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早上我們家有一個固定行程就是在社區籃球隊練習。
那天練完球老公跟我分享了一個和青少年對打的小故事,我聽完覺得很感動。
那群青少年裡有一位眼神裡寫滿了「我要從你手上抄到球」的認真。
他一次又一次拚命想抄球,雖然每次都沒成功但那股拚勁讓人佩服。
結束之後那位少年笑他說:
「他雖然先讓你抄走,但下一秒又把球拿走直接快攻了。」
少年瞬間沮喪的低下頭,但我老公走過去輕聲對他說:「年輕人,打球就是要有這種企圖心。」
這一刻,他接住了一個沮喪的少年。
聽完這個故事我突然想起一件事。
他國中念的學校當時正是參加 JHBL 甲級的籃球隊,那也是很多孩子夢寐以求的舞台。
有一次球隊教練甚至親自登門,拜託他媽媽點頭讓他加入校隊。
但他媽媽只是說了一句:「讀書比較重要。」
就這樣他錯過了那個時期、錯過了球隊也錯過了可能的某個人生分岔點。
但他沒有放棄籃球,反而像在抗議那個決定一樣,他開始在各個學校、社區的球場,和社會甲組、HBL的現役球員也和比自己高20公分的選手較勁。
「現在的我不需要證明我還很行,但只要還有青少年願意努力、還有拼勁,我就會傳球給他們,幫他們創造得分機會。」
但最讓我佩服的是,他沒有讓自己的遺憾和曾經的夢想變成孩子的壓力。
而是把自己多年在球場的經驗和研究NBA、日本、中國訓練系統;再結合給弟的成長節奏、體能曲線、心理成熟度,在「不超前訓練」的原則下,為孩子量身打造一條可以走得久的訓練路線。
我們家練球不是一天幾百投那種拚命三郎式的操練。而是根據身體發展、關節強度、肌力協調,設定每個階段的目標。
老公常說:「我們練得不是快,而是要走得逺。」
這句話我記在心裡。因為我知道說這句話的是一個經歷過挫折的人、是一個曾經錯過球隊、走過無聲球場、最後選擇用理解與溫柔去陪伴下一個想打球的孩子的大人。
而這,正是我最佩服的地方。
#艾瑪小姐的閱讀練習式
#陪跑員媽媽筆記冊
#鷹架教養
#我們家的陪練日常
#籃球心練習
#爸爸訓練師
星期天早上我們家有一個固定行程就是在社區籃球隊練習。
那天練完球老公跟我分享了一個和青少年對打的小故事,我聽完覺得很感動。
那群青少年裡有一位眼神裡寫滿了「我要從你手上抄到球」的認真。
他一次又一次拚命想抄球,雖然每次都沒成功但那股拚勁讓人佩服。
結束之後那位少年笑他說:
「他雖然先讓你抄走,但下一秒又把球拿走直接快攻了。」
少年瞬間沮喪的低下頭,但我老公走過去輕聲對他說:「年輕人,打球就是要有這種企圖心。」
這一刻,他接住了一個沮喪的少年。
聽完這個故事我突然想起一件事。
他國中念的學校當時正是參加 JHBL 甲級的籃球隊,那也是很多孩子夢寐以求的舞台。
有一次球隊教練甚至親自登門,拜託他媽媽點頭讓他加入校隊。
但他媽媽只是說了一句:「讀書比較重要。」
就這樣他錯過了那個時期、錯過了球隊也錯過了可能的某個人生分岔點。
但他沒有放棄籃球,反而像在抗議那個決定一樣,他開始在各個學校、社區的球場,和社會甲組、HBL的現役球員也和比自己高20公分的選手較勁。
「現在的我不需要證明我還很行,但只要還有青少年願意努力、還有拼勁,我就會傳球給他們,幫他們創造得分機會。」
但最讓我佩服的是,他沒有讓自己的遺憾和曾經的夢想變成孩子的壓力。
而是把自己多年在球場的經驗和研究NBA、日本、中國訓練系統;再結合給弟的成長節奏、體能曲線、心理成熟度,在「不超前訓練」的原則下,為孩子量身打造一條可以走得久的訓練路線。
我們家練球不是一天幾百投那種拚命三郎式的操練。而是根據身體發展、關節強度、肌力協調,設定每個階段的目標。
老公常說:「我們練得不是快,而是要走得逺。」
這句話我記在心裡。因為我知道說這句話的是一個經歷過挫折的人、是一個曾經錯過球隊、走過無聲球場、最後選擇用理解與溫柔去陪伴下一個想打球的孩子的大人。
而這,正是我最佩服的地方。
#艾瑪小姐的閱讀練習式
#陪跑員媽媽筆記冊
#鷹架教養
#我們家的陪練日常
#籃球心練習
#爸爸訓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