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ie的阿卡西紀錄閱讀
avatar-avatar
Angie
發佈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c

你愛的「自己」是真實的「自己」嗎?

還是只是一個虛幻的相


金剛經的四相: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就是煩惱的根源

在佛教的框架裡,沒有一個恆常的「我」的存在,人是由肉體感官、情緒、意念、心智組成的集合體,是時時刻刻在改變的


「我相」:就是認為有一個不變的我,比方說我就是不愛說話、我就是不擅長言詞、我想要這個、我喜歡那個、我如何如何…給自己貼了很多標籤以及框架,把自己困的進退不得


「人相」:跟我相一樣,但聚焦的目標換成了我以外的他人。比方說:別人應該要如何對待我、別人表現如何就是怎樣的人、別人跟我是不同的人就如何如何


在金剛經裡,這些都是虛妄的執著,是自己創造出來的煩惱牢籠,把自己困在裡面


愛自己,其實也是


這是一步一步的不同的階段

有些人會需要愛自己,是因為丟失了自己的邊界、不是破除上面提到的我相,而是因為恐懼跟執著而被迫接受別人的情緒想法跟觀念,然後被淹沒,變成被操控的傀儡,活在恐懼中


學會了愛自己,是懂得幫助自己重新站起來,有辦法看清楚自己身在何處、了解自己的狀況

而這是方便法,在這個階段,學會照顧自己,滋養生息


然而,當你持續的強調愛自己,就又陷入了過度的二分化,用力的努力的在防堵他人跟自己,保衛自己的權益跟利益、以及鞏固自己的情緒心智意念、會爭鬥、搶奪、會煩惱、憎恨、悲傷與失落


這些在金剛經的角度來看,都是虛假的議題,因為你重視的感覺跟價值,隨著時間的流逝都會改變。不需要去抓住這些,而是把他們放掉,也把自己放掉。


這不是否定照顧自己的重要性。不是消極,也不是放棄,也不是沒原則

而是認清自己與他人本為一體,而這個一體是變動的非恆常的狀態:一切隨因緣起、因緣滅。


他現在的態度跟表現,是他恆常不變的狀態嗎?

不是的


你與某人的關係是恆常不變的狀態嗎?

不是的


我的情緒想法價值觀是恆常不變的嗎?

不是的


如果能體認到這邊,對對方的態度、行為,你會放鬆很多。

因為你現在聚焦的事物,很快會改變,對方的行為態度,也會在時間中變化。


當你不再執著「我」與「他人」應當如何、應該如何,你就能夠不再執著煩惱、而是能夠更清澈的去看自己跟他人如是的樣子,也就是「此時此刻」的樣子,可以更寬容的面對對方跟自己,生活的更自在放鬆。


自然的,後面的「眾生相」、「壽者相」也能更好的體悟

你對於社會變化、國家、人種、民族主義等執著也能放下

你對於生老病死,也能放下


因為沒有「對錯」、「正義」以及「真理」,這些都是因緣生滅,不是固定不變的


沒有永駐青春、永久不變、永生不死的家人、寵物、朋友及愛人


因此我們愛自己是一種階段性任務,圓滿了,就能放下了

伊凡寵愛自己-avatar-img
伊凡寵愛自己和其他 4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Angie
發佈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c

你愛的「自己」是真實的「自己」嗎?

還是只是一個虛幻的相


金剛經的四相: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就是煩惱的根源

在佛教的框架裡,沒有一個恆常的「我」的存在,人是由肉體感官、情緒、意念、心智組成的集合體,是時時刻刻在改變的


「我相」:就是認為有一個不變的我,比方說我就是不愛說話、我就是不擅長言詞、我想要這個、我喜歡那個、我如何如何…給自己貼了很多標籤以及框架,把自己困的進退不得


「人相」:跟我相一樣,但聚焦的目標換成了我以外的他人。比方說:別人應該要如何對待我、別人表現如何就是怎樣的人、別人跟我是不同的人就如何如何


在金剛經裡,這些都是虛妄的執著,是自己創造出來的煩惱牢籠,把自己困在裡面


愛自己,其實也是


這是一步一步的不同的階段

有些人會需要愛自己,是因為丟失了自己的邊界、不是破除上面提到的我相,而是因為恐懼跟執著而被迫接受別人的情緒想法跟觀念,然後被淹沒,變成被操控的傀儡,活在恐懼中


學會了愛自己,是懂得幫助自己重新站起來,有辦法看清楚自己身在何處、了解自己的狀況

而這是方便法,在這個階段,學會照顧自己,滋養生息


然而,當你持續的強調愛自己,就又陷入了過度的二分化,用力的努力的在防堵他人跟自己,保衛自己的權益跟利益、以及鞏固自己的情緒心智意念、會爭鬥、搶奪、會煩惱、憎恨、悲傷與失落


這些在金剛經的角度來看,都是虛假的議題,因為你重視的感覺跟價值,隨著時間的流逝都會改變。不需要去抓住這些,而是把他們放掉,也把自己放掉。


這不是否定照顧自己的重要性。不是消極,也不是放棄,也不是沒原則

而是認清自己與他人本為一體,而這個一體是變動的非恆常的狀態:一切隨因緣起、因緣滅。


他現在的態度跟表現,是他恆常不變的狀態嗎?

不是的


你與某人的關係是恆常不變的狀態嗎?

不是的


我的情緒想法價值觀是恆常不變的嗎?

不是的


如果能體認到這邊,對對方的態度、行為,你會放鬆很多。

因為你現在聚焦的事物,很快會改變,對方的行為態度,也會在時間中變化。


當你不再執著「我」與「他人」應當如何、應該如何,你就能夠不再執著煩惱、而是能夠更清澈的去看自己跟他人如是的樣子,也就是「此時此刻」的樣子,可以更寬容的面對對方跟自己,生活的更自在放鬆。


自然的,後面的「眾生相」、「壽者相」也能更好的體悟

你對於社會變化、國家、人種、民族主義等執著也能放下

你對於生老病死,也能放下


因為沒有「對錯」、「正義」以及「真理」,這些都是因緣生滅,不是固定不變的


沒有永駐青春、永久不變、永生不死的家人、寵物、朋友及愛人


因此我們愛自己是一種階段性任務,圓滿了,就能放下了

伊凡寵愛自己-avatar-img
伊凡寵愛自己和其他 4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