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秘白
avatar-avatar
董秘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src

作者:张梦希
出版時間:2023年8月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一.為什麼讀這本書?

1.中國外派長駐的經驗——書裡的故事與我過往的工作經歷互相呼應。那些小鎮工廠與市場裡的真實細節,往往比數據更有說服力。

2.對經濟發達體的好奇——中國如何用一個個產業小鎮,拼湊出全球工業的骨架?這本書提供了貼近現場的答案。


二.開場小故事

談到「小鎮」,我們常想到歐洲:德國或奧地利的啤酒小鎮,帶著歷史和人文風情。但在中國,小鎮早已走出另一條路。它們不是純粹的文化符號,而是全球製造鏈的重要節點。
例如:河南柘城讓鑽石不再是奢侈品;山東仁兆用「白菜」撐起韓國人的泡菜夢;許昌則把印度人的頭髮,變成西方黑人女性必不可少的假髮。這些故事背後,是一代代普通人的勤奮與膽識,撬動著世界經濟。


三.重點摘要

A.韓國人的泡菜,卻來自中國仁兆

韓國人以泡菜為「國菜」,但全球90%的泡菜原料來自中國,其中80%出自山東仁兆。

2010年,韓國因極端天氣導致白菜減產,價格飆漲,一棵白菜高達台幣400元,被戲稱「金白菜」。韓國政府不得不緊急向中國進口白菜救急。

仁兆的農民甚至會看韓國的天氣預報來決定種植面積。白菜危機對韓國是國難,對仁兆卻是商機。
這不只是生意,而是糧食安全的博弈。仁兆憑藉品質與價格,讓泡菜產業鏈離不開中國。

B.中國殯葬第一村,跨足世界的地下金融

河北保定米北莊,被稱為「地下華爾街」,幾乎壟斷了全球冥幣市場。

在歐美,一疊80張的冥幣可以賣到5.99美元。許多紙紮品甚至有LV包、iPhone、豪宅「地府特供版」。

疫情期間,甚至出現了「冥界疫苗」和「冥界口罩」,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輸出。

山東曹縣更以泡桐木棺材,幾乎包辦了九成日本人的葬禮。輕便、價格合理、速度快,成為日本「終活」市場的首選。
從忌諱到接受,當地工人如今能坦然躺進棺材試尺寸,這份「直面生死」的務實,也折射了產業的成熟。

C.許昌的假髮,從印度神廟走向非洲街頭

許昌被稱為「中國假髮之都」,出口占全球八成。

印度寺廟裡,信徒剃髮獻祭,頭髮成為寶貴資源。這些髮絲經由層層工序,最後抵達非洲、美洲,成為黑人女性生活必需品。

一頂假髮需要121道工序,至少2.3萬針。許昌工廠的老師傅們憑著經驗與巧手,打敗了韓國壟斷,甚至孕育出A股「假髮第一股」瑞貝卡。


記得一次在上海出差時,遇過一位來自柳州的計程車司機,他自豪地說:「我們柳州的螺螄粉,現在全世界都能吃到!」那一刻我才意識到,一碗粉也能成為世界名片。

在新加坡的髮廊裡,我與一位黑人女性顧客聊天,她笑說:「我的假髮來自中國。」那瞬間,我彷彿看到許昌工廠裡縫製的每一針,跨越了大洋,連結了兩個世界。


中國小鎮的故事,讓我們看見全球化的另一面:不是大企業、不是高科技,而是一群平凡人用雙手築起的產業鏈。
🌟 世界很大,但別忽視身邊的小鎮,它們或許正撬動著全球經濟。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推薦大家購買閱讀收藏!

董秘白-avatar-img
董秘白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董秘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src

作者:张梦希
出版時間:2023年8月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一.為什麼讀這本書?

1.中國外派長駐的經驗——書裡的故事與我過往的工作經歷互相呼應。那些小鎮工廠與市場裡的真實細節,往往比數據更有說服力。

2.對經濟發達體的好奇——中國如何用一個個產業小鎮,拼湊出全球工業的骨架?這本書提供了貼近現場的答案。


二.開場小故事

談到「小鎮」,我們常想到歐洲:德國或奧地利的啤酒小鎮,帶著歷史和人文風情。但在中國,小鎮早已走出另一條路。它們不是純粹的文化符號,而是全球製造鏈的重要節點。
例如:河南柘城讓鑽石不再是奢侈品;山東仁兆用「白菜」撐起韓國人的泡菜夢;許昌則把印度人的頭髮,變成西方黑人女性必不可少的假髮。這些故事背後,是一代代普通人的勤奮與膽識,撬動著世界經濟。


三.重點摘要

A.韓國人的泡菜,卻來自中國仁兆

韓國人以泡菜為「國菜」,但全球90%的泡菜原料來自中國,其中80%出自山東仁兆。

2010年,韓國因極端天氣導致白菜減產,價格飆漲,一棵白菜高達台幣400元,被戲稱「金白菜」。韓國政府不得不緊急向中國進口白菜救急。

仁兆的農民甚至會看韓國的天氣預報來決定種植面積。白菜危機對韓國是國難,對仁兆卻是商機。
這不只是生意,而是糧食安全的博弈。仁兆憑藉品質與價格,讓泡菜產業鏈離不開中國。

B.中國殯葬第一村,跨足世界的地下金融

河北保定米北莊,被稱為「地下華爾街」,幾乎壟斷了全球冥幣市場。

在歐美,一疊80張的冥幣可以賣到5.99美元。許多紙紮品甚至有LV包、iPhone、豪宅「地府特供版」。

疫情期間,甚至出現了「冥界疫苗」和「冥界口罩」,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輸出。

山東曹縣更以泡桐木棺材,幾乎包辦了九成日本人的葬禮。輕便、價格合理、速度快,成為日本「終活」市場的首選。
從忌諱到接受,當地工人如今能坦然躺進棺材試尺寸,這份「直面生死」的務實,也折射了產業的成熟。

C.許昌的假髮,從印度神廟走向非洲街頭

許昌被稱為「中國假髮之都」,出口占全球八成。

印度寺廟裡,信徒剃髮獻祭,頭髮成為寶貴資源。這些髮絲經由層層工序,最後抵達非洲、美洲,成為黑人女性生活必需品。

一頂假髮需要121道工序,至少2.3萬針。許昌工廠的老師傅們憑著經驗與巧手,打敗了韓國壟斷,甚至孕育出A股「假髮第一股」瑞貝卡。


記得一次在上海出差時,遇過一位來自柳州的計程車司機,他自豪地說:「我們柳州的螺螄粉,現在全世界都能吃到!」那一刻我才意識到,一碗粉也能成為世界名片。

在新加坡的髮廊裡,我與一位黑人女性顧客聊天,她笑說:「我的假髮來自中國。」那瞬間,我彷彿看到許昌工廠裡縫製的每一針,跨越了大洋,連結了兩個世界。


中國小鎮的故事,讓我們看見全球化的另一面:不是大企業、不是高科技,而是一群平凡人用雙手築起的產業鏈。
🌟 世界很大,但別忽視身邊的小鎮,它們或許正撬動著全球經濟。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推薦大家購買閱讀收藏!

董秘白-avatar-img
董秘白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