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論寫作
avatar-avatar
hashtalkmovies
發佈於討論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暫時還想不到有誰比Dakota Johnson更適合這個角色,她和Pedro Pascal的幾場對手戲蠻有新鮮感的,相較之下Chris Evans實在很沒亮點-他就是典型美式帥哥啊,這個角色對他也沒太大突破性,和性感的Dakota Johnson配對,兩人居然沒有太多火花。在評論劇情前,你覺得選角如何呢?
│本篇影論重點│

★麵包與愛情的兩難能有怎樣的新鮮感?

★原文片名「物質主義者」代表什麼

★如何解讀「不成功的浪漫喜劇」其成功之處

★本片其實是前作<之前的我們>另個版本和延伸

*本文劇透,請斟酌閱讀

2023年<之前的我們 Past Live>讓導演Celine Song知名度大開。她以韓裔的身分,闡述東方「因緣」如何安渡到西方語境中:「如果兩個陌生人在街頭擦身而過,兩人身上的衣服意外拂過,代表他們經歷過8000次因緣輪迴......」。對習慣大鳴大放的西方世界而言,內斂含蓄的神秘學充滿了異國情調,如同武術的精、氣、神,得靠修為參透;因此<一代宗師The Grandmaster, 2013>裡「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才能具備如此深厚的底蘊,使相遇之前的久別,以及沒說出口的「相遇之後的分離」,所隱含的「殘念」,成了完整的另一種形式。

處女作的成功,讓Celine Song獲得更多資源。第二部作品<天作之合 Materialists, 2025>,在好萊塢卡司的加持下,重彈男女關係的老調:麵包與愛情的兩難。片中,女主角Lucy(Dakota Johnson飾演)以婚仲業者的成功心法立論,引發人性物化、服膺男性主義的批評;尤其在鋪墊大半段愛情市場論之後,Lucy最終卻放棄了高富帥,回頭與因貧窮而分手、至今仍缺乏經濟基礎的前男友復合。這樣的結局也被認為不切實際,甚至強行吹捧愛情。

都已經2025年了,誰還需要「無腦的浪漫」?

嚴格說來,本片遠遠談不上「浪漫」,尤其那只花戒更是老套做作。全片沒刻意營造的心動時刻,也沒有雙方認愛的名場面,而是透過大量對白讓三位主角「談」戀愛:Lucy和Harry(Pedro Pascal飾)自一開始就在對焦兩人的相配性,她與前任John(Chris Evans飾)的互動,則不斷試圖釐清如今的眷戀能否動搖當初分手的決心。

作為一部「不成功」的浪漫喜劇,或許正好說明了:片中所提及的婚姻或愛情,其實都是某種假借。這次,Celine Song轉而從「加拿大籍」的視角,套上型男美女的樣板,談的仍是<之前的我們>裡那關於人與人之間的羈絆;只是,因應娛樂產業通俗以至於庸俗的必然之惡,使「因緣」成了「姻緣」,而明星化、類型化長期僵化的思考,也體現(西方)主流價值如何簡化、誤讀(東方)精神層次......全文未完,請至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8015發現多元觀點。(感謝關鍵評論網邀稿)

維克絲-avatar-img
維克絲和其他 8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hashtalkmovies
發佈於討論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暫時還想不到有誰比Dakota Johnson更適合這個角色,她和Pedro Pascal的幾場對手戲蠻有新鮮感的,相較之下Chris Evans實在很沒亮點-他就是典型美式帥哥啊,這個角色對他也沒太大突破性,和性感的Dakota Johnson配對,兩人居然沒有太多火花。在評論劇情前,你覺得選角如何呢?
│本篇影論重點│

★麵包與愛情的兩難能有怎樣的新鮮感?

★原文片名「物質主義者」代表什麼

★如何解讀「不成功的浪漫喜劇」其成功之處

★本片其實是前作<之前的我們>另個版本和延伸

*本文劇透,請斟酌閱讀

2023年<之前的我們 Past Live>讓導演Celine Song知名度大開。她以韓裔的身分,闡述東方「因緣」如何安渡到西方語境中:「如果兩個陌生人在街頭擦身而過,兩人身上的衣服意外拂過,代表他們經歷過8000次因緣輪迴......」。對習慣大鳴大放的西方世界而言,內斂含蓄的神秘學充滿了異國情調,如同武術的精、氣、神,得靠修為參透;因此<一代宗師The Grandmaster, 2013>裡「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才能具備如此深厚的底蘊,使相遇之前的久別,以及沒說出口的「相遇之後的分離」,所隱含的「殘念」,成了完整的另一種形式。

處女作的成功,讓Celine Song獲得更多資源。第二部作品<天作之合 Materialists, 2025>,在好萊塢卡司的加持下,重彈男女關係的老調:麵包與愛情的兩難。片中,女主角Lucy(Dakota Johnson飾演)以婚仲業者的成功心法立論,引發人性物化、服膺男性主義的批評;尤其在鋪墊大半段愛情市場論之後,Lucy最終卻放棄了高富帥,回頭與因貧窮而分手、至今仍缺乏經濟基礎的前男友復合。這樣的結局也被認為不切實際,甚至強行吹捧愛情。

都已經2025年了,誰還需要「無腦的浪漫」?

嚴格說來,本片遠遠談不上「浪漫」,尤其那只花戒更是老套做作。全片沒刻意營造的心動時刻,也沒有雙方認愛的名場面,而是透過大量對白讓三位主角「談」戀愛:Lucy和Harry(Pedro Pascal飾)自一開始就在對焦兩人的相配性,她與前任John(Chris Evans飾)的互動,則不斷試圖釐清如今的眷戀能否動搖當初分手的決心。

作為一部「不成功」的浪漫喜劇,或許正好說明了:片中所提及的婚姻或愛情,其實都是某種假借。這次,Celine Song轉而從「加拿大籍」的視角,套上型男美女的樣板,談的仍是<之前的我們>裡那關於人與人之間的羈絆;只是,因應娛樂產業通俗以至於庸俗的必然之惡,使「因緣」成了「姻緣」,而明星化、類型化長期僵化的思考,也體現(西方)主流價值如何簡化、誤讀(東方)精神層次......全文未完,請至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8015發現多元觀點。(感謝關鍵評論網邀稿)

維克絲-avatar-img
維克絲和其他 8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