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我在方格子的寫作歷程,基本上就是小說與寫作心得兩者來回反覆橫跳。而且剛開始不是因為我可以同時駕馭兩者,而是很現實的,寫小說沒人看,那就寫點寫作心得好了。
我的付費專欄「奇幻寫作事」是個契機。2020年完成奇幻寫作事的專欄連載後,我就擬了兩部長篇小說,打算接下來以小說為主要經營內容;結果寫了大概一個月多,我就發現寫長篇連載完全沒人看。當時我就很慌,心想「完蛋了,我是不是快要被讀者忘掉了」,同時也非常挫折,即便我深知這兩部小說是我臨時想出來、根本沒做好長遠計畫的作品。
於是我又寫起了非小說類的文字,只是我不再去寫社會、政治議題,以及一些我根本不熟悉的題材。而是逐漸把注意力擺在創作方面。
不過除此之外,當時我還有寫極短篇小說。應該說,發現極短篇的創作形式,對我來說是救贖。
我大概就是從2020年開始,不斷在小說與寫作心得之間反覆橫跳。
剛開始其實不是很適應。因為寫小說的思考模式,與寫非小說類的文章是不一樣的;因此我每次轉換書寫方向時,都要花時間想一下、讀一點以前寫過的作品,重新喚醒暫時沉眠的肌肉記憶。
這很困難。我大概花了一年還兩年多時間,才慢慢適應思考模式換來換去的寫作方式。我猜想,這種轉換對於有受過專業寫作訓練的人來說應該不難吧?但很可惜我不是。我最初就只是個俗人,表達能力不好、寫作功力不強,靠著自己一步一步摸索、學習,才逐漸學會寫出(符合我理想的)好文字。
跳來跳去的寫作方式成為習慣之後,我才正式變成「隨時都能寫、什麼都能寫」的狀態,也就是現今的我。
過去這種轉換曾是阻礙,可是現在卻能讓我產生新鮮感,紓解撰寫小說或是非小說類文字時的煩悶與焦躁。
一樣又是個最近寫小品的小感觸。
是說我在方格子的寫作歷程,基本上就是小說與寫作心得兩者來回反覆橫跳。而且剛開始不是因為我可以同時駕馭兩者,而是很現實的,寫小說沒人看,那就寫點寫作心得好了。
我的付費專欄「奇幻寫作事」是個契機。2020年完成奇幻寫作事的專欄連載後,我就擬了兩部長篇小說,打算接下來以小說為主要經營內容;結果寫了大概一個月多,我就發現寫長篇連載完全沒人看。當時我就很慌,心想「完蛋了,我是不是快要被讀者忘掉了」,同時也非常挫折,即便我深知這兩部小說是我臨時想出來、根本沒做好長遠計畫的作品。
於是我又寫起了非小說類的文字,只是我不再去寫社會、政治議題,以及一些我根本不熟悉的題材。而是逐漸把注意力擺在創作方面。
不過除此之外,當時我還有寫極短篇小說。應該說,發現極短篇的創作形式,對我來說是救贖。
我大概就是從2020年開始,不斷在小說與寫作心得之間反覆橫跳。
剛開始其實不是很適應。因為寫小說的思考模式,與寫非小說類的文章是不一樣的;因此我每次轉換書寫方向時,都要花時間想一下、讀一點以前寫過的作品,重新喚醒暫時沉眠的肌肉記憶。
這很困難。我大概花了一年還兩年多時間,才慢慢適應思考模式換來換去的寫作方式。我猜想,這種轉換對於有受過專業寫作訓練的人來說應該不難吧?但很可惜我不是。我最初就只是個俗人,表達能力不好、寫作功力不強,靠著自己一步一步摸索、學習,才逐漸學會寫出(符合我理想的)好文字。
跳來跳去的寫作方式成為習慣之後,我才正式變成「隨時都能寫、什麼都能寫」的狀態,也就是現今的我。
過去這種轉換曾是阻礙,可是現在卻能讓我產生新鮮感,紓解撰寫小說或是非小說類文字時的煩悶與焦躁。
一樣又是個最近寫小品的小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