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時光

51公開內容
133私密內容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蘇絢慧
2024/03/23·
「自我」成長有三個階段
我們的「自我」成長,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自我萌生而渺小,意志虛弱,渴望他人無時無刻的協助與關照,不對自己具有信心,時常恐懼和不安⋯因此,為了換得他人的不離不棄,更是會自我去除成長的機會,寧可放棄自我,也不願失去關係。
第二個階段,若能踏上第二階段,那往往代表此人經歷了ㄧ再期待一再失望的歷程,到最後一根生存焦慮的稻草襲來,終於明白人生在世,要鍛鍊自我保護的能力和力量,不然則隨時任人魚肉,無力擁有自主權利,時常受制於人。
這是好的開始,也是自我意識的覺醒。然而,因為是帶著驚濤駭浪的心有餘悸踏上第二階段,因此這個階段對外界事物特別敏感,也特別有反應,隨時隨處自我指涉,覺得別人的一舉一動都是為了來壓迫自己、欺負自己。
所以這個階段戒慎恐懼、草木皆兵,環境只是一個再小不過的事情,都可能席捲成我們內在的颶風,不斷地想和環境對抗,也氣憤自己的氣力不足,穩定度不夠。
反覆加以領略與自我修正後,我們就有機會踏上第三階段,行走得宜,心態自如自在。
到了第三階段,意謂著你已經明白「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個體與個體之間的牽連不再那麼混亂,隨時牽扯不清。明白了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合理的生存空間,和價值觀的選擇,沒有誰必須全部要依附於誰,也沒有誰必須要確保被所有人滿意。
心安理得、自持心性,明白誰也無法救贖誰,除了他自己。
因此,此時你不必再把周圍環境的所有事情都指涉回自己身上,總是反應許多個人主觀的意見和感受,總是那麼容易把別人的事當做自己的事、總是分不清楚課題的界線、總是忙著要拯救誰,或要誰來證明你的存在有價值。
你甚至不太需要被他人不客觀且充滿偏見的行為或觀點而深陷情緒泥淖中,你會清楚看見你不在他的認為裡,更不在他傲慢隨意的對待裡。
你不在那裡。你在你自己身上,你是你自己這個主體,你完整的呼吸、行走、移動、感受、思想,你有你的方向,即使這個方向人煙稀少,也無人在側,也不打緊。
因為你知道,從頭到尾,其實真正與你同在的,只有你自己。
這是你不能遺失的,也是不會失去的。
至於別人,就僅僅是另一個別人。他也是他自己,如此而已。
成為會員即可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