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在中世紀乃至今日,都是宗教、文化上意義非凡的一座城市,但在經濟上則否。耶路撒冷遠離海邊,也完全不在陸路的貿易路線上。它唯一可觀的經濟收入,就是向朝聖者抽錢。
此外,中世紀的耶路撒冷經歷過幾場非常慘烈的屠戮。1099年,第一次十字軍攻陷耶路撒冷後,將滿城穆斯林和猶太人全數屠殺,並且順手砍了些當地的基督徒。
到了1187年,薩拉丁「收復」耶路撒冷時,雖未經歷同等級的殺戮,讓基督徒付錢離開,但剩下萬餘名付不出錢的基督徒,依然被他當作奴隸,送去市場上賣掉。
所以,在十四世紀上半葉,摩洛哥旅人伊本.巴圖塔抵達耶路撒冷時,無論這座城市曾有過什麼樣的發展,此時都只是座偏僻小城,除了三教聖地的地位和大量宗教遺址以外,一無所有。
伊本.巴圖塔在讚嘆這座城市各處偉大的宗教遺跡、宗教學人之豐富的同時,對該城的政治、經濟、社會活動,幾乎毫無評價,多少側面顯示了這座宗教名城在十四世紀「世俗面」上的沒落。
&
圖片:耶路撒冷的大衛塔遺址,在中世紀時,乃是耶路撒冷的重要防禦工事。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Tower of david jerusalem.jpg"
資料來源:
Ross E. Dunn, "The Adventures of Ibn Battuta: A Muslim Traveler of the 14th Century"
馬金鵬譯,《伊本.白圖泰遊記》
耶路撒冷,在中世紀乃至今日,都是宗教、文化上意義非凡的一座城市,但在經濟上則否。耶路撒冷遠離海邊,也完全不在陸路的貿易路線上。它唯一可觀的經濟收入,就是向朝聖者抽錢。
此外,中世紀的耶路撒冷經歷過幾場非常慘烈的屠戮。1099年,第一次十字軍攻陷耶路撒冷後,將滿城穆斯林和猶太人全數屠殺,並且順手砍了些當地的基督徒。
到了1187年,薩拉丁「收復」耶路撒冷時,雖未經歷同等級的殺戮,讓基督徒付錢離開,但剩下萬餘名付不出錢的基督徒,依然被他當作奴隸,送去市場上賣掉。
所以,在十四世紀上半葉,摩洛哥旅人伊本.巴圖塔抵達耶路撒冷時,無論這座城市曾有過什麼樣的發展,此時都只是座偏僻小城,除了三教聖地的地位和大量宗教遺址以外,一無所有。
伊本.巴圖塔在讚嘆這座城市各處偉大的宗教遺跡、宗教學人之豐富的同時,對該城的政治、經濟、社會活動,幾乎毫無評價,多少側面顯示了這座宗教名城在十四世紀「世俗面」上的沒落。
&
圖片:耶路撒冷的大衛塔遺址,在中世紀時,乃是耶路撒冷的重要防禦工事。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Tower of david jerusalem.jpg"
資料來源:
Ross E. Dunn, "The Adventures of Ibn Battuta: A Muslim Traveler of the 14th Century"
馬金鵬譯,《伊本.白圖泰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