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徐國勇說「蔣介石是軍閥」,蔣萬安立刻生氣要求道歉,還扯到「賴清德是哪國總統」。但仔細看歷史,當年國民黨帶著戰敗政權來台,本質上就是個帶著軍閥色彩的外來政權。這是歷史事實,不是針對誰的人身攻擊。
👉但我想說外來政權不一定全是壞事
歷史上,外來政權並非一律帶來壞處。如果能帶來繁榮與幸福,當地人民也未必不願意接受。兩個外來政權卻讓當地繁榮進步的例子:
1️⃣香港英治時期:英國統治香港,雖然是外來政權,但推動了完善的法治、教育與公共建設,為香港長期發展留下不少正面影響。
2️⃣美國改造日本時期:二戰後,美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協助日本民主轉型:制定和平憲法、推動土地改革、保障婦女參政權。今天許多日本人仍感念這段歷史,認為它奠定了日本戰後繁榮的基礎。
👉國民黨對台灣的特殊性
國民黨帶著戰敗政權來台,本身不是本地政體,而是外來統治。台灣人原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在國民黨統治下,發生了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原住民族受壓迫等歷史傷痛。也就是說,外來政權如果不尊重當地人民,只會留下壓迫與傷痛。
👉台灣走向民主化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台灣走向民主,總統由人民投票選出,這才是真正有「合法性」的政體。即使如此,仍有人懷念黨國時代,其實就是忘了台灣人民用血淚爭來的民主。
✅結論
外來政權不全然是壞事,關鍵在於是否尊重人民意志。國民黨的歷史提醒我們:如果政權無視在地人民的需求,只會留下壓迫與傷痛。而台灣能有今天的民主,不是外來政權施捨,而是台灣人自己爭取來的。從這個角度再來看蔣萬安的反應,更耐人尋味。在言論自由的今天,他完全可以有幾種回應方式:
1️⃣誠懇道歉、對歷史悲痛表達歉意
2️⃣坦率表態對蔣中正的看法
3️⃣若真覺得祖先沒錯,也能淡然一笑置之
但他偏偏選擇「震怒」。這反而讓人覺得,他其實清楚蔣中正做過不對的事,只是不方便承認,更不願意道歉。憤怒成了迴避問題的手段,卻讓人更容易看出心裡有鬼。
民進黨不是不認同中華民國,而是不認同獨裁時期的中華民國。今天中華民國早已是民主自由的國家,總統由人民選出,和過去完全不同。民進黨自然沒必要因不認同獨裁而道歉;真正問題在於,國民黨至今不為獨裁負責,卻把「獨裁的中華民國」和「民主的中華民國」混為一談,才會吵不完。
#歷史視角 #公民思維

最近徐國勇說「蔣介石是軍閥」,蔣萬安立刻生氣要求道歉,還扯到「賴清德是哪國總統」。但仔細看歷史,當年國民黨帶著戰敗政權來台,本質上就是個帶著軍閥色彩的外來政權。這是歷史事實,不是針對誰的人身攻擊。
👉但我想說外來政權不一定全是壞事
歷史上,外來政權並非一律帶來壞處。如果能帶來繁榮與幸福,當地人民也未必不願意接受。兩個外來政權卻讓當地繁榮進步的例子:
1️⃣香港英治時期:英國統治香港,雖然是外來政權,但推動了完善的法治、教育與公共建設,為香港長期發展留下不少正面影響。
2️⃣美國改造日本時期:二戰後,美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協助日本民主轉型:制定和平憲法、推動土地改革、保障婦女參政權。今天許多日本人仍感念這段歷史,認為它奠定了日本戰後繁榮的基礎。
👉國民黨對台灣的特殊性
國民黨帶著戰敗政權來台,本身不是本地政體,而是外來統治。台灣人原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在國民黨統治下,發生了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原住民族受壓迫等歷史傷痛。也就是說,外來政權如果不尊重當地人民,只會留下壓迫與傷痛。
👉台灣走向民主化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台灣走向民主,總統由人民投票選出,這才是真正有「合法性」的政體。即使如此,仍有人懷念黨國時代,其實就是忘了台灣人民用血淚爭來的民主。
✅結論
外來政權不全然是壞事,關鍵在於是否尊重人民意志。國民黨的歷史提醒我們:如果政權無視在地人民的需求,只會留下壓迫與傷痛。而台灣能有今天的民主,不是外來政權施捨,而是台灣人自己爭取來的。從這個角度再來看蔣萬安的反應,更耐人尋味。在言論自由的今天,他完全可以有幾種回應方式:
1️⃣誠懇道歉、對歷史悲痛表達歉意
2️⃣坦率表態對蔣中正的看法
3️⃣若真覺得祖先沒錯,也能淡然一笑置之
但他偏偏選擇「震怒」。這反而讓人覺得,他其實清楚蔣中正做過不對的事,只是不方便承認,更不願意道歉。憤怒成了迴避問題的手段,卻讓人更容易看出心裡有鬼。
民進黨不是不認同中華民國,而是不認同獨裁時期的中華民國。今天中華民國早已是民主自由的國家,總統由人民選出,和過去完全不同。民進黨自然沒必要因不認同獨裁而道歉;真正問題在於,國民黨至今不為獨裁負責,卻把「獨裁的中華民國」和「民主的中華民國」混為一談,才會吵不完。
#歷史視角 #公民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