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Meta 對 Scale AI 投下鉅資後,AI 訓練數據供應鏈迎來分流潮。Google、微軟等原本依賴 Scale 的巨頭,開始尋找能夠提供高品質標註服務的替代供應商。而這波轉單潮中,最受益的正是另一家低調但實力堅強的公司 : INOD。
INOD 不像 Scale 拚自動化、量產速度,而是專注於醫療、金融、法律等高門檻領域,提供高度準確、合規的 AI 訓練資料。這類資料對品質要求極高,建立起難以取代的專業壁壘。結果就是:2025 年 Q1 營收年增 120%,淨利與毛利率也雙雙創高,展現爆發性動能。
更關鍵的是,它的估值仍遠低於產業平均。相對 Scale AI 動輒 29 倍 P/S 的估值水準,INOD潛藏的重估空間極大。加上穩健的財務結構、手中握有充沛現金與未動用信貸額度,讓它成為少數在 AI 基建中兼具成長性與防禦力的標的。
完整文章:https://vocus.cc/article/685357fefd89780001f82107
在 Meta 對 Scale AI 投下鉅資後,AI 訓練數據供應鏈迎來分流潮。Google、微軟等原本依賴 Scale 的巨頭,開始尋找能夠提供高品質標註服務的替代供應商。而這波轉單潮中,最受益的正是另一家低調但實力堅強的公司 : INOD。
INOD 不像 Scale 拚自動化、量產速度,而是專注於醫療、金融、法律等高門檻領域,提供高度準確、合規的 AI 訓練資料。這類資料對品質要求極高,建立起難以取代的專業壁壘。結果就是:2025 年 Q1 營收年增 120%,淨利與毛利率也雙雙創高,展現爆發性動能。
更關鍵的是,它的估值仍遠低於產業平均。相對 Scale AI 動輒 29 倍 P/S 的估值水準,INOD潛藏的重估空間極大。加上穩健的財務結構、手中握有充沛現金與未動用信貸額度,讓它成為少數在 AI 基建中兼具成長性與防禦力的標的。
完整文章:https://vocus.cc/article/685357fefd89780001f8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