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占庭帝國時代,原本的羅馬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頭銜,有一個希臘版本的翻譯「賽巴斯托斯」(σεβαστός,可敬者、莊嚴者)。
雖然這個字在羅馬帝國時代就有用在羅馬皇帝身上,但隨著時間變遷,「賽巴斯托斯」漸漸棄置不用。並且到了十一、十二世紀,「賽巴斯托斯」開始浮濫化,變成了一種新的貴族頭銜體系。
在這個意義下,賽巴斯托斯不再是專屬於皇帝的尊號,而是給皇親國戚、外國統治者、以及其他顯耀家系的榮譽頭銜。並且加上越來越多的字首字尾,好區分出上下關係。
我們有原汁原味但貶值的「賽巴斯托斯」(σεβαστός)
有「首席賽巴斯托斯」( πρωτοσέβαστος)
有「賽巴斯托斯權力者」(σεβαστοκράτωρ)
還有「賽巴斯托斯至尊者」(σεβαστοϋπέρτατος)
……等等。
看起來可能有點好笑,不過這種膨脹化的頭銜體系,也可以把它放入新皇登基的權力遊戲來理解。要收買人心,最快的方式當然是「大封百官」,頭銜大撒幣,藉此建立起一批跟舊派系不同的嫡系人馬。
但頭銜撒多了就不值錢了。那就只好對頭銜動手腳,例如拋棄舊的頭銜體系創立新官新銜,或是把原有頭銜複雜變成「XX賽巴斯托斯」等等。
不只在拜占庭,在古代的中華帝國官制中,也時不時有這種職位意義因為權力遊戲而產生的變遷。頭銜意義的變化實在是一個觀察權力關係的好切入點。
&
圖片:科穆寧王朝皇帝,阿列克賽一世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Alexios I Komnenos.jpg"
在拜占庭帝國時代,原本的羅馬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頭銜,有一個希臘版本的翻譯「賽巴斯托斯」(σεβαστός,可敬者、莊嚴者)。
雖然這個字在羅馬帝國時代就有用在羅馬皇帝身上,但隨著時間變遷,「賽巴斯托斯」漸漸棄置不用。並且到了十一、十二世紀,「賽巴斯托斯」開始浮濫化,變成了一種新的貴族頭銜體系。
在這個意義下,賽巴斯托斯不再是專屬於皇帝的尊號,而是給皇親國戚、外國統治者、以及其他顯耀家系的榮譽頭銜。並且加上越來越多的字首字尾,好區分出上下關係。
我們有原汁原味但貶值的「賽巴斯托斯」(σεβαστός)
有「首席賽巴斯托斯」( πρωτοσέβαστος)
有「賽巴斯托斯權力者」(σεβαστοκράτωρ)
還有「賽巴斯托斯至尊者」(σεβαστοϋπέρτατος)
……等等。
看起來可能有點好笑,不過這種膨脹化的頭銜體系,也可以把它放入新皇登基的權力遊戲來理解。要收買人心,最快的方式當然是「大封百官」,頭銜大撒幣,藉此建立起一批跟舊派系不同的嫡系人馬。
但頭銜撒多了就不值錢了。那就只好對頭銜動手腳,例如拋棄舊的頭銜體系創立新官新銜,或是把原有頭銜複雜變成「XX賽巴斯托斯」等等。
不只在拜占庭,在古代的中華帝國官制中,也時不時有這種職位意義因為權力遊戲而產生的變遷。頭銜意義的變化實在是一個觀察權力關係的好切入點。
&
圖片:科穆寧王朝皇帝,阿列克賽一世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Alexios I Komneno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