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後半段才是電影真正的主題。奧本海默究竟是真的因為愧疚而反對發展氫彈?或者只是他展現影響力的手段?他只是同情左派,或者他是真正的共產黨員?這些人物的正反面都透過小勞勃道尼飾演的原子能委員長以及那些會議來表現出來。我並不認為應該將電影分成試爆前及試爆後暸解,實際上整部電影是關於「原子能委員會是如何取消奧本海默的安全授權」。電影後半段眾人對於奧本海默的內心無止境的試探、挖掘、各自詮釋、再用以攻擊(或為他辯護),才是電影最精彩的部份。奧本海默本人幾乎只是站在(坐在)現場任眾人解剖,這是諾蘭對於「傳記」這個體裁以電影的手法的詮釋,我認為這個構想精彩無比。而小勞勃道尼做為最討厭奧本海默的人,實際上也是最暸解他的人。只有透過這個角色,我們才能把奧本海默拉下神壇。奧本海默製造了核武,但他真的沒有參與洩密給蘇聯嗎?他後來的一切言論真的只是為了大義嗎?站在美國政府的角度看,如果他真的明白大義,他才應該協助開發氫彈才是,因為睿智如他,不可能看不出這一切早已(因為他)而無法停止。他在轟炸日本時毫無猶豫。無論後來產生的後悔情緒是為何,產生的理由究竟是為了全人類,還是為了掩蓋他發現自己成為「死神」之後的恐慌?「怎麼會有一個人如此聰明,卻又如此愚昧」這是劇中史特勞斯對奧本海默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