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年月的醫院,空氣總是沉甸甸的。 病人像雨季的水滴,不斷匯聚,而能接住他們的手,卻眼見著少了下去。衛福部的聲音偶爾會從電視機裡流出來,話語漂亮得像櫥窗裡的模型蛋糕,但十四樓病房的清冷的空氣裡裡,從未真正嚐到過改變的甜頭。 護理師們呢? 她們在夜班和白晝的縫隙裡,在體溫計與點滴瓶的刻度間,在病痛的低語和家屬焦灼目光交織的網中,一點點地,磨鈍了最初的光澤。有人悄然離去,背影消失在轉行的門後:賣保險、揉麵糰、寵物美容或是飛往地圖另一端的國度,尋找一個剝離了制服和聽診器的、或許更輕盈的自我。 半年前,弘媚也走了。 十四樓的空氣似乎更稀薄了一點。 她說:「想看看『自己』在別處是什麼樣子。」 目的地是南半球的陽光海岸。 她離開後的某一天,我走進護理站前的電梯裡。 看著電梯門合上的瞬間, 那彷彿久遠的一句毫無預兆地浮上心頭: 「自君別後,江南了無顏色。」 走廊盡頭的窗戶透進灰白的光, 照得石板地面更冰涼了。 今天早上,還是一如既往到14樓查房。 電梯門叮一聲滑開。 她就在那裡。 穿著熟悉的制服,站在病床前。 皮膚鍍上了一層南半球的陽光,微黑。 但眼神依舊清澈,像未被都市塵埃覆蓋的溪水。 我怔住了,喉嚨裡準備好的句子像被按下了刪除鍵, 一片空白。 最終擠出來的,卻是一句無關緊要的話: 「氣色不錯啊,曬黑了。」 她嘴角彎起一個很小的弧度, 聲音很輕:「嗯,我回來了。」 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 她的歸來,並非僅僅是人力表上多了一個數字。 那更像是一種無聲的確認,確認某些東西並未徹底消失。 像在漫長旅途中偶然聽到一首幾乎遺忘的老歌, 旋律響起,心頭的某個角落便自動亮起一盞微弱的燈。 對我們這些仍在十四樓光影裡浮沉的人來說, 她的身影,本身就帶著一種溫和的重量。 離開,有時只是為了測量距離。 而那份曾以為被疲憊掩埋的舊業, 原來一直像一枚沉靜的硬幣, 躺在心底最柔軟的角落, 從未真正遺失。 是的, 舊愛還是最美。 #十四樓紀事
🌿 這年月的醫院,空氣總是沉甸甸的。 病人像雨季的水滴,不斷匯聚,而能接住他們的手,卻眼見著少了下去。衛福部的聲音偶爾會從電視機裡流出來,話語漂亮得像櫥窗裡的模型蛋糕,但十四樓病房的清冷的空氣裡裡,從未真正嚐到過改變的甜頭。 護理師們呢? 她們在夜班和白晝的縫隙裡,在體溫計與點滴瓶的刻度間,在病痛的低語和家屬焦灼目光交織的網中,一點點地,磨鈍了最初的光澤。有人悄然離去,背影消失在轉行的門後:賣保險、揉麵糰、寵物美容或是飛往地圖另一端的國度,尋找一個剝離了制服和聽診器的、或許更輕盈的自我。 半年前,弘媚也走了。 十四樓的空氣似乎更稀薄了一點。 她說:「想看看『自己』在別處是什麼樣子。」 目的地是南半球的陽光海岸。 她離開後的某一天,我走進護理站前的電梯裡。 看著電梯門合上的瞬間, 那彷彿久遠的一句毫無預兆地浮上心頭: 「自君別後,江南了無顏色。」 走廊盡頭的窗戶透進灰白的光, 照得石板地面更冰涼了。 今天早上,還是一如既往到14樓查房。 電梯門叮一聲滑開。 她就在那裡。 穿著熟悉的制服,站在病床前。 皮膚鍍上了一層南半球的陽光,微黑。 但眼神依舊清澈,像未被都市塵埃覆蓋的溪水。 我怔住了,喉嚨裡準備好的句子像被按下了刪除鍵, 一片空白。 最終擠出來的,卻是一句無關緊要的話: 「氣色不錯啊,曬黑了。」 她嘴角彎起一個很小的弧度, 聲音很輕:「嗯,我回來了。」 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 她的歸來,並非僅僅是人力表上多了一個數字。 那更像是一種無聲的確認,確認某些東西並未徹底消失。 像在漫長旅途中偶然聽到一首幾乎遺忘的老歌, 旋律響起,心頭的某個角落便自動亮起一盞微弱的燈。 對我們這些仍在十四樓光影裡浮沉的人來說, 她的身影,本身就帶著一種溫和的重量。 離開,有時只是為了測量距離。 而那份曾以為被疲憊掩埋的舊業, 原來一直像一枚沉靜的硬幣, 躺在心底最柔軟的角落, 從未真正遺失。 是的, 舊愛還是最美。 #十四樓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