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初年,儘管滿語還是多數滿人的母語,順治皇帝已經開始有點警覺滿人漢化的危險。他在順治十一年的時候,乾脆下令道:
「朕思習漢書,入漢俗,漸忘我滿洲舊制。前准宗人府禮部所請,設立宗學,令宗室子弟,讀書其內。因派員教習滿書,其願習漢書者,各聽其便。今思既習滿書,即可將翻譯各樣漢書觀玩。著永停其習漢字諸書,專習滿書。」
換言之,「讀什麼漢文的三國演義、水滸傳,你都學滿文了,還不給我看滿文本。」
雖然現在看起來可能有點奇怪,但這其實讓我想到,很多國家進口外國電影、戲劇的時候,也會優先上本國配音。像這樣藉由保障語言在娛樂文化的使用比例,也算是一種推廣語言的文化資本的方式吧。
雖然現代應該沒有國家會像順治一樣,直接禁止一部份人看原文原音就是了。
&
圖片:順治皇帝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Shunzhi.jpg"
資料來源:
陳力,〈清朝旗人滿語衰退能力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頁115。
在清代初年,儘管滿語還是多數滿人的母語,順治皇帝已經開始有點警覺滿人漢化的危險。他在順治十一年的時候,乾脆下令道:
「朕思習漢書,入漢俗,漸忘我滿洲舊制。前准宗人府禮部所請,設立宗學,令宗室子弟,讀書其內。因派員教習滿書,其願習漢書者,各聽其便。今思既習滿書,即可將翻譯各樣漢書觀玩。著永停其習漢字諸書,專習滿書。」
換言之,「讀什麼漢文的三國演義、水滸傳,你都學滿文了,還不給我看滿文本。」
雖然現在看起來可能有點奇怪,但這其實讓我想到,很多國家進口外國電影、戲劇的時候,也會優先上本國配音。像這樣藉由保障語言在娛樂文化的使用比例,也算是一種推廣語言的文化資本的方式吧。
雖然現代應該沒有國家會像順治一樣,直接禁止一部份人看原文原音就是了。
&
圖片:順治皇帝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Shunzhi.jpg"
資料來源:
陳力,〈清朝旗人滿語衰退能力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頁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