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iVsJames的美股投資分享
avatar-avatar
MimiVsJame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歷史上,美股在 VIX 較長的時間低於 15 的時候,往往代表市場這時候進入「相對樂觀」,不一定會立刻會崩盤,但通常意味著「短期風險被低估」,市場可能對任何突發事件反應過度(因為保險買太少)。


VIX 過低的美股短中長期的影響:

短期: 大盤會繼續推升一陣子,因為投資人普遍還在加槓桿(2017、2021年)。

中期: 往往會迎來「一個意外事件」觸發修正(有時候修正會相對又快又急),如 2018 年初的「波動率大屠殺」、2020 年疫情爆發。

大機率: VIX 長期在 14 以下時,美股幾乎都會在一到三個月內出現 5–15% 的修正。


對比幾次 VIX 長期壓低 (<14) 之後,SPX與BTC之後的表現:

短期漲幅機率高:

SPX 在 VIX 過低後,1–6 個月內多數是正報酬,漲幅+2%~+9%。BTC 的爆發力明顯更大,1M–6M 常常出現兩位數甚至百倍的漲幅(2017、2021 牛市)。


也很容易回檔:

2017 年底、2021 年底都是經典:VIX 超低 → 市場過熱 → 隨後遇到大幅修正。BTC 在修正階段跌幅甚至比 SPX 更慘(-20% ~ -35%)。


背後的規律與含義:

1. VIX 過低 → 短期續漲、風險資產瘋漲,但中期往往隨著某個「黑天鵝」或流動性抽離 → 出現 10–20% 股市修正,BTC 跌更深。


2. 當 VIX 相對較低時,BTC/ETH 的上漲往往發生在「超低波動率」的環境:

歷史上,BTC/ETH 的大牛市(2017、2020–2021、2023–2025)幾乎都發生在 VIX 長期壓低(10–15區間)的時候。

美股投資人對風險麻痺,槓桿偏高,資金偏向流入高風險資產(科技股、加密貨幣)。 VIX是「市場風險指標」,只要它夠低,資金會更積極去追逐 BTC/ETH。


3. 加密貨幣開始大跌時,往往是 VIX 長期壓低後「大波動」的前兆:

2018 年 2 月: 2017 年底 VIX 長期壓在 10附近,突然爆發「波動率大屠殺」,BTC 從 20K 崩到 6K。

2020 年 3 月: 2019 年底 VIX 低檔(約12附近) → 2020 年疫情爆發 → VIX 衝到 80,BTC 瞬間腰斬。

2021 年 11 月初: VIX 壓低(約14附近),資金過熱(NFT、DeFi 泡沫), 11 月底受 Omicron 影響衝到 28.99。2022 年隨著加息週期 → VIX 彈升,BTC 進入熊市。

BTC 2021-11-10創歷史高點後轉弱,2022-03-16 聯準會啟動升息、之後進入整年熊市(BTC 自高點回撤逾 70%)。


操作策略:

BTC 作為高 Beta 資產,通常在低 VIX → 流動性氾濫 → 資金追逐風險時,飆得最兇,一旦 VIX 往上跳,BTC 的跌幅往往比股票更狠(因為槓桿、流動性與投機性更強)。

在VIX相對較低時(< 16), 適合「順勢多單+逐步減碼」,但這時候還不要放空,等到訊號真正來臨。


#會有訊號告訴你的...比如....

#三爺的Call訊....

腹把把-avatar-img
腹把把和其他 2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MimiVsJame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歷史上,美股在 VIX 較長的時間低於 15 的時候,往往代表市場這時候進入「相對樂觀」,不一定會立刻會崩盤,但通常意味著「短期風險被低估」,市場可能對任何突發事件反應過度(因為保險買太少)。


VIX 過低的美股短中長期的影響:

短期: 大盤會繼續推升一陣子,因為投資人普遍還在加槓桿(2017、2021年)。

中期: 往往會迎來「一個意外事件」觸發修正(有時候修正會相對又快又急),如 2018 年初的「波動率大屠殺」、2020 年疫情爆發。

大機率: VIX 長期在 14 以下時,美股幾乎都會在一到三個月內出現 5–15% 的修正。


對比幾次 VIX 長期壓低 (<14) 之後,SPX與BTC之後的表現:

短期漲幅機率高:

SPX 在 VIX 過低後,1–6 個月內多數是正報酬,漲幅+2%~+9%。BTC 的爆發力明顯更大,1M–6M 常常出現兩位數甚至百倍的漲幅(2017、2021 牛市)。


也很容易回檔:

2017 年底、2021 年底都是經典:VIX 超低 → 市場過熱 → 隨後遇到大幅修正。BTC 在修正階段跌幅甚至比 SPX 更慘(-20% ~ -35%)。


背後的規律與含義:

1. VIX 過低 → 短期續漲、風險資產瘋漲,但中期往往隨著某個「黑天鵝」或流動性抽離 → 出現 10–20% 股市修正,BTC 跌更深。


2. 當 VIX 相對較低時,BTC/ETH 的上漲往往發生在「超低波動率」的環境:

歷史上,BTC/ETH 的大牛市(2017、2020–2021、2023–2025)幾乎都發生在 VIX 長期壓低(10–15區間)的時候。

美股投資人對風險麻痺,槓桿偏高,資金偏向流入高風險資產(科技股、加密貨幣)。 VIX是「市場風險指標」,只要它夠低,資金會更積極去追逐 BTC/ETH。


3. 加密貨幣開始大跌時,往往是 VIX 長期壓低後「大波動」的前兆:

2018 年 2 月: 2017 年底 VIX 長期壓在 10附近,突然爆發「波動率大屠殺」,BTC 從 20K 崩到 6K。

2020 年 3 月: 2019 年底 VIX 低檔(約12附近) → 2020 年疫情爆發 → VIX 衝到 80,BTC 瞬間腰斬。

2021 年 11 月初: VIX 壓低(約14附近),資金過熱(NFT、DeFi 泡沫), 11 月底受 Omicron 影響衝到 28.99。2022 年隨著加息週期 → VIX 彈升,BTC 進入熊市。

BTC 2021-11-10創歷史高點後轉弱,2022-03-16 聯準會啟動升息、之後進入整年熊市(BTC 自高點回撤逾 70%)。


操作策略:

BTC 作為高 Beta 資產,通常在低 VIX → 流動性氾濫 → 資金追逐風險時,飆得最兇,一旦 VIX 往上跳,BTC 的跌幅往往比股票更狠(因為槓桿、流動性與投機性更強)。

在VIX相對較低時(< 16), 適合「順勢多單+逐步減碼」,但這時候還不要放空,等到訊號真正來臨。


#會有訊號告訴你的...比如....

#三爺的Call訊....

腹把把-avatar-img
腹把把和其他 2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