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了宮羽莫格友寫的《那年,我4歲》——〈面對上天賜給我的選擇〉(原文連結),
裡面這句話讓我有了很深的感觸:
「越是遙遠的記憶,被記住的,總是最歡樂或最悲傷的時光。」
我對童年的印象裡有許多空白,
那些平凡的日子像被時間輕輕抹去,
唯有外婆外公的笑聲、廚房裡的蒸氣、陽光落在木窗上的光,
牢牢留在心裡。
那些溫柔的片段,是我當時唯一能抓住的安全感。
其他的部分,也許太靜、太孤單,於是被心悄悄藏起來。
長大後回想,似乎依然很難想起——
那些記不起來的,也許並非消失,
而是在等著我慢慢喚醒。
我也曾想,是否因為曾經不被理解,
才會特別喜歡溫暖、安心的文字。
但後來明白,喜歡溫暖並不代表缺少愛,
而是因為懂得愛。
懂得被照亮的感覺,也想成為能照亮別人的那一道光。
外婆外公給我的溫暖,成了我童年最亮的光。
而我,也希望把這份光,用文字慢慢傳遞給每一個閱讀的人。
昨天下午,我如計劃出門散步,
把陽光灑落在樹梢與山間的光影都收進眼裡,
也順便拍下今天的照片,
想把這份小小的日常溫暖,分享給你們。

我看了宮羽莫格友寫的《那年,我4歲》——〈面對上天賜給我的選擇〉(原文連結),
裡面這句話讓我有了很深的感觸:
「越是遙遠的記憶,被記住的,總是最歡樂或最悲傷的時光。」
我對童年的印象裡有許多空白,
那些平凡的日子像被時間輕輕抹去,
唯有外婆外公的笑聲、廚房裡的蒸氣、陽光落在木窗上的光,
牢牢留在心裡。
那些溫柔的片段,是我當時唯一能抓住的安全感。
其他的部分,也許太靜、太孤單,於是被心悄悄藏起來。
長大後回想,似乎依然很難想起——
那些記不起來的,也許並非消失,
而是在等著我慢慢喚醒。
我也曾想,是否因為曾經不被理解,
才會特別喜歡溫暖、安心的文字。
但後來明白,喜歡溫暖並不代表缺少愛,
而是因為懂得愛。
懂得被照亮的感覺,也想成為能照亮別人的那一道光。
外婆外公給我的溫暖,成了我童年最亮的光。
而我,也希望把這份光,用文字慢慢傳遞給每一個閱讀的人。
昨天下午,我如計劃出門散步,
把陽光灑落在樹梢與山間的光影都收進眼裡,
也順便拍下今天的照片,
想把這份小小的日常溫暖,分享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