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絢慧-avatar-img

蘇絢慧

4186 位追蹤者
諮商心理師,心理療癒叢書作家。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創辦人、心理諮商所所長。曾任醫學中心安寧療護病房社工師、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書寫對我來說是悲欣情感的梳理與思緒安頓。喜歡在閱讀和書寫中,讓心沁沐在文字流動所帶來的洗滌和舒展。喜歡文字像一盞微亮溫暖的燈,伴人走進內心深處幽暗處,發覺真實自我,與心相遇。
avatar-img
4.2K會員
211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付費限定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負責,但往往是「為別人負責」,而不是好好為自己負責。 好好為自己負責,是包括能妥善運用自己的身體資本、時間、能量,管理自己的資源,發展好自己的能力。這當中包括需要用幼年到成年期的成長時間,為自己學習如何在生存與生活中獲取平衡。 不僅是自己的體能、身心健康⋯⋯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一年結束,新的一年開始,通常人們對「年」的態度,就像對舊情人,只聞新人笑,不聞舊人哭。這個2024年的自己,可能已不想再多回看、回想,只想擁抱新的一年,把所有2024年沒有實現的心願、期待、渴望、夢想…寄情於嶄新的2025年....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心理學的領域中,自我內耗(self-sabotage or internal friction)是指一個人的心理或行為上無意識地消耗自身的心理能量,甚至阻礙自身自我目標的實現。這種狀態可能伴隨著焦慮狀態、自我懷疑、完美主義等情結和情緒,導致人們在生活或工作中感到疲憊...
Thumbnail
avatar-avatar
艾莉的小日子
謝謝老師一直以來的療心著作,帶領讀者們走出心與腦協力的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