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用最少的程式製作 PoC(概念驗證)
2
什麼是熔斷機制
3
壓力測試要知道的事(三)
4
壓力測試要知道的事(ㄧ)
5
LeSS in Action - 學習敏捷(計畫)
1
用最少的程式製作 PoC(概念驗證)
2
什麼是熔斷機制
3
壓力測試要知道的事(三)
4
壓力測試要知道的事(ㄧ)
5
LeSS in Action - 學習敏捷(計畫)
軟體工程師的日常心法
壓力測試要知道的事(三)
大多數時候,我們在討論壓力測試通常會先想到 ab 這個工具,然而這個工具會一次性的發送請求,有時候不一定符合現實的使用情況,同時也會受限於運行測試機器的限制(例如:Thread 上限)因此可能會得到不太精確的結果,在測試一定請求等級的瞬間壓力是有用的。
2022/04/11
4
壓力測試要知道的事(二)
在我們要進行壓力測試的時候,必定會需要有「目標」而這個目標大多就是商業考量,也就是我們希望提供多大規模的服務。
2022/04/04
6
壓力測試要知道的事(ㄧ)
在一個功能完成後,比較嚴謹的方式會進行壓力測試來驗證是否能夠符合業務上的需求,在測試的時候是否能夠準確的測試就變得相當重要。
2022/03/28
8
什麼是熔斷機制
我們在設計系統的時候大多不會馬上考慮到這個問題,然而當系統遭遇到「超出負荷」的情況時,使用熔斷處理就會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
2022/03/21
5
想要退休的同事
同事開始問我「你有買哪些加密貨幣嗎?」這類問題,因為他表示想退休,正在尋找可以讓他退休的加密貨幣。 實際上,我雖然對加密貨幣有些興趣,然而一直都是用蠻保守的方式買。完全沒有發現所謂的「財富密碼」倒是對技術的部分有很多興趣,因此也只能向同事分享一些有趣的專案。
2022/03/14
8
關於自動規模化的迷思
在雲端的時代中,我們可以利用 Auto Scaling(自動規模化)的方式來自動的增加或者減少伺服器的數量。也因此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個針對「大流量」的機制,也會把它當作一個解決「突發狀況」的解決方案,然而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2022/03/07
3
如何向工程師說明規格
有時候我們在執行專案的時候會遇到一個狀況,工程師實作的東西跟預期的不一致,因此能夠正確傳達需求是一個重要的技巧。原本我認為應該就是規格說明清楚就沒問題了,實際上事情卻沒有這麼單純。
2022/02/28
5
測試驅動開發是什麼
從測試方法的名字中可以很輕鬆的了解到,TDD(測試驅動開發)的前提就是先寫測試,然後再去開發我們的系統。要達成這樣的條件,就會需要有明確的規格才能夠實行。
2022/02/21
4
測試的目的
大多數的工程師常常會有一個疑問,就是「測試」應該要怎麼測試才是正確的?在過去,軟體測試大多還是以人工為主,在這幾年逐漸的出現自動化測試之後,實際上我們是不清楚應該要怎麼寫測試。
2022/02/14
6
透過刷題變強的方法
刷題的時候,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如何回答」而是用科學的方式,根據情境、題目要求進行分析,最後再找出適合的演算法去解決這些問題,同時也可以反思自己是否缺少對某些知識的理解。
2022/02/07
8
查看更多
壓力測試要知道的事(三)
大多數時候,我們在討論壓力測試通常會先想到 ab 這個工具,然而這個工具會一次性的發送請求,有時候不一定符合現實的使用情況,同時也會受限於運行測試機器的限制(例如:Thread 上限)因此可能會得到不太精確的結果,在測試一定請求等級的瞬間壓力是有用的。
2022/04/11
4
壓力測試要知道的事(二)
在我們要進行壓力測試的時候,必定會需要有「目標」而這個目標大多就是商業考量,也就是我們希望提供多大規模的服務。
2022/04/04
6
壓力測試要知道的事(ㄧ)
在一個功能完成後,比較嚴謹的方式會進行壓力測試來驗證是否能夠符合業務上的需求,在測試的時候是否能夠準確的測試就變得相當重要。
2022/03/28
8
什麼是熔斷機制
我們在設計系統的時候大多不會馬上考慮到這個問題,然而當系統遭遇到「超出負荷」的情況時,使用熔斷處理就會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
2022/03/21
5
想要退休的同事
同事開始問我「你有買哪些加密貨幣嗎?」這類問題,因為他表示想退休,正在尋找可以讓他退休的加密貨幣。 實際上,我雖然對加密貨幣有些興趣,然而一直都是用蠻保守的方式買。完全沒有發現所謂的「財富密碼」倒是對技術的部分有很多興趣,因此也只能向同事分享一些有趣的專案。
2022/03/14
8
關於自動規模化的迷思
在雲端的時代中,我們可以利用 Auto Scaling(自動規模化)的方式來自動的增加或者減少伺服器的數量。也因此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個針對「大流量」的機制,也會把它當作一個解決「突發狀況」的解決方案,然而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2022/03/07
3
如何向工程師說明規格
有時候我們在執行專案的時候會遇到一個狀況,工程師實作的東西跟預期的不一致,因此能夠正確傳達需求是一個重要的技巧。原本我認為應該就是規格說明清楚就沒問題了,實際上事情卻沒有這麼單純。
2022/02/28
5
測試驅動開發是什麼
從測試方法的名字中可以很輕鬆的了解到,TDD(測試驅動開發)的前提就是先寫測試,然後再去開發我們的系統。要達成這樣的條件,就會需要有明確的規格才能夠實行。
2022/02/21
4
測試的目的
大多數的工程師常常會有一個疑問,就是「測試」應該要怎麼測試才是正確的?在過去,軟體測試大多還是以人工為主,在這幾年逐漸的出現自動化測試之後,實際上我們是不清楚應該要怎麼寫測試。
2022/02/14
6
透過刷題變強的方法
刷題的時候,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如何回答」而是用科學的方式,根據情境、題目要求進行分析,最後再找出適合的演算法去解決這些問題,同時也可以反思自己是否缺少對某些知識的理解。
2022/02/07
8
查看更多
在一週得到一年工作經驗
LeSS in Action - 延伸思考:工程師的心態
因為經常有面試人的機會,然而在不同的面試條件中有一個「Problem Solving」的項目讓我一直在思考代表怎樣的意義,剛好在 LeSS in Action 的課程中有了一些想法。
2022/07/04
4
LeSS in Action - 後記
這系列大概花了快兩個月的時間快速的把學到的一些知識記錄下來,然而還是有許多內容很難用文章簡單的說明。
2022/06/27
5
LeSS in Action - 產品與專案
雖然這系列的課程是設計給工程師的,然而在學習敏捷開發(Scrum 為主)的過程中,我們是從如何做「產品」的角度去做切入,也因此在課程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們再次討論了產品跟專案的差異,也是這一週課程中各種安排的理由所在。
2022/06/20
6
LeSS in Action - 重構
我們已經了解到了驗收驅動開發、持續整合以及壞味道這幾個概念,要減少技術債的方式就是重構,然而在實踐重構的時候並非我們所想像的必須「安排時間」重構,而是在開發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
2022/06/13
2
LeSS in Action - 壞味道
當我們使用主幹開發(Trunk-based Development)、以及驗收測試驅動開發(A-TDD)之後,所撰寫的程式碼會逐漸的變多,也因此我們會開始注意到程式碼有壞味道(Code Smell)的出現。
2022/06/06
3
LeSS in Action - 持續整合
不同於我們大多數討論持續整合(Continuous Integration)是以工具為主的議題,在敏捷開發中持續整合更接近於團隊之間協作的議題。這是因為我們希望能夠快速迭代,也因此必須持續的將團隊的產出整合在一起。
2022/05/30
3
LeSS in Action - 主幹開發
當我們能夠通過一個驗收測試後,就是時候將程式碼推送到遠端的服務中。跟基於分支的開發方式不同,我們是以 Trunk-based Development(主幹開發)的方式進行,也就是只有 main 一條分支,並且所有人都會提交進去。
2022/05/23
3
LeSS in Action - 驗收測試驅動開發
完成對功能的了解之後,我們就要開始進入實現功能的開發階段。跟以往的開發流程不同的是,我們在敏捷開發中注重的是製作有價值的東西。也就是在計畫中,我們獲取的資訊都是對使用者有用、可以被看見以及操作和跨團隊協作的性質。
2022/05/16
2
LeSS in Action - 學習敏捷(回顧)
當我們的衝刺(Sprint)完畢之後,還需要對這一次的衝刺進行評論(Review)以及回顧(Retrospective)來對工作的狀況進行改善。
2022/05/09
4
LeSS in Action - 學習敏捷(計畫)
當我們對敏捷團隊有一些概念後,我們還需要了解在敏捷開發中重要的幾個事件,以及這些事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以及整個團隊所能夠做的事情。
2022/05/02
3
查看更多
LeSS in Action - 延伸思考:工程師的心態
因為經常有面試人的機會,然而在不同的面試條件中有一個「Problem Solving」的項目讓我一直在思考代表怎樣的意義,剛好在 LeSS in Action 的課程中有了一些想法。
2022/07/04
4
LeSS in Action - 後記
這系列大概花了快兩個月的時間快速的把學到的一些知識記錄下來,然而還是有許多內容很難用文章簡單的說明。
2022/06/27
5
LeSS in Action - 產品與專案
雖然這系列的課程是設計給工程師的,然而在學習敏捷開發(Scrum 為主)的過程中,我們是從如何做「產品」的角度去做切入,也因此在課程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們再次討論了產品跟專案的差異,也是這一週課程中各種安排的理由所在。
2022/06/20
6
LeSS in Action - 重構
我們已經了解到了驗收驅動開發、持續整合以及壞味道這幾個概念,要減少技術債的方式就是重構,然而在實踐重構的時候並非我們所想像的必須「安排時間」重構,而是在開發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
2022/06/13
2
LeSS in Action - 壞味道
當我們使用主幹開發(Trunk-based Development)、以及驗收測試驅動開發(A-TDD)之後,所撰寫的程式碼會逐漸的變多,也因此我們會開始注意到程式碼有壞味道(Code Smell)的出現。
2022/06/06
3
LeSS in Action - 持續整合
不同於我們大多數討論持續整合(Continuous Integration)是以工具為主的議題,在敏捷開發中持續整合更接近於團隊之間協作的議題。這是因為我們希望能夠快速迭代,也因此必須持續的將團隊的產出整合在一起。
2022/05/30
3
LeSS in Action - 主幹開發
當我們能夠通過一個驗收測試後,就是時候將程式碼推送到遠端的服務中。跟基於分支的開發方式不同,我們是以 Trunk-based Development(主幹開發)的方式進行,也就是只有 main 一條分支,並且所有人都會提交進去。
2022/05/23
3
LeSS in Action - 驗收測試驅動開發
完成對功能的了解之後,我們就要開始進入實現功能的開發階段。跟以往的開發流程不同的是,我們在敏捷開發中注重的是製作有價值的東西。也就是在計畫中,我們獲取的資訊都是對使用者有用、可以被看見以及操作和跨團隊協作的性質。
2022/05/16
2
LeSS in Action - 學習敏捷(回顧)
當我們的衝刺(Sprint)完畢之後,還需要對這一次的衝刺進行評論(Review)以及回顧(Retrospective)來對工作的狀況進行改善。
2022/05/09
4
LeSS in Action - 學習敏捷(計畫)
當我們對敏捷團隊有一些概念後,我們還需要了解在敏捷開發中重要的幾個事件,以及這些事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以及整個團隊所能夠做的事情。
2022/05/02
3
查看更多
猶如星光
代號 220707,幽魂,博物館
執行力低下的宅宅們想要去奇美博物館總是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在一年後我們終於下定決心出發去台南。然而,因為疫情的爆發加上確診,原本應該在涼爽的春夏交錯之時抵達,一直延後到了即將迎來鬼怪狂歡的盛夏。
2022/07/18
6
代號 220707,幽魂,博物館
執行力低下的宅宅們想要去奇美博物館總是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在一年後我們終於下定決心出發去台南。然而,因為疫情的爆發加上確診,原本應該在涼爽的春夏交錯之時抵達,一直延後到了即將迎來鬼怪狂歡的盛夏。
2022/07/18
6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