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如果單純以“指數”來說,會因為包含的內容而有所不同,而我個人的想法是“不參與”,因為如果是0050之類,即使是被動跟隨,但畢竟是挑“50個優秀的”,而非全部。
而其他各類ETF皆然,即使是被動跟隨,挑過通常比沒挑過好(除非這個基金連怎麼挑股都不會,但,這種爛基金還是很常見)。
所以其實穩不穩是其中之一,ETF本身的選股邏輯也很重要。
其實我有想過把“賣出台指期”當成規避系統風險的對沖目標,但還是過不了轉倉價差這道心理門檻,因此一直沒有實作。但其實從“經常性負價差”看來,多數參與者(機構還是佔比較多數)還是把它當成保險來用(站在負面的角度參與)。
所以若要說指數參與者少,這是我個人看法,給你做參考。