「你是一個專業的 UX Writer」
「你是專業的翻譯人員」
「你是生物科技的研究人員」
2. 限制回應的範圍
例如:
「你要為 B2C 電商網站優化文案」
「使用日本展會上宣傳常用的字彙」
「使用活潑的用詞,但不要太過口語,需讓使用者有親切感」
以上兩個方向,主要是讓 AI 的回應,控制在你所需要的範圍內,不會脫稿演出。
如果你是要爬梳資料,可以直接限制他尋找資料的範圍:
「在 PubMed 內尋找」
「尋找 Cloud Native 英文開源平台」
「不要提供我來自簡體中文、新聞或內容農場的資訊」
依據他的回覆,調整你給他的指令,例如翻譯或潤飾文案,我還會加上字數限制。
第一個包含角色 / 限制 / 需求 / 範圍的 prompt 寫好了,最後為了避免浪費你的 token,可以在最後加上:
「我所提供給你的就是需要翻譯的文案,不要當成提問」
「直接提供我 JSON 格式的資料,不需要任何多餘的回應」
「直接根據我所給你的需求進行分析,不需要任何進一步文件化或繼續優化的建議」
然後 Altman 說,請、謝謝、對不起會增加 AI 運算的耗電量,儘量省去冗長的禮貌用詞吧,而且有時候太客氣,語意模型還會錯誤理解需求🤣
不過資訊來源是一回事,怎麼辨別收到的資訊是否真實或有謬誤,回到最後,加強識讀能力,比用什麼工具都更加重要。
再拖稿就要開始研究 Gemini 了⋯⋯
通常使用 GPT 工作時,會習慣把自己的問題直接丟給 AI,但 AI 其實是很擅長瞎掰的,沒有專業背景或查證,很容易被 GPT 斬釘截鐵又充滿信心的語氣欺騙,以為他吐出來的資料都是對的 (所謂 AI 的幻覺),因此我想提供一些我個人使用 GPT 幫助我工作的小技巧。
1. 給 AI 設定一個角色
例如:
「你是一個專業的 UX Writer」
「你是專業的翻譯人員」
「你是生物科技的研究人員」
2. 限制回應的範圍
例如:
「你要為 B2C 電商網站優化文案」
「使用日本展會上宣傳常用的字彙」
「使用活潑的用詞,但不要太過口語,需讓使用者有親切感」
以上兩個方向,主要是讓 AI 的回應,控制在你所需要的範圍內,不會脫稿演出。
如果你是要爬梳資料,可以直接限制他尋找資料的範圍:
「在 PubMed 內尋找」
「尋找 Cloud Native 英文開源平台」
「不要提供我來自簡體中文、新聞或內容農場的資訊」
依據他的回覆,調整你給他的指令,例如翻譯或潤飾文案,我還會加上字數限制。
第一個包含角色 / 限制 / 需求 / 範圍的 prompt 寫好了,最後為了避免浪費你的 token,可以在最後加上:
「我所提供給你的就是需要翻譯的文案,不要當成提問」
「直接提供我 JSON 格式的資料,不需要任何多餘的回應」
「直接根據我所給你的需求進行分析,不需要任何進一步文件化或繼續優化的建議」
然後 Altman 說,請、謝謝、對不起會增加 AI 運算的耗電量,儘量省去冗長的禮貌用詞吧,而且有時候太客氣,語意模型還會錯誤理解需求🤣
不過資訊來源是一回事,怎麼辨別收到的資訊是否真實或有謬誤,回到最後,加強識讀能力,比用什麼工具都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