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林飛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src
src
src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傳道書》1:9

讀中國史,常有一種傳道書式的既視感。每當新的朝代建立,看似要帶來一番新局,最後卻往往走回老路。所謂「以史為鏡」,照見的,常常就是一個個重複的循環。

改革的輪迴

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初期都帶來振興,但最後不是遭遇強烈反撲,就是隨人事更替而瓦解。所謂新政,往往只是一時。

盛世與隱患

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康熙的聖祖之治,被後世稱為盛世。但盛世背後也埋下隱憂:集權之下,繼承問題、權臣爭奪,往往迅速拉開下一個衰敗的序幕。

權力的老劇本

宦官亂政、外戚專權、朋黨相爭,幾乎每個朝代都有版本。人事更替,卻不斷上演相同的權力戲碼。

中國或許就是神給全世界的一個反面教材。它像是一個巨大的籠子,不論是什麼制度、什麼樣的人進去,最後都會被「皇帝制」吞掉。更弔詭的是,即便是征服中國的遊牧民族,最後也不得不用儒家來治國,雖然他們從來不把漢人當「自己人」。

所以說,中國史就像傳道書的註腳:
人以為自己能創造新局,但日光之下,無非是舊劇本的重演。

然而,這提醒我們的,不是放棄,而是謙卑。唐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傳道書則更進一步,讓人承認整個循環本身就是虛空。

真正的新事,不在人的手裡,而在神的作為。歷史的重複,反而讓我們更看清:超越虛空的盼望,只能從神而來。

沒有完美的制度,更不會有完美的皇帝。民主與法治,才是國家的根本。我相信民主與法治正是來自神的話與神的愛,我相信我們的神不喜歡專制國家。

「我見神叫日光之下的事都歸為虛空,惟有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 —— 傳道書 12:13

大禾邸家-avatar-img
大禾邸家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林飛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src
src
src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傳道書》1:9

讀中國史,常有一種傳道書式的既視感。每當新的朝代建立,看似要帶來一番新局,最後卻往往走回老路。所謂「以史為鏡」,照見的,常常就是一個個重複的循環。

改革的輪迴

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初期都帶來振興,但最後不是遭遇強烈反撲,就是隨人事更替而瓦解。所謂新政,往往只是一時。

盛世與隱患

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康熙的聖祖之治,被後世稱為盛世。但盛世背後也埋下隱憂:集權之下,繼承問題、權臣爭奪,往往迅速拉開下一個衰敗的序幕。

權力的老劇本

宦官亂政、外戚專權、朋黨相爭,幾乎每個朝代都有版本。人事更替,卻不斷上演相同的權力戲碼。

中國或許就是神給全世界的一個反面教材。它像是一個巨大的籠子,不論是什麼制度、什麼樣的人進去,最後都會被「皇帝制」吞掉。更弔詭的是,即便是征服中國的遊牧民族,最後也不得不用儒家來治國,雖然他們從來不把漢人當「自己人」。

所以說,中國史就像傳道書的註腳:
人以為自己能創造新局,但日光之下,無非是舊劇本的重演。

然而,這提醒我們的,不是放棄,而是謙卑。唐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傳道書則更進一步,讓人承認整個循環本身就是虛空。

真正的新事,不在人的手裡,而在神的作為。歷史的重複,反而讓我們更看清:超越虛空的盼望,只能從神而來。

沒有完美的制度,更不會有完美的皇帝。民主與法治,才是國家的根本。我相信民主與法治正是來自神的話與神的愛,我相信我們的神不喜歡專制國家。

「我見神叫日光之下的事都歸為虛空,惟有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 —— 傳道書 12:13

大禾邸家-avatar-img
大禾邸家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