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亞德

#伊利亞德含有「伊利亞德」共 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從《神聖與世俗》談文資的存在模式(下) 二、文化資產的存在模式   在「不幸的存在」下茫然、精神匱乏的現代人,文資是否同樣具有某種神聖性的功能?文資是否可作為一種信仰?是否有屬於文資的存在模式?   筆者欲談論的文資非狹義的《文化資產保存法》下的法定文資,而是廣義的,任何具體存在,經歷過一段生活史,並具有反映某文化面向
Thumbnail
發佈在
辯證人生
2024-03-17
0
從《神聖與世俗》談文資的存在模式(中) (三)神聖的自然   人由自然生成,自然由宇宙生成,宇宙由神生成,故人亦由神生成。對宗教徒而言,世界總是呈現超自然意義、顯示神聖的模態。然而,神的神聖性如何通過宇宙(世界)的結構展示出來?甚至被人所理解、模仿?伊利亞德分別以「天」、「水」、「地」說明自然背後的宇宙象徵結構。   
Thumbnail
發佈在
辯證人生
2024-03-17
0
從《神聖與世俗》談文資的存在模式(上) 前言   《神聖與世俗》(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於1957年出版(法文版),作者為宗教史學家、哲學家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 1907—1986)。伊利亞德認為神聖與世俗是人類生命存在的兩種基
Thumbnail
發佈在
辯證人生
2024-03-1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