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副標題:3C如何影響0~25歲成長荷爾蒙?六週聰明科技習慣養成計畫
原文書名:The Tech Solution: Creating Healthy Habits for Kids Growing Up in a Digital World
作者:席米‧康 (Dr. Shimi K. Kang)
譯者:邱佳皇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3/09/01
一.為什麼讀這本書
補教名師楊揚老師推薦此書,因為它能讓父母跳脫「盲目禁止」或「全面放任」的兩難,找到一條科學且實際的平衡之道。面對孩子長時間沉迷3C,這本書能幫你看見問題背後的心理與生理機制,並提供一套循序漸進的解方。
二.重點分享
A.3C如何操縱孩子的大腦
App右上方的紅點提醒:讓人心跳加速、忍不住點擊。
社會認可:靠「讚」維持存在感。
不定時獎勵:就像老虎機的隨機回饋。
自動播放:奪走孩子的選擇權。
👉 小故事:作者提到有位青少年沉迷遊戲,成績一落千丈。父母忍痛拆掉遊戲機,孩子暴怒後,卻第一次感受到「不再被遊戲操控」的輕鬆,甚至感謝父母把遊戲機丢了。這提醒父母:適度的界線,反而是孩子的安全感。
B.大腦五大荷爾蒙與3C的關聯
多巴胺(快樂):社群滑動、遊戲過關會瞬間分泌。
催產素(連結):真實擁抱與眼神交流,才能真正提升。
血清素(穩定):來自被尊重與成就感,不是按讚數。
皮質醇(壓力):過度使用社群,會讓孩子更焦慮孤單。
腦內啡(療癒):運動、大笑、玩耍,比3C更能釋放。
👉 小故事:英國甚至設立「孤獨大臣」,因為孤立與缺乏真實連結,已成21世紀的流行病。這告訴父母:陪伴與擁抱,比再多螢幕時間更能養孩子的心。
C.家長的行動策略
父母身教:大人滑手機,孩子不可能放下。
建立界線:餐桌、臥室成為「無3C區」。
分齡原則:
2歲以下:完全避免
2–5歲:一天不超過1小時,且需父母陪同
6–25歲:使用後需搭配1小時運動
D.六週健康習慣養成計畫
1️⃣ 取得共識:與孩子討論3C利弊
2️⃣ 建立動力:找到使用的內在原因
3️⃣ 設定目標:S.M.A.R.T. 原則(具體可衡量)
4️⃣ 持續行動:用「海豚式方法」鼓勵堅持
5️⃣ 面對復發:陪伴孩子渡過誘惑與失敗
6️⃣ 蛻變收穫:肯定努力,轉化成長
其實看了二本討論3C對育兒的書,真心相信科技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一把雙面刃。關鍵不在於禁止,而在於教會孩子如何健康使用,讓科技成為助力,而不是陷阱。
💡 啟發:「大人低頭滑手機,小孩就不可能抬頭做人。」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推薦大家購買閱讀收藏!^^
書的副標題:3C如何影響0~25歲成長荷爾蒙?六週聰明科技習慣養成計畫
原文書名:The Tech Solution: Creating Healthy Habits for Kids Growing Up in a Digital World
作者:席米‧康 (Dr. Shimi K. Kang)
譯者:邱佳皇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3/09/01
一.為什麼讀這本書
補教名師楊揚老師推薦此書,因為它能讓父母跳脫「盲目禁止」或「全面放任」的兩難,找到一條科學且實際的平衡之道。面對孩子長時間沉迷3C,這本書能幫你看見問題背後的心理與生理機制,並提供一套循序漸進的解方。
二.重點分享
A.3C如何操縱孩子的大腦
App右上方的紅點提醒:讓人心跳加速、忍不住點擊。
社會認可:靠「讚」維持存在感。
不定時獎勵:就像老虎機的隨機回饋。
自動播放:奪走孩子的選擇權。
👉 小故事:作者提到有位青少年沉迷遊戲,成績一落千丈。父母忍痛拆掉遊戲機,孩子暴怒後,卻第一次感受到「不再被遊戲操控」的輕鬆,甚至感謝父母把遊戲機丢了。這提醒父母:適度的界線,反而是孩子的安全感。
B.大腦五大荷爾蒙與3C的關聯
多巴胺(快樂):社群滑動、遊戲過關會瞬間分泌。
催產素(連結):真實擁抱與眼神交流,才能真正提升。
血清素(穩定):來自被尊重與成就感,不是按讚數。
皮質醇(壓力):過度使用社群,會讓孩子更焦慮孤單。
腦內啡(療癒):運動、大笑、玩耍,比3C更能釋放。
👉 小故事:英國甚至設立「孤獨大臣」,因為孤立與缺乏真實連結,已成21世紀的流行病。這告訴父母:陪伴與擁抱,比再多螢幕時間更能養孩子的心。
C.家長的行動策略
父母身教:大人滑手機,孩子不可能放下。
建立界線:餐桌、臥室成為「無3C區」。
分齡原則:
2歲以下:完全避免
2–5歲:一天不超過1小時,且需父母陪同
6–25歲:使用後需搭配1小時運動
D.六週健康習慣養成計畫
1️⃣ 取得共識:與孩子討論3C利弊
2️⃣ 建立動力:找到使用的內在原因
3️⃣ 設定目標:S.M.A.R.T. 原則(具體可衡量)
4️⃣ 持續行動:用「海豚式方法」鼓勵堅持
5️⃣ 面對復發:陪伴孩子渡過誘惑與失敗
6️⃣ 蛻變收穫:肯定努力,轉化成長
其實看了二本討論3C對育兒的書,真心相信科技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一把雙面刃。關鍵不在於禁止,而在於教會孩子如何健康使用,讓科技成為助力,而不是陷阱。
💡 啟發:「大人低頭滑手機,小孩就不可能抬頭做人。」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推薦大家購買閱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